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市場今日表現最穩健公司立即開始

美聯儲聲明對比:承認通脹+點名病毒變種風險,四點關鍵變化暗示明年加息三次

發布 2021-12-16 下午03:13
© Reuters 美聯儲聲明對比:承認通脹+點名病毒變種風險,四點關鍵變化暗示明年加息三次

美聯儲周三(12月15日)結束2021年最後一次政策會議,不僅如市場普遍預期將購債減碼步伐加倍,並且指出「通脹率已經超過2%一段時間」且「最近幾個月就業穩步增長,失業率大幅下降」。同時,面對omicron變異株的傳播,美聯儲也強調「病毒新變種帶來的風險」。

以下對比12月15日聲明和11月3日聲明的措辭主要異同:

四點變化


① 通貨膨脹評估:
12月15日:
與疫情和經濟重啟相關的供需失衡繼續導致高水平的通貨膨脹
通脹率已經超過2%一段時間

11月3日:
通貨膨脹率高企,主要反映了預期是暫時性的因素。與疫情和經濟重新開放相關的供需失衡對一些領域的物價大幅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由於通脹率曾持續低於這個較長期目標,委員會將尋求實現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適度高於2%,以使長期通脹均值達到2%且較長期通脹預期依然牢牢錨定在2%

② 經濟發展和前景評估:
12月15日
受疫情不利影響最重的部門近幾個月已出現好轉,但繼續受到疫情干擾
最近幾個月就業穩步增長,失業率大幅下降
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猶在,包括病毒新變種帶來的風險

11月3日
受疫情不利影響最重的部門近幾個月已出現好轉,但夏季新冠病例的增加導致它們復蘇放緩
自去年12月以來經濟已朝着實現委員會的目標取得了實質性進一步進展
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猶在

③關於利率決定:
12月15日
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至0.25%。隨着通脹率已經超過2%一段時間,委員會預計維持這個目標區間將是合適的,直至勞動力市場條件達到與委員會對充分就業的評估相一致的水平

11月3日
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至0.25%,並預計,在勞動力市場條件達到與委員會對充分就業的評估相一致的水平、且通脹率已經升至2%並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2%之前,維持這一目標區間是合適的

④ 關於資產購買:
12月15日
鑒於通脹情況和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好轉,委員會決定降低每月的凈資產購買規模,其中美國國債降低2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降低100億美元
從1月份開始,委員會將每月增持至少4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至少2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11月3日
鑒於自去年12月以來經濟已朝着實現委員會的目標取得了實質性進一步進展,委員會決定開始降低月度凈購買資產的規模,將每月購買美國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規模分別減少100億美元及50億美元
自本月晚些時候開始,委員會將每月增持至少7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及至少35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從12月開始,委員會將每月增持至少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及至少3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其他內容基本相同


兩次會議聲明其他內容基本相同。

①美聯儲致力於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使用全部工具來支持美國經濟,從而推動實現其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目標。
②委員會力求實現充分就業和通脹率在較長時期內達到2%。
③伴隨疫苗接種取得進展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經濟活動和就業指標繼續走強。
④整體金融狀況依然寬鬆。
⑤經濟發展路徑繼續取決於疫情的發展。疫苗接種的進展和供應受阻的緩解預計將支持經濟活動和就業的持續增長以及通脹的下降。
⑥每個月以類似幅度減少資產凈購買可能是合適之舉,但如果經濟前景變化導致需要變更,委員會隨時準備好對購買速度進行調整。
⑦在評估貨幣政策的適當立場時,委員會將繼續監測後續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
⑧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實現委員會目標的風險,委員會將準備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⑨委員會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公共衛生信息、勞動力市場狀況指標、通脹壓力與通脹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

美聯儲暗示明年加息三次,打響通脹阻擊戰


美聯儲暗示其通脹目標已經實現,表示將在3月結束大流行時期的購債計劃,為2022年底之前進行三次每次25個基點的加息鋪平道路。

在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結束后發佈的新經濟預測中,政策制定者預計,明年通脹料達到2.6%,9月時的預測為2.2%,現預計失業率將降至3.5%,即就算沒達到,也接近實現充分就業。

因此,政策制定者的預測中值為,到2022年底,指標隔夜利率將需要從目前的近零水平上調至0.90%,這將開啟一個加息周期,2023年和2024年,政策利率將分別達到1.6%和2.1%,接近但永遠不會超過聯儲認為限制經濟活動的水平。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經濟不再需要不斷增加政策支持,」「在我看來,我們在實現充分就業的進程中正在取得快速進展。」

概括來講,美聯儲勾勒出的情境是政策制定者們希望看到的「軟着陸」,即通脹在未來幾年逐漸放緩,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失業率保持在低位。

美聯儲表示,現在看來,明年首次加息的時機將完全取決於就業市場的發展路徑,預計未來幾個月就業市場將繼續改善
    
最新的政策聲明中摒棄了通脹是「暫時的」措辭,相反,美聯儲承認物價漲幅已經「在一段時間內」超過了2%的目標。

近幾個月來,年通脹率一直持於美聯儲目標逾兩倍的水平。

美聯儲宣布將把「縮減」購債的速度提高一倍,使其有望在明年3月結束購買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計劃,為加息鋪平道路。

儘管美聯儲表示加息的前提是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但決策者的最新預測讓明年加息變得沒有懸念,除非出現重大經濟衝擊。所有18位決策者都表示,在2022年底之前,至少加息一次是合適的。

透過這份聲明,美聯儲開始更加徹底地明確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立場,此前,聯儲實施了近兩年的非常規措施,緩解了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

疫情仍在繼續,新的Omicron變種增加了經濟進程的不確定性

鮑威爾表示,目前還不清楚Omicron對通脹、經濟增長或就業的影響,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過後,人們正在學着與病毒共存」
    
不過,決策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了解,如果疫情受控,勞動力市場會是何種狀況,鮑威爾說,「看似這一天不會很快到來」。
    
美聯儲現預計,明年經將增長4.0%,是經濟潛在趨勢的逾兩倍,高於9月預測的3.8%。
    
鮑威爾稱,可能阻礙勞動力市場回到大流行前狀態的最大威脅之一是高通脹,經濟要完全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的是新一輪長期擴張,這才是回到我們希望看到的那種勞動力市場狀況真正需要的,而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確保價格保持穩定。」

法國興業銀行:美聯儲2022年加息3次的預測比市場預期更鷹派


法國興業銀行美國利率策略負責人Subadra Rajappa表示,美聯儲官員對明年加息次數的預測中值躍升至3次,這比大多數交易員的預期更為鷹派,導致收益率曲線趨平。

Rajappa表示,「點陣圖中值顯示2022年加息3次,這略超市場已經反映的預測,因此引發短債領跌,資產購買計劃的調整,以及官員們對勞動力市場和通脹預期的調整基本符合預期」。

東方匯理Marinov:若風險偏好得以保持 美元將受益於美聯儲鷹派立場


根據東方匯理銀行的Valentin Marinov,美元可能受到美聯儲鷹派立場的提振。「從美聯儲信號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變平但又沒有對風險偏好造成太大傷害這個角度來看,美元可能難以從中受益,」

不過,他表示,美聯儲正在變得更加鷹派,這應該會繼續提振高收益避險資產美元的吸引力。如果風險偏好能夠保持住,做多美元兌日元和美元兌瑞郎「可能是表達看漲美元觀點的最佳方式」。

對美聯儲更加鷹派的立場,市場反應是「追逐風險」,可能主要跟持倉有關,會議前夕市場原本採取的是守勢。「此外,美聯儲似乎並不認為omicron會令復蘇脫軌,我懷疑市場可能已經因此而受到鼓舞」。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美元可能在美聯儲的強硬立場后失去動力


需要提醒的是,根據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Bipan Rai,美聯儲暗示加快緊縮步伐后,美元短線或面臨下行壓力。

他說,「美元最初上漲是因為2022年的點陣圖預測加息次數高於預期,但請注意,美聯儲已經從9月份時預計2022/2023/2024年分別加息1/3/3次變成現在的3/3/2次,整體看,他們只多了一次加息」。

他表示,正在關注澳元兌美元的變動,因為市場做空澳元。

北京時間07:10,美元指數現報96.32。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