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2022買啥?看看國內外券商怎麼說

發布 2021-12-29 上午08:38
SSEC
-
SZI
-

2021年已接近尾聲,整體看今年A股指數平穩。Wind行情顯示,截止12月28日,上證綜合指數上漲4.52%,深證成份指數漲幅為2.54%,創業板指數上漲12.21%,科創板指數下跌1.68%,滬深300指數下跌4.9%。不過市場成交活躍,全年日成交超過萬億元達147個交易日,占比超過60%

申萬一級板塊中,表現最好的是週期類股,電力設備、煤炭、有色位居前三名,表現最慘的是家用電器、非銀以及房地產板塊。

個股中,年初至今表現最好的已經翻了5倍,湖北宜化和聯創股份漲幅都超過500%,跌幅最慘的都腰斬了,且ST股占多數。

2022年市場方向如何、板塊熱點在哪,目前多家券商發佈了明年A股策略展望。Wind精選了10家國內大券商的投資預測,供投資者參考。
 2022A股方向如何?

一、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展望2022年上半年,指數橫盤震盪。先進後守,把握跨年配置與春季躁動視窗期。風格切換,從高盈利彈性轉向確定性盈利成長,更強調確定性。

二、中信建投策略認為,對於市場看法相對比較樂觀,我們認為中國經濟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即使是站在相對比較短期的階段來看,很多矛盾已經沿著整個資本市場有利的方向在不斷的發展。2022年整體而言,市場與2021年市場表現類似,呈現出寬幅震盪的格局。

三、平安證券策略認為,展望2022年,經濟平衡修復+通脹風險緩和+流動性穩健邊際寬鬆的組合對權益市場來說相對溫和,A股整體有望波動向上,板塊輪動隨產業景氣和估值價格的相對強弱變化而更為頻繁。

四、安信證券陳果認為,展望2022年,房地產調控和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將對居民資產配置產生深遠的影響;互聯網“購基”流量紅利逐步退潮,未來居民購基行為將更存量化、理性化和習慣化;而隨著公募、保險、理財、外資等中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A股機構化進程也將穩步推進。

從各類增量資金體量上看,公募基金發行預計將有所放緩,私募維持快速擴張,銀行理財和保險有望恢復淨流入;IPO和再融資預計將保持穩定;考慮到2021年企業盈利大幅改善、解禁規模有所下降,預計明年公司分紅和回購將有所增加、大股東減持減少;淨增量資金有望在去年和今年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

總的來說,2022年市場不缺增量資金,缺的是具有中長期成長邏輯、能夠抵禦經濟下行或實現困境反轉的優質資產,A股資產荒下的結構牛行情有望持續。

五、國金證券艾熊峰分析認為,全年A股市場或呈現“N”形走勢,成長股和小盤股相對占優業績尋底,寬鬆政策預期支撐A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持續下行已經是市場一致預期,不會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因素。主導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來自政策端,當前宏觀政策邊際寬鬆的視窗已經確立。

市場節奏方面,全年市場或呈現“N”形走勢,也就是一季度和四季度市場相對較強,二季度和三季度相對弱。相對而言,A股在一季度政策視窗期或相對表現更佳,而明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經濟能否企穩回升,仍存較大不確定性。此外,美聯儲結束Taper後大概率轉向加息,加大全球股市波動。四季度隨著加息等不確定因素落地,權益類資產或重新定價。

市場風格:成長股占優,小盤股占優。1)成長優於價值:經濟處在尋底階段,經濟下行階段價值股業績或相對成長股更為受損。此外,在經濟下行階段,往往貨幣政策不會收緊,資金利率或處在下行趨勢,這對盈利集中在遠期的長久期成長股來說,估值更為受益;2)小盤優於大盤:儘管當前信用利差處在歷史較低位,但寬貨幣和寬信用的環境下,信用利差或延續低位下行趨勢,小盤股或更受益於不確定風險溢價的降低。

六、東方證券薛俊、蔣晨龍、張書銘分析認為,2022年A股市場大勢研判:一方面,我們維持結構性機會的判斷基調不變。另一方面,在成長和價值均衡配置的同時,注意把握市場節奏:明年上半年成長和價值均有階段性機會,但在流動性回暖以及科技、雙碳、消費等方面政策的催化下,成長股相對占優;下半年美聯儲加息預期和國內通脹水準逐步抬升等因素,則對價值股相對友好。

七、愛建證券朱志勇分析認為,2022年市場風險偏好具有一定提升空間,指數上具有10-20%的提升空間,市場的上行步伐不會太快基本維持震盪上行的格局。2022年不會出現大水漫灌,但是流動性將依然偏充裕。這也奠定了市場穩定向好的估值基礎。

八、國開證券孫征認為,2022A股我們繼續定義為慢牛行情,雖然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依舊較大,不過全年GDP增長速度與今年四季度相比仍將有小幅提升,且在穩經濟方向下,貨幣政策處於偏松趨勢,微觀流動性有望保持淨流入,上市公司盈利增長一致性預期逾10%,市場風險溢價處於中位,在無風險利率有下行空間的情況下,市場全年有正收益的機會。年初在政策樂觀和信用充裕的階段機會最佳。但市場資金環境過熱可能性較小,全年增量資金弱於近兩年,且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空間有限,指數漲幅並不會比今年有明顯提高。

仍需注意慢牛步履蹣跚,期間階段性調整風險仍不可忽視。一是成長股當前估值處於高位,且盈利增長與估值不匹配,在年初春季攻勢下如進一步提估值,則在業績無法兌現的情況下或會出現階段性泡沫破滅的風險,二是美聯儲在2022年6月或9月加息概率較強,從海外資本市場歷史來看,加息初期股市或會出現階段性回撤,三季度或將對A股構成一定調整壓力。市場總體模式或與2021年類似。不變的是溫和向上的趨勢,變得是時機和主線板塊。

九、山西證券麻文宇、範鑫認為,結構性機會層出不窮,風格偏向大盤成長+價值

綜合考慮到基本面下行、宏觀資金面相對寬裕、情緒面中性偏謹慎的背景因素,明年A股市場系統性風險和整體性機會都不大,指數趨勢性上行空間有限,但市場並不缺乏結構性行情,可以重點把握由行業輪動和熱點主題帶來的投資機會。

市場風格將轉向大盤成長+大盤價值。中小盤板塊業績在今年集中釋放後,明年在經濟下行和高基數的雙重影響下可能不及預期。相對來說,大盤,尤其是大盤成長的業績景氣度更為延續,明年業績增速的降幅最窄,建議重點關注創業板50、創業藍籌等;另外,大盤價值的業績增速也較為穩定和可持續,其穩健避險特質也有望凸顯,因此在市場風格層面,建議投資者更多關注大盤成長與大盤價值的方向。

十、天風證券劉晨明、李如娟等認為,22年信用擴張,剩餘流動性更充裕,A股估值整體有支撐。

非金融A股整體盈利上半年下滑,下半年企穩。未來半年,信用-盈利二維框架中,1)信用逐步擴張;2)盈利回落;3)股債收益差處於均值附近估值不便宜——對應信用擴張前期,指數區間震盪,當前調整,為春季躁動打開空間,春季躁動後二季度可能再次調整。

機構看好的板塊

1、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當前針對單一宏觀變數研判下的傳統行業策略定式有效性顯著降低。展望2022年,在市場達成“磨底型”經濟特徵一致預期共識下,我們認為CPI的超預期或貢獻錯誤定價下的最強超額收益空間:大眾消費定乾坤。

高品質發展下我國產業、人口結構深刻變革,聚焦獨立景氣新興產業投資,推薦元宇宙、深度智慧低碳化和科技突圍主題。

2022年A股盈利增速大幅回落,預計下半年緩步走出壓力區。結構方面,應從過去尋找盈利高景氣方向轉向尋找盈利確定性方向,關注景氣反轉與景氣延續方向。

2、中信建投策略:1)、從能源來看,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2022年將進入項目建設期,大型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會增加能源供給,優化中國能源結構。傳統能源高效利用也會提升有效供給。在2022年的能源主線中,我們認為電網投資、儲能投資、光伏和風電等清潔能源是第一條主線。

2)、2022年我們在2021年反壟斷、集采等成果基礎上繼續推進改革,通過增加教育供給、醫療供給、住房供給等有效供給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房地產稅等再分配調節機制逐步落地,能進一步有效降低收入分配差距。在2022年的共同富裕主線中,我們認為創新藥、家電傢俱、回歸製造業的地產等行業是第二條主線。

3)、專精特新和高端裝備製造是提升生產效率、增加有效供給,降低成本的關鍵一環。2022年擴大高端製造業投資具有拉動內需,穩經濟的作用。這一點從短週期來看對中國宏觀經濟穩定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國防軍工作為高端裝備代表,也可以通過研發製造提升水準。在2022年的高端裝備製造主線中,我們認為專精特新將表現得尤其突出。國防軍工、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行業是2022年的第三條主線。

3、平安證券策略認為,結構上建議把握三條主線:

一是創新驅動主線,高端製造包括晶片、創新藥、醫療器械、新材料、國防軍工等,數字經濟包括5G和資料中心建設、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數位技術的應用;

二是碳中和主線,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儲能、節能環保等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投資機會的擴散,同時注意防範階段性估值過高的風險;

三是消費邊際改善主線,食品飲料和美容護理板塊高估值有望緩解,戶外活動盈利預期轉正,但消費改善幅度和節奏受疫情影響可能有波折。

4、國金證券艾熊峰分析認為,製造業進入新篇章,能源轉型、製造升級和創新藥崛起的藍圖逐步展開。

1)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組件、逆變器、儲能、新能源材料等。雙碳目標之下能源轉型持續加速,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延續高增長的確定性較高;

2)電動與智慧汽車產業鏈:功率半導體、熱管理、連接器、車載電子與通信等。長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短期補庫需求支撐相關產業鏈景氣;

3)智慧製造產業鏈:高端設備、零部件、工控自動化等。伴隨高品質發輾轉型,製造升級將持續加速,其中智慧製造是最明確的方向;

4)創新藥產業鏈:原料藥和中間體、CXO、國產創新藥出海等。近年來國產創新藥在加快崛起,創新藥產業鏈景氣延展。

5、東方證券薛俊、蔣晨龍、張書銘行業配置角度,沿著2022年CPI變化節奏和政策方向來看,我們給出22年行業配置三個關鍵字:“科技強國”、“消費復蘇”、“雙碳戰略”。其中:科技強國:1)半導體;2)汽車電動智慧化(功率半導體、連接器、自動駕駛、智慧座艙);3)AR/VR硬體;4)新材料(軍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和半導體材料、化工新材料;5)製藥、醫療器械;6)先進裝備(消費類機械、檢驗檢測裝備);7)國防軍工板塊。

消費復蘇:必選消費中的農業(生豬、動保、種業),食品飲料以及大眾消費品(白酒、啤酒、乳製品、複合調味品、烘焙及原料、肉製品、休閒食品)。下半年可重點關注經濟復蘇預期下的可選消費,包括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輕工傢俱(廚小電、清潔電器)以及社服(免稅為主)。

雙碳戰略:重點關注光伏產業鏈(一體化元件、膠膜、逆變器),風電產業鏈(鑄件+主軸、軸承、海纜),儲能產業鏈(儲能電池、逆變器)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動力電池、汽車半導體)。

6、愛建證券朱志勇認為,2022年消費、減碳和科技成長是主線機會。農業和工業的自主可控將推動行業的發展,可以關注受益發展的結構機會。

消費行業的回歸:經濟增速下降對於消費行業抑制,2022年預計在內迴圈政策推動下面臨回升。除了傳統消費的食品飲料和家電外,文化傳媒、教育、醫藥、休閒服務等行業壓力後的反彈值得重點關注。

減碳長期驅動力強:減碳是一個長期過程,對於行業的推動也是長期的過程。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等都將受益於減碳過程的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對於新舊產業都將具有推動能力。

科技成長公司的挖掘:新興產業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大部分是科技成長類的公司,是長期值得關注的行業。但是短期的缺陷是業績難以跟上估值,所以股價波動較大。但是調整反而是進入的好時機,值得關注。

7、國開證券孫征認為,重點配置成長:綠色能源(風、氫)、新能源車產業鏈(鋰電池、汽車零配件)、晶片。

防禦:超低估值(券商、銀行)、下跌後的機會(醫藥、科網)、疫情因素淡化疊加收支差減少(消費品)。

主題投資:元宇宙、軍工、共同富裕。

8、山西證券麻文宇、範鑫認為,2022 年行業配置:堅守景氣主線,抵禦宏觀風險

行業層面,建議堅守景氣主線,重點佈局兩個方向:

1) 高度關注景氣度有望延續的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軍工、半導體、5G、

醫藥 CRO 等成長領域;

2) 均衡配置基本面恢復相對滯後、但估值前期已有較大幅度調整的的消

費服務業領域價值藍籌(大眾食品、家電、汽車零配件、旅遊出行等)。

9、天風證券劉晨明、李如娟等認為,兩類大盤股(白馬核心資產、金融和地產鏈)22年都暫時不具備趨勢性機會的情況下,預計中小盤占優的風格尚未結束。未來小盤股的風格主要依託于從新能源到5G應用端等產業趨勢的交替推進。

核心配置思路之一:硬科技賽道,一是較難躺贏,需要在產業趨勢不錯的賽道中進一步挖掘中小公司;二是價格上漲難以持續,更多推薦純粹的量的邏輯(沒有價格變化驅動),量的邏輯關注:軍工、新能源車(電池、零部件、電子、整車)、新能源大基地(風、光、儲、運營商)、半導體(設備、材料)。

核心配置思路之二:推薦不依賴於政策的困境反轉方向,比如成本困境反轉的必選食品(PPI-CPI拐點)、價格困境反轉的豬肉、庫存週期困境反轉的傳統汽車及零部件。2022年需要關注的一個全新主線:5G的應用端,可能包括元宇宙、車聯網、能源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華爾街2022年新興市場展望:會漲,但要等到下半年 

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今年跌幅超過5%,接近2001年以來相對於美國股市的最低水準。新興市場本幣債務在今年迎來2015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而美元債券將迎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三次虧損。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大行看來,新興市場的股票、債券和貨幣等資產由於在2022年是有上漲行情的,但是的要等到下半年才會得以實現。具體到地域來看,華爾街大行看多中國股票資產和波蘭、捷克共和國和匈牙利本幣債券資產在2022年的表現。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駐香港首席亞洲市場策略師Tai Hui說:“2021是發達市場在經濟增長中超越新興市場的一年,這需要扭轉。”

Tai Hui 表示,隨著供應鏈問題可能趨於穩定的跡象出現,一些經濟體疫苗接種率的上升,將提供一個更有利的背景。此外,美國政策利率可能仍低於總體通脹率。

2021年,至少有23個新興市場國家提高了利率,這可能會緩和通脹帶來的影響,並提高新興市場資產(特別是股票和本幣債券)的實際回報。與此同時,來自亞洲的出貨量增加表明,供應鏈瓶頸可能正在緩解,這也緩解了價格壓力。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全球平衡風險控制團隊戰術定位負責人 Eric Zhang 說:“我們預計,隨著基數效應開始顯現,明年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通脹率都可能開始下降。供應鏈約束也應該開始緩解。”

高盛全球外匯、匯率和新興市場戰略研究聯席主管Kamakshya Trivedi 說:”我們預計美元將有一定的波動範圍。由於存在相互抵消的力量,很難看到美元出現很大程度的疲軟。”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益主管Jean-Charles Sambor 表示,如果美聯儲開始一個非常激進的緊縮週期,或者如果新興市場國家決定保持其房地產政策極度緊縮,新興市場資產將進一步受到影響。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不過,並不是所有華爾街人士都看好新興市場來年表現,特別是美聯儲收緊預期不斷加強的時候。

Nuveen全球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管理聯席主管Anupam Damani 說:”如果美聯儲加快Taper,導致2022年年中更快更大幅度的加息,從流動性角度和更廣泛的增長放緩影響來看,金融狀況將趨緊,並對新興市場債務構成更高的風險”。他表示,看好硬通貨主權貨幣和公司債券、地方債券。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