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AI+萬物”藍圖加速推進! 官宣生成式AI融入最暢銷電視

發布 2025-1-6 下午02:58
© Reuters.  三星“AI+萬物”藍圖加速推進! 官宣生成式AI融入最暢銷電視
MSFT
-
GOOGL
-

智通財經APP獲悉,來自韓國的科技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正在通過爲其高端智能電視產品線推出以“Vision AI”品牌命名的新增AI強化功能套件,進一步拓展該韓國科技巨頭在智能手機、電視以及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端側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力度,加速推進三星的“AI融合萬物”這一人工智能雄心壯志。

該公司在“週日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預熱活動的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該公司端側人工智能技術所驅動的智能電視屏幕將能夠實現“線上AI搜索”有關所顯示內容的信息,例如識別演員或具體的產品,實時翻譯並生成個性化的背景與主屏幕圖像。

最頂級的三星智能電視型號上的內置人工智能處理器還將分析TV內容,以實現AI驅動的增強色彩和對比度,並優化音頻,同時還能夠根據用戶的語音或者基於文字輸入的指令,快速到達用戶想要瀏覽的頁面、想要觀看的電影以及電視聚集,或者根據用戶指令快速進行個性化的智能電視功能設置,類似於能夠根據用戶指令實現極速處理的最新版本Siri語音助手——即嵌入ChatGPT的蘋果Siri語音助手。

三星視覺顯示業務負責人SW Yong在三星的官方聲明中表示:“三星認爲,電視並不是用於被動消費形式的單向消費電子設備,而是能夠適應用戶所有需求的交互式智能夥伴。”

這家韓國科技巨頭,近二十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並且近期表示將與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SFT.US)以及另一科技巨頭Alphabet(GOOGL.US)旗下的谷歌進行深度合作,力爭通過合作伙伴所提供的更新以及性能更強大的AI功能來擴展其“Vision AI”這一智能手機AI品牌的基礎AI套件。

此舉可謂是推進三星所規劃的“AI無處不在”這一人工智能雄心壯志的最新進展,三星這一AI藍圖旨在將生成式AI技術全面嵌入旗下的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手錶以及更廣泛的端側消費電子產品,打造出覆蓋全消費電子的端側AI產品,即實現“AI融合萬物”的這一最終人工智能藍圖。

據瞭解,在去年CES上,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在CES 2024展會上舉行了全球矚目的重磅端側AI發佈會,三星CES 主題是“All for AI:人工智能時代的互聯互通”。三星最新發布的產品可謂全線與端側AI相關,比如AI電視、AI冰箱、AI洗衣機、AI吸塵器、AI筆記本電腦等。

端側AI,或將是2025年CES的核心聚焦點

隨着2024年AI PC以及AI智能手機等全新融合AI的消費電子呈湧現之勢,“AI+萬物”這一趨勢已難以阻擋。在今年,端側AI也將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核心聚焦點,探討AI如何更完美地融入端側消費電子產品以及探討AI如何深度滲透至人類日常生活,尤其是“AI人形機器人”這一最重磅的端側AI領域的新產品以及發展進程,備受全球投資者以及科技行業粉絲們關注。

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預計,英偉達可能將會在2025年的CES展會上展示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戰略以及專爲人形機器人設計的 Jetson Thor 平臺,這將與英偉達的“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戰略密切相關。

全球最大規模智能手機芯片公司高通(QCOM.US)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近期揭開該公司Snapdragon處理器(即驍龍處理器)的新版本,並且他在最新採訪中表示,AI智能手機——即能夠運行強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手機終端,預計將在五年內普及到全球的每一位消費者。

當處理天量並行化計算的數據中心服務器AI芯片部署規模滿足全球企業與個人的基準算力需求以及AI大模型迭代發展所需的龐大算力支撐時,按照技術發展趨勢,在包括智能手機、PC以及人形機器人在內的消費電子等應用終端,以及電動汽車軟件系統和工業生產等應用終端,類似o1-preview等人工智能推理性能愈發強大的AI大模型勢必將最終融入這些終端設備並且能夠調用雲端更強大的AI算力進行即時配合,這也就是所謂的端側AI。

目前,全球頭部智能手機硬件廠商紛紛擁抱AI大模型這一突破性技術,正在把能夠離線運行推理性能無比強大的AI大模型,植入到新一代機型中,打造所謂的 “AI 智能手機”。相比純粹調用雲端算力的通用雲端AI大模型,以端側的本地AI大模型爲核心,同時藉助雲端AI,可以讓智能手機用戶更加迅速高效、便捷、安全地使用ChatGPT等類似AI產品,並且藉助端側AI有望實現更符合用戶個人需求的“私人AI助理”,類似於電影《HER》那樣的“全能AI伴侶”。

爲了實現智能手機上運行AI大模型,一些智能手機硬件製造商正在研究集成專用的AI處理器,這些專有AI芯片專爲高效處理AI任務設計,力爭提高運算效率和能耗比。製造商們還力爭通過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結合,某些複雜的AI處理在雲端完成,而實時或敏感的任務在本地處理,以及探索使用模型剪枝、量化和知識蒸餾以及以及輕量化架構(如MobileNet、TinyBERT等)等前沿技術減少大模型的實際規模和計算需求,使其適合在訓練/推理算力資源大幅受限的智能手機、PC等應用設備終端順利運行強大的AI大模型。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