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紐約和其它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銅價之間的巨大錯位,震撼了全球銅市場,並促使人們瘋狂搶購運往美國的銅。
造成這種混亂的根源在於,近幾天空頭擠壓推高了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價的上漲。
紐約銅期貨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價格的溢價已飆升至每噸逾1200美元的空前水平,而通常的價差僅爲幾美元。
價差的大幅擴大讓從中國交易商到量化對沖基金的主要參與者措手不及,其中部分人士正爭相購買這一金屬,以便在期貨合約到期時交割。
這種劇烈波動突顯出,當市場參與者無法再爲自己的頭寸提供資金時,大宗商品市場可能會迅速螺旋式上升,並失去控制,而在低庫存環境和物流混亂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更有可能發生。過去幾年,大宗商品交易商在從鎳到可可的各種交易中都面臨過這些混亂。
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波動還反映出,在預測銅礦長期產量將難以滿足需求後,投機者的興趣激增。作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一部分,紐約商品交易所雖然不如倫敦金屬交易所重要,但也是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場所,部分投資者便在近幾個月藉助該交易所大量押注看漲銅。
最大的有色金屬資產基金管理公司Orion Resource Partners的投資組合經理Matthew Heap表示,“整體情況是,由於多種原因,新的投資基金增加了對銅的敞口。儘管這是全球趨勢,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都流向了紐約商品交易所。”
雖然銅價幾個月來一直在上漲,但本週只有紐約商品交易所和最活躍的7月期貨合約出現上漲。截至週三,儘管LME的全球基準合約基本持平,Comex7月合約價格已飆升至多10%,創下該合約歷史新高。
根據許多交易員和經紀商稱之爲典型空頭擠壓行爲。隨着價格上漲,押注Comex合約將重新與LME和另一個全球基準銅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價格同步的市場參與者被迫買回這些頭寸,並形成惡性循環。
BMO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研究董事總經理Colin Hamilton表示,“紐約商品交易所與倫敦商品交易所之間價差超過每噸1,000美元是前所未有的。”他解釋道:“合同到期導致空頭頭寸遭到擠壓,並加劇了這一走勢。”
對沖基金和其他交易員則在看漲紐約商品交易所、押注於紐約、倫敦和上海期貨合同之間價差收窄或不同日期紐約期貨合同之間價差收窄等方面進行操作,並通常使用較高槓杆比例。由於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價格相對低迷,一些中國現貨市場參與者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賣出現貨,並計劃出口。
Comex 7月銅合約週三早盤飆升至創紀錄的每磅5.128美元(每噸11,305美元)。該合約的溢價也創下了高於Comex 9月合約的紀錄,這種情況在大宗商品市場被稱爲現貨溢價,是空頭擠壓的標誌。
交易員和經紀商表示,銅價飆升是由空頭回補推動,而非任何整體實物短缺,但突顯出了美國銅市場供應相對緊張的狀況。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追蹤的庫存總計爲21,066短噸,而美國LME的庫存僅爲9250噸。相比之下,美國每年的銅需求量接近200萬噸。交易員表示,穩固的需求,疊加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問題,導致市場喫緊。諮詢公司CRU Group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美國銅進口量下降了15%。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持續監控我們的市場,在市場參與者管理銅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市場正在按設計運行。”
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空頭擠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往往會促使市場瘋狂地尋找支撐紙質合約的原材料供應。
2020年,由於疫情使世界大部分地區陷入癱瘓,黃金交易商競相發運黃金,以應對紐約和倫敦黃金價格之間的類似失調現象。1988年,鋁遭遇空頭擠壓,導致部分交易商將鋁裝進大型噴氣式飛機(一種極不尋常且成本高昂的工業原材料運輸方式)以便儘快運至倫敦金屬交易所。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銅供應緊張,也引發了類似的將銅運往美國的舉動。據知情人士透露,過去24小時,中國貿易商一直在四處致電航運公司,盡力確保將貨物轉運至美國。
南美的貿易商和礦商也競相增加對美國的發貨量。知情人士說,智利銅礦巨頭Codelco正將其所有可用產量投放入市場,並與客戶談判推遲部分銷售,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交付量。Codelco未立即回覆置評請求。
有部分跡象表明,供應緊張正在緩解,7月期銅合約在從週三的高點回落後,週四早盤小幅走低,而LME現貨銅的溢價收窄至每噸573美元,儘管仍處於歷史高位。
未來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緩解,因爲通過大宗商品指數持有看漲頭寸的投資者將在6月初開始轉倉銅,這爲持有空頭頭寸的交易商提供了推遲交割的機會,可能會緩解現貨溢價。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足以在7月合約到期前紓解困境。該合約將於7月初交付。金瑞期貨有限公司分析師Gong Ming表示,尋求向美國運輸金屬的中國貿易商發現,航運時間表已全部訂滿,從上海到新奧爾良最早的航運時段是在7月初。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以外的銅庫存中,有很多不能與紐約商品交易所期貨進行交割。例如,LME 4月底的9.47萬噸銅中,逾80%產自俄羅斯、中國、保加利亞或印度,而這些國家的銅無法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割。
儘管中國近幾個月積累了大量庫存,但交易員估計,其中只有約1.5萬噸至2萬噸可以通過紐約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
專門從事大宗商品套利交易的對沖基金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阿南特·賈蒂亞(Anant Jatia)說,“我們認爲,到7月到期時,實物套利活動不足以在近一個月平倉。沒有足夠的材料,也沒有足夠的時間,”
“然而,現貨交易商目前有很大動力將銅運往美國,隨着時間的推移,套利市場將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