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間,央行宣佈全面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
降准對股市樓市債市究竟會產生何種影響?Wind為你一一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人士認為,即便降准落地,也並非代表貨幣寬鬆週期結束,後面政策“工具箱”還可能推出多種組合,以推動經濟儘快回暖。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降準確定之後,二季度仍存降息的可能,預計未來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排序是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調整、降息。
對於接下來的政策走向,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是密切關注物價走勢變化,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二是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兼顧內外平衡。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信建投指出,當下寬鬆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1.深層次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要為當下實體經濟提供支援;
2.表層原因是在當下淨息差較窄的情況之下,配合保護銀行利潤,仍有必要先降准釋放低成本資金,再降息推動利率下行;
3.外部因素是當下聯儲加息帶來中美利差收窄,降准比降息對於匯率和資本流動的影響較小。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認為,疫情加劇經濟基本面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貨幣政策仍以穩增長為首要目標,發力重點是信貸,信貸是寬信用最有效手段,是推進企業擴大資本開支、防止金融空轉的有效途徑。
央行全面降准,釋放5300億元
距上次降准實施4個月後,4月15日,央行公告,決定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同時,為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根據測算,此次降准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兩次重磅定調。
4月6日,國常會提出,要適時靈活運用再貸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
4月13日,國常會決定,針對當前形勢變化,鼓勵撥備水準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
歷次降准對A股影響
業內普遍認為,降准利好A股。儘管這個利好本周已提前消化,但因為是全面降准,下週一可能仍會高開。Wind統計了具體影響情況,參見以下圖表。
對於具體行業有何影響?
Wind統計顯示,從降准後7個交易日的行業漲跌幅來看,傳媒、通信、美容護理行業相對滬深300指數的超額收益率平均值排名靠前,分別為1.88%、1.08%和1.06%;
從降准後30個交易日來看,電腦、電子、傳媒、通信板塊相對滬深300指數的超額收益率平均值排名靠前,分別為12.52%、10.07%、9.16%和8.2%;
從降准後90個交易日來看,農林牧漁、電子、電腦、輕工製造板塊相對滬深300指數的超額收益率平均值排名靠前,分別為13.28%、12.61%、12.1%和11.45%。
總體來看,央行全面降准後,成長板塊中長期表現相對占優,如電腦、電子和通信等行業錄得超額收益率的概率較高。週期、消費板塊表現分化,有色、基礎化工、建築材料、汽車行業表現較好,石油石化、鋼鐵、建築裝飾、交通運輸表現較弱。金融板塊整體表現較弱。
樓市迎來利好
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在各地因城施策進行房地產調控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以及居民剛需、改善型按揭貸款需求將得到有效滿足,這對當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動性壓力、提高居民購房意願、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此表示,降准有助於增加銀行可貸資金規模,對房地產市場具有積極的作用。
國債收益率料穩中有降
債市方面,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認為,降準將緩解4月政府債發行、繳稅、與MLF到期等資金面壓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降準將促進銀行做好資產負債管理,增加利率債配置,預計國債收益率穩中有降,並帶動企業債融資成本下降。
存款準備金率與同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化情況
寬鬆週期並未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MLF再次未“降息”。
4月15日,央行按慣例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本月MLF等額續作,投放規模1500億元,利率2.85%維持不變,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個月的淨投放過程。
為何不降息?中信建投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第一,海外通脹和加息縮表預期繼續升溫,帶動中美利差明顯倒掛,降息的壓力和阻力有所增加;第二,當下淨息差較低,銀行本身在經濟下行之下又需要保持息差空間來覆蓋成本、應對風險,因此央行在調降利率之前大多有前期為銀行降成本的操作。展望未來,為推動貸款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下行,LPR有調降可能,但政策利率調降難度在增加。
中信證券指出,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對經濟產生較大衝擊。除此以外,俄烏衝突和美聯儲加息也會對國內經濟恢復進程造成一定的擾動。實體融資需求不足,企業對於生產投資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貨幣政策還需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更好發揮總量與結構雙重功能。即便降准落地,也並非代表貨幣寬鬆週期結束,後續仍需多重工具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該機構指出,在疫情的衝擊下,預計二季度可能開展類似於2021年下半年的兩次“常規降准操作”。對於降息,在穩增長和寬信用的堅定目標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空間仍然存在,但降息操作可能需要等待更強的催化因素和更適宜的視窗——疫情初步控制後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美聯儲加息週期前期保持謹慎應對,國內降息的適宜視窗期可等待美聯儲快速加息之後。此外,再貸款再貼現、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或已在醞釀之中。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認為,貨幣政策“以我為主”大原則不變,國內基本面變化和匯率走勢才是核心影響因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徐奇淵日前表示,即便在貨幣環境寬鬆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在一定程度上走弱,也不應影響到宏觀政策“以我為主”的基調。中美利差收窄不應成為我國貨幣調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