
(作者:潘奕衡)
Investing.com–去年以來,隨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獲得連任提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進程突然加快。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開始震盪回落。
美聯儲加快緊縮進程
最近的資料顯示,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再次刷新40年來的紀錄,雖然符合市場的預期,但是通脹的飆升已經有所失控,美聯儲的袖手旁觀付出了代價,很多分析師認為現在美聯儲才開始行動或為時已晚,這或許也是美聯儲不得不加快緊縮進程的原因所在。
美聯儲在去年已經開始並且加快了taper的速度,近期日漸鷹派的美聯儲官員更是多次表示今明兩年將會分別加息三次,甚至四次,而且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預期也多次被提及。
根據美國30天聯邦基金期貨價格的預測,美聯儲於今年三月加息的概率已經超過了90%。
科技股遇冷
隨著預期利率的提升,美債收益率也開始飆升,對利率敏感的美國二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上漲至0.97%附近,接近了疫情爆發前的水準,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已經飆升至1.79%,刷新2020年1月22日以來的新高。市場開始消化美聯儲加息的三次甚至四次的預期。
隨著收益率的飆升,美國各大股指開始回落。進入2022年,截止發稿以傳統藍籌股為主的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1.17%,跌幅最小;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次之,累計下跌了2.17%,以科技股和成長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最大,下跌了4.8%。
2022年才剛剛開始,納斯達克指數就盡顯疲態。標普500指數資訊科技(IT)板塊占大盤指數權重近29%,今年以來下跌5.5%,包括微軟公司 (NASDAQ:MSFT)和英偉達公司 (NASDAQ:NVDA)等權重股大幅下跌,這兩家公司跌幅深達約9%。
這與2021年強勁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基本面上來講,唯一出現重大改變的就是不斷飆升的通脹和美聯儲向鷹派的轉變。隨著美聯儲提高短期利率,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長期美國公債收益率的上升幅度。收益率上升會使未來的利潤價值更大幅度地折價,這對成長型股票帶來壓力尤大。
以史為鑒
此前,我們已經在多篇文章中有所提及,美股在美聯儲加息週期當中大都表現良好,不過在加息前會有一段陣痛期。
上個美聯儲的加息週期是從2015-12-16日到2017年12月13日,持續約兩年的時間,期間累計漲幅高達40%!
不過在開始加息之前四個月以及剛開始宣佈加息之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我們目前就正處於新一輪美聯儲加息週期之前。若美聯儲在3月加息的話,納指於去年11月22日創新高之後開始回檔,也剛好提前四個月。
不過這次也有所不同,上次美聯儲是在2017年10月加息接近尾聲的時候才開始縮表,一直持續到了2019年9月,期間於2018年10月美股也經歷了一輪暴跌。而現在美聯儲還未開始加息,市場就已經開始討論如何縮表,本次緊縮的力度和速度可能更深從前。
前一次縮表週期中,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從4.45萬億美元縮減至3.76萬億美金,縮表規模為0.69萬億美金,縮減幅度為15.5%,2019年9月以後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美聯儲開始新一輪的擴表。
而本次縮表之前,美聯儲的資產規模8.79萬億美元,相比疫情前的4.18萬億,大幅度增長1.1倍,資產規模與2017年相比更大,即使按照上一次的減量幅度15.5%,縮表的規模將達到1.36萬億美金,是疫情前美聯儲資產規模的32.6%,如果減量的幅度更大,導致流動性被回收的壓力會更大,對市場的衝擊也更大,當然,具體縮表的規模有多大還無從判斷。
財報是關鍵
事實上,加息或者縮表影響的更多是估值水準,但是決定股市漲跌的關鍵還是在於盈利水準。因此,我們不能簡單認為加息和縮表就會導致美股暴跌。
核心點在於加息的狀況下,標普或者納斯達克公司盈利的持續性如何,如果盈利繼續上行,股市中長期就不會出現大問題。這也是歷史上美股在加息週期中屢屢走強的根本原因。
總結
納指遭到美聯儲緊縮的衝擊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陣痛可能是短期的。本次財報季將尤為關鍵,投資者可以借此機會優勝劣汰,篩選一些較好的股票,同時做好防範回檔的準備,或者短期內乾脆放棄成長股,等待不確定性消除或者時機成熟時再做打算。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推薦閱讀
今年前五周,世界股市表現優於美國標普500指數:歐洲和中國股市升幅超過美股,智利、波蘭等部分新興市場表現更為亮眼。 對於2024年上半年,我維持「全球風險平價」投資組合策略:做多...
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年2月21日,A股人形機器人的行情可謂石破天驚,大超一般投資者的預期。 其中,長盛軸承 (SZ:300718)大漲逾750%,駿創科技大漲逾650%,福萊新材...
去年9月24日於0.73元薦買騰訊控股 (HK:0700)陣營的易鑫集團 (HK:2858),設目標1.37元,昨日最高1.46元,較薦前升足100%,成為「翻倍股」,收1.4...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留言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