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 精選股票觀點,五一輕鬆解鎖財富密碼領取限時優惠

中國是黃金飆漲的關鍵!彭博社:美國、歐洲貴金屬散戶開始「投降」迴歸了……

發布 2024-4-9 上午08:05
中國是黃金飆漲的關鍵!彭博社:美國、歐洲貴金屬散戶開始「投降」迴歸了……

24K99訊 彭博社高級專欄作家梅林·薩默塞特·韋伯(Merryn Somerset Webb)表示,央行是最新的黃金持有者。在本輪黃金飆漲至2354美元新高的行情,中國扮演着關鍵的角色,該國年輕人出現每月購買24克拉金豆的新趨勢。如今,美國、歐洲散戶投資者流出黃金ETF的跡象似乎也正在逆轉。

梅林指出,沒有不斷壯大的推特傳播者羣體,也沒有自己的表情符號,而且這不是「新錢」,這是非常古老的貨幣。

「看看今天誰在購買黃金,它不是西方的散戶投資者,」她在文章中提到。

她解釋,衡量普通投資者興趣的一個很好的指標是流入全球黃金ETF的資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數據,截至2月底,資金連續九個月出現資金外流。僅今年一年,資金流出就已達約57億美元。

其中,美國和歐洲出現了最快的回調,黃金ETF的總持有量比2020年10月的水平低了約20%。但是,現在有一些跡象表明,這種反黃金氛圍正在減弱,有望上演觸底反彈,2月份的流出資金低於前幾個月。

另方面,過去12個月裏,每個月都有小額資金流入亞洲ETF。研究機構ByteTree的查理·莫里斯(Charlie Morris)表示,現在甚至可能出現小額資金流入。

對於黃金需求,梅林認爲,市場需要關注新興市場儲戶和央行。

(來源:Bloomberg)

Ruffer Investment Co.的鄧肯·麥金尼斯(Duncan MacInnes)表示,自俄烏戰爭以來,新興市場儲戶和央行一直是「金條的超級買家」,他們不購買ETF,他們購買實物黃金。

舉例而言,在中國,年輕人中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即每月購買24克拉的小珠子或「金豆子」,作爲長期儲蓄的一種形式,且這種趨勢正在加速。

央行也不是短期參與的,他們不會購買黃金進行交易。他們長期購買它是爲了對衝地緣風險、支撐本國貨幣、抵消美元貶值的影響,並取代美國政府債券。

考慮到美國債務積累的速度,美國政府債券不再被視爲沒有風險。從新興市場央行的角度來看,黃金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東西,是一種萬能的對衝工具,而且數千年來基本上一直保持着貨幣的角色和購買力。

梅林稱:「在一個日益複雜的世界裏,誰不想要這樣的東西呢?」

總體而言,央行行長都是大量買家,連續兩年每年購買1000噸。

針對市場正進入黃金新時代的說法,梅林提到,如果是這樣,並且不斷上漲的價格開始吸引西方目前很少或根本沒有黃金敞口的散戶投資者回歸,那麼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止金價繼續飆升,市場該如何投資?

「那些ETF,還有黃金礦工們也值得關注。」

早在3月初,Sprott資產管理公司的約翰·海瑟薇(John Hathaway)就指出,美國整個金礦行業的市值還不到萬事達卡(Mastercard Inc.)的市值,也不比英偉達(Nvidia Corp.)單日漲幅高出多少。

此後,它們開始出現小幅波動。自2022年兩位數下跌以來,iShares Gold Producers ETF上漲了17%。但距離2011年的高點仍有很大差距,考慮到金屬本身的上漲,這一點毫無意義。

對於那些礦工來說,前方可能會有煙火。

梅林總結道:「無論如何,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投入一點黃金可能是值得的。如果這對中國央行來說是一個足夠好的一切對衝措施,那麼對我們其他人來說也應該足夠好。」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