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本周市場的首要焦點將是美國通脹數據,以及美聯儲上個月的議息會議紀要,還有一些Fed官員的講話,這些結果都將會給市場帶來一些美聯儲後續加息的路徑——經濟學者相信,美國9月CPI將可能趨向溫和,而核心CPI保持上行勢頭不變。如果結果一如上述預期,Fed將可望11月加息0.75厘。
其他美國重要經濟數據方面,周五公布的美國9月零售銷數據也受到注目,預期保持緩慢增長。本月還會有美國消費者情緒指數,反映消費者的購物意願有否受到高通脹與高利率的打擊。
歐美股市
上周五,市場迎來了美國9月的非農就業數據:美國勞工部公布,9月份非農業職位增長由8月的31.5萬個,放慢至26.3萬個,為2021年4月以來最小增幅,但高過預期的25.5萬個;此外,期內失業率意外下降0.2個百分點至3.5%,與半世紀的紀錄低位看齊,市場原先估計維持3.7%;還需要關注的是,上月平均時薪按年升5%,較8月的5.2%增幅略放緩,按月則升0.3%,皆符預期;就業參與率降0.1個百分點,至62.3%,略低預期。
美國總統拜登於Twitter形容最新就業報告是令人鼓舞的訊號,預示經濟正朝向穩定增長。但是,市場分析人士似乎並不同意,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師Sarah House指出,美國勞動需求呈冷卻,就業市場距恢復供求平衡尚有一大段路。
無論如何,由於美國9月的就業數據總體優於預期,支持Fed繼續激進加息打擊通脹,拖累歐美股市走低,期權市場數據顯示,美聯儲11月仍將加息0.75厘。
美股方面,上周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挫2.11%,報29296點;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2.8%,報363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3.8%,報10652點。而全周,道指上漲1.99%,標指上揚1.51%,納指攀升0.73%。
個股方面,美國超微公司AMD (NASDAQ:AMD)發出收入預警,股價插水13.87%,應用材料公司 (NASDAQ:AMAT)及英偉達公司 (NASDAQ:NVDA)分別挫8.03%和6.26%,英特爾公司 (NASDAQ:INTC)滑落5.37%,為跌幅最大道指成份股,費城半導體指數急跌6.06%。
同時,本周將有多家大型投行發佈財報,揭開美股Q3財報季的序幕。公佈財報的銀行包括摩根大通(NYSE:JPM)、富國銀行 (NYSE:WFC)、花旗(NYSE:C)以及摩根士丹利 (NYSE:MS)。市場將會關注利率上升,經濟放緩對大型銀行的淨息差收入以及投行業務貢獻的影響情況。
歐股方面,上週五,泛歐斯托克600指數收市下挫1.18%,報391點;德國DAX30指數收報12,273點,下滑1.59%或197點;法國CAC40指數收報5,866點,倒退1.17%或69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報6,991點,微跌0.09%或6點。
需要注意的是,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贷 (SIX:CSGN)周五表示,已提出回購最多30億瑞郎(約238億港元)的優先債證券,瑞信股價抽高5.36%。
亞洲股市
A股:中國大陸市場因國慶假期休市一周,不妨來回顧剛剛結束的9月市場的走勢。總結9月,上證指數累跌5.55%,深成指跌8.78%;而今年第三季,滬指累挫11.01%,深成指更挫16.42%。
港股:上周五,香港恒生指數跌272點或1.5%,報17,740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挫110點或1.8%,報6,074點;恒生科技指數插120點或3.3%,收3,539點。需要注意的是,大市成交進一步縮減至570.01億元,再創今年低位。
商品市場
原油方面,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五收市升4.19美元或4.74%,每桶報92.84美元,創下8月29日以來最高水平。WTI原油期貨收市升3.5美元或3.7%,每桶報97.92美元,創下8月30日以來最高位。
上周全周,兩桶油價格分別升17%和11%,是連續第二週上漲,同時單週的漲幅也是3月以來最大,主要是受到OPEC+的減產決定推動。
黃金市場方面,黃金期貨主力合約收報每盎司1709.30美元,下跌0.7%。
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發布數據顯示,9月全球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淨流出95噸(約50億美元),連續第5個月出現外流,且數量為2021年3月以來最多;美元持續走強加上聯儲局鷹派行動推升美債收益率,不利黃金表現。
報告稱,截至9月底,全球黃金ETF總持倉為3548噸(約1910億美元),按年下跌1%。
外匯市場
在匯市方面,上周五,美元指數一度創下全周最高的112.88,最後收漲0.46%,報112.77,該指數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上漲了約18%。
還需要關注的是,上周早些時候,由於英國政府決定放棄取消最高所得稅的計劃,英鎊出現跳漲,但是之後還是回落,上周五,英鎊兌美元收跌0.65%,報1.1085.
歐元兌美元收跌0.54%,報0.9738。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風險仍是拖累歐元的兩大關鍵因素。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編輯:李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