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慧眼Insights - 美國財政部新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7月美債前三大債主日本、中國和英國全都減持美債持倉,日本的美國公債資產規模在連續四個月增長後連續四個月縮減,中國拋售美債至近十五年來低點。
週三(9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佈了7月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TIC)報告,期內整體上外國投資人持有的美國公債升至曆史記錄,但前三大債主卻紛紛減持。
其中,7月日本美債規模環比減少37億美元,至1.1157兆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減持,四個月累計減持738億美元。
中國的美債持倉環比減少32億美元,至7765億美元,自上月增持至五個月高點後又下滑至2009年3月以來的近十五年低點。
英國7月較上月減持了132億美元,至7283億美元。
報告顯示,7月美債持倉規模前十大的國家中,盧森堡、開曼羣島、加拿大和愛爾蘭四國增持了美債。開曼羣島增持587億美元為最大增持國,法國減持了163億美元為最大減持國,英國減持規模僅次於法國。
分析指出,日本減少美債是因應近幾個月干預匯市的需要。日本當局在4月下旬、5月初和7月中旬都進行了疑似干預,出售美元並購買日圓,部分資金很可能是來自於出售日本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
7月底數據顯示,日本當局斥資5.53兆日圓干預外匯市場,當時促使日幣匯率脫離了38年來的低點。
中國外匯存底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是中國近年來減持美債的重要原因。
此外,隨著美國公債規模不斷擴張,不少華爾街人士示警美國政府債務危機,這種擔憂也降低了美債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全球央行近年來不斷增持黃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法定貨幣的信用擔憂和去美元化趨勢。
有券商指出,中國增持黃金有兩個因素:一,我國對外貿易中美元結算比例持續回落而人民幣結算比例快速上升,與一帶一路等友好國家交流中對美元結算和支付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二,我國黃金儲備比重不足5%遠低於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超50%比重,增持黃金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幣值和人民幣國際化。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