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港交所(00388.HK)公佈了2024年第3季業績。
收入上,2024年第3季,港交所的主要業務收入(即交易費、上市費、結算和交收費、存管、託管、代理、市場數據費、保證金收入等)同比增長3.32%,至48.52億港元。
投資收益上,2024年第3季,港交所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5.07億港元,按年大幅增長40.83%;季度收入及投資收益總額為53.72億港元,按年增長5.66%。
盈利上,2024年第3季,港交所EBITDA則按年增長5.94%,至39.26億港元;季度股東應佔溢利為31.45億港元,按年增長6.50%,利潤增幅稍微高於收入增幅,反映利潤率進一步提升。
今年前三季,港交所的主要業務收入為145.42億港元,按年增長0.81%;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為14.08億港元,按年增長19.63%;前三季的EBITDA大致持平為115.87億港元;淨利潤也大致持平為92.7億港元。
對比第3季業績與前三季業績增長,可看到第3季的表現較前兩季有明顯改善,無論收入、投資收益,還是利潤增長,都有明顯改善。
第3季度業績亮眼,有何驅動力?
9月刺激措施推動了主營業務表現。
中國内地公佈刺激經濟措施後,香港現貨市場交投於2024年9月底轉趨活躍,現貨市場成交額在9月27日及30日兩個連續交易日創單日新高,分别達到4,458億元和5,059億元,也因此前三季日均成交額增至1133億元,按年上升3%。
内地的措施也刺激了滬深港股通北向和南向交易量,北向及南向交易於9月30日分别創下人民幣3,569億元和2,087億港元的單日新高。滬深港通交投於今年前三季穩定增長,滬深股通日均成交額創下歷來9個月新高,達1,23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上升14%;前三季港股通日均成交額為383億港元,按年上升19%。
今年前三季,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增至17.80億港元,而上年同期為17.07億港元,其中12.97億港元(上年同期為12.47億港元)來自交易及結算。
2024年第3季,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共15家,集資422億港元為2024年上半年集資金額的三倍多。
需要注意的是,這主要得益於美的集團(00300.HK)於9月17日上市,集資357億港元,為香港2021年2月以來最大及全球2024年前三季第二大的新股集資,這是第二家根據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上市的公司於2024年第3季上市。
據港交所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96宗申請在處理中。
今年前三季,債券通北向通的交投保持整體升勢,日均成交額創九個月新高,為441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9%。
9月交投活躍度大幅提高,提振了港交所第3季乃至前三季的主營業務表現,是其利潤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依然是港交所出色的投資能力。
自營投資收益表現理想
除了主營業務之外,港交所也憑借其出色的投資技能賺取成本較低的投資收益。
港交所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公司資金、保證金和結算所資金,其中保證金和結算所資金需要返還給客戶,而其公司資金所賺取的收益可以入賬到港交所自己的業績中。見下圖,公司資金所佔的比例並不算高。
從投資收益來看,由於保證金要求降低令平均保證金規模減少,以及為吸引交易而增加部分合約的結算參與者利息回扣,加上結算參與者的日元抵押品比例增加,導致回報減少。第3季保證金的投資收益按年明顯下降,但港交所公司資金在外部組合的投資收益帶動下,有明顯增長,見下圖。
財華社留意到,港交所的外部組合投資收益頗為理想,是推動其投資回報的主要動力。今年前三季度,外部組合的多元資產、政府債券及按揭證券、上市股本證券均實現不俗的回報,見下表。
值得留意的是,港交所調整了外部投資組合,大幅削減了於上市股本證券(通常風險回報更高)的持倉,而增加對政府債券及按揭證券的投資。
見下圖,相較於2023年末,港交所外部投資組合中政府債券及按揭證券的持倉明顯增加。這樣調整的目的是降低市場波動對港交所盈利的影響。
財華社猜測,其外部組合投資的上市股本證券很可能為美股或是發達國家市場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債券及按揭證券或也以歐美債券為主,可以分散港交所自身主營業務系於香港上市公司與中資業務密切相關的集中性風險。
下半年起,歐美主要央行均進入了降息周期,鑒於美股已到達一個較高的水平,波動的風險也在擴大,與此同時,隨著降息周期的深入,債券價格有望走高(債券價格與利率呈反向走勢),這應是其調整策略的一個原因。
港交所的增長能否持續?
港交所的前三季及第3季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9月份國内刺激經濟措施。
財華社留意到,在9月中下旬之前,港交所的交投並沒有那麽活躍,甚至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是,有關措施對港股和A股的推動作用似乎並沒有一直持續。
從Wind的數據,財華社留意到,受9月末的刺激經濟措施,以及黃金周内地假期期間資金流向港股市場做多中國資產帶動,10月上旬港交所的交投都十分活躍,黃金周期間的單日成交量都在兩千億以上,到10月8日A股假期後首日開盤港股通資金的加持下,成交額更飙升至五千億以上,但是接下來的交投活躍度明顯降溫,到10月22日已降至千億出頭,如此高的成交額能否持續保持存在較大疑問。
不過,香港的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應有利於港交所的未來發展。
10月18日,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發佈聯合聲明,宣佈將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以進一步提升香港的新股集資吸引力,同時加快合資格A股市場快速審批,這有利於推動新股發行和交易標的組合的擴大。
同時,施政報告提到會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基礎建設,升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便利國際投資者以不同幣種結算各類資產,擴大固收市場的基建,以及優化「跨境理財通」,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這有利於吸引資金流入香港,提升港股上市公司的交投和港股市場競爭力。
另外,特首也提到會與内地商討為「債券通」(南向通)適度擴容,這可增加香港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入,優化資產市場的定價。
施政報告還提出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並開拓海外新資金,進一步擴大資金流,爭取更多企業上市,這些都有利於提升港交所的吸引力。
LME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屬交易所,擁有獨特的優勢,目前LME正考慮將其全球金屬倉庫網絡擴展至香港,而在施政報告中,特首提到會推動構建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拓展用家及投資者在港存放和交割實體黃金,並可能把黃金產品納入「互聯互通」,這無疑將益於LME的前景。
今年前三季度,LME的收入及其他收益按年增長31.35%,至20.99億港元,佔港交所總收入的13.12%;EBITDA按年增長61.68%,至11.89億港元,佔合計EBITDA的10.26%。
此外,施政報告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本土經濟措施,包括鼓勵新興企業、獨角獸孵化、中小企業發展、引進人才、優化樓市等措施,有利於為港股市場輸送目標上市企業,而積聚的財富效應和理財需求,也有利於港股市場的資金流入。
因此從長遠來看,港交所的前景應頗為樂觀。
總結
當前港股市場波動,或影響到港交所的短期表現,但是從長遠來看,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刺激經濟措施支持下,港交所應能穩步發展。
作為交易平台,港交所與港股的表現唇齒相依,「港股100強」作為港股市場的風向標,也時刻關注著港交所的表現。
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富途安逸協辦,香港大公文匯財經公關集團等媒體機構支持的2024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將於2024年11月11日下午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將針對如何進一步鞏固香港全球財富管理樞紐和資本市場集資中心的地位,以及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豐富金融科技生態系統進行深入探討。
今年港交所在「港股100強」的排名能否跟隨其基本面的持續改善更上一層樓?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