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有色金屬行業在2024Q1深受機構投資者青睞,超配幅度達到歷史最高值,這帶來了部分投資者“擁擠”的擔憂。在過去2年,沒有真正產業趨勢下,投資者習慣了存量博弈思維,殊不知真正的大的歷史機遇,都要經過在主流投資者持倉中登堂入室的過程:主動偏股基金在短時期內快速超配某一行業的情況也曾出現在2017年的食品飲料行業、2020年的電新行業以及2023年的TMT板塊中,但其後的演繹路徑卻不盡相同。
食品飲料、電新行業在此後一度成爲了投資者所認可的賽道行業,而TMT板塊則是自2023年Q3開始出現了較大的回撤。造成這種差異的關鍵很可能在於行業盈利能力的增長能否兌現市場的預期。
換個視角思考:如果按“等權”的基金經理視角看,有色金屬已經成爲僅次於食品飲料的受青睞的行業;能否改變負債端的分佈成爲了當下最核心的問題。如果民生證券的實物消耗>GDP>上市公司盈利的不等式持續驗證,上市公司盈利分佈將系統性改變,那麼實物資產的重估在專業機構投資者中的趨勢會更加明顯。能源、紅利板塊未來仍是絕對收益者驅動的重要陣地(負債端的逆勢增持在2024Q1已經開始),有色金屬在某些條件滿足後,或能成爲公募基金超額收益全面迴歸的潛在驅動。
實物迴歸:中外共振
從最新公佈的工業企業經營數據來看,流量修復比利潤修復更具韌性的特徵仍在持續。與流量修復更相關的營收增速相對來說更具韌性,下滑幅度相對較小;而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下降幅度則相對較大。從利潤佔比的視角來看,在剔除因減產對利潤造成較大影響的煤炭行業後,上游資源開採相關行業佔工業企業總利潤的比重仍有所抬升,同時有色金屬行業利潤佔比也有增加。
此外,一些高頻指標的變化顯示4月份以來國內經濟流量修復仍在繼續,且更多出現在與實物活動更相關的領域。就海外來說,美國私人部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相比於2023Q4並未顯著下滑,這與美國當前仍處於補庫週期的狀況相印證。導致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2024Q1美國工業品、資本品進口大幅增長。這一方面反映了再工業化訴求下海外對實物資產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國在重塑供應量的過程中正在面臨進口品價格上升的壓力。
未來美國無論是爲應對通脹而擴大對我國工業品及資本品的進口,還是堅持逆全球化造成實物資產物價的上升,對於上游實物資產都是有利的情境。
流量修復下,值得關注的結構性機會
本週外資大幅迴流A股,一方面是因爲4月份以來海外流動性趨緊,A股具有更強的賺錢效應;另一方面則是因爲近期海外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轉向樂觀。中國經濟總量修復的進程在持續,但是盈利彈性弱於實物消耗的認知並不充分。
在當下,民生證券建議緊抱資源主線,適當關注部分低位資產修復,但是需要有邏輯驅動,不應單單爲尋求低估值資產而強行切換。如果以2024Q1營收增速、資產週轉率(TTM)相比2023Q4有增加、且當前估值水平低於歷史50%分位數作爲標準進行篩選,那麼家電、輕工製造、紡織服裝、電子元器件、小食品中可能存在結構性的機會。
機會當擴散,但更要緊抱主線
前期強勢主線仍是引領,優先推薦銅、煤炭、油、資源運輸(油運、幹散等)、鋁和貴金屬。製造業中,在海外出口需求較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以及整體能耗下降目標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傳統制造類龍頭公司開始出現機會(重卡、家電、船舶製造、工程機械、鋼鐵、部分化工龍頭)。有預期差的是,紅利或者公用事業類資產並不是看空經濟,相反是做多實物消耗的,建議繼續佈局:水電、燃氣、公路、港口;相對低位資產中,可以關注輕工製造、紡織服裝、電子元器件、小食品板塊的邊際修復。
風險提示:國內經濟不及預期;海外經濟大幅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