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強大無匹的歐洲,緣何衰落至此?

發布 2024-12-2 下午03:14
GOOGL
-
GOOG
-

答案其實很簡單

談股論金,侃天侃地。 大家好,我是格隆。 今天我們繼續聚焦國家解剖這個系列: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富足,而有的國家如同受到詛咒一樣,在苦難的沼澤里一遍遍輪迴? 他們各自做對了什麼? 又做錯了什麼?

今天我們來聚焦兩次工業革命發源地,曾經的世界霸主—歐洲。

有一種說法是,上帝把這個星球上最好的那塊土地給了歐洲人。 這句話基本成立。

歐洲是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沒有之一。 它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洲,全州海拔500 米以上的山地僅佔17%,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面積佔比達到了全州總面積的60%,這是全球所有其他大洲都難望其項背的,而且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極少有地震、洪水等天災。 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最古老的文明,基本都起源於歐洲的原因。

從古希臘、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工業革命,以及上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歐洲毫無疑問是過往五千年世界史敘事中最濃墨重彩的那一筆。

自地理大發現以來的五百年,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臺上,相繼出現了十個世界性大國,它們分別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前蘇聯、中國和美國。 這十個大國中,有7個來自歐洲。

如今,我們依舊可以看到閃耀在歐洲歷史中的遙遠榮光,但,同時我們也無法忽視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如今的歐洲,更像一個只剩下空架子的沒落貴族,不但垂垂老去,甚至在加速衰敗,在這個星球上的影響力日漸暗淡。

比如,最新的歐元匯率,已經跌到了兩年來最低的水準。

歐元區PMI指數,也在10月也跌入榮枯線之下,48.1這個水準是疫情危機以來最差的,遠遠弱過預期。 無獨有偶,歐洲央行最近警告,歐元區可能面臨又一次債務危機。

那麼,歐洲究竟衰微到了什麼程度? 格隆說一些核心數據,你就清楚了。

先看GDP。 2008年,在那一年美國和歐盟在經濟規模上不分上下,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和歐盟的經濟命運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先看這張1990年以來中美歐三大經濟體GDP全球佔比走勢圖:

很明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歐洲GDP為18.6萬億美元,中國GDP是4.58萬億,歐洲是中國的4倍還要多。

但13年後,中國已實現反超。

如果說與中國這個後起之秀比不公平,那與同為老牌的美國比會更明顯。 2008年起源於美國的金融風暴,看似應該導致“美國的衰落”,然而現實卻遠非如此,最後美國扛住了,倒下的是歐洲。

2008年,美國GDP為14.8萬億美元,美國GDP只有歐盟GDP的80%。

16年後的2023年呢?

2023年,歐盟GDP為18.58萬億美元,美國的GDP卻已飆升至27.7萬億美元,美國的經濟規模,比整個歐盟大了50%。

這也就意味著,過去16年的時間,美國GDP大幅增長了87%,年均增速達4%。 歐盟呢? 16年時間,GDP不僅沒有增長,還下降了0.3%。

另一個歐洲衰敗的關鍵數據,體現在金融市場。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歐洲的Stock600強企業市值,與美國標普500指數的總市值,不相上下。

现如今呢?标普500的总市值已飙升至55.4万亿美元,而欧洲Stock600强企业的总市值仍11万亿美元,标普500总市值为欧洲600强企业5倍还有多。

在全球市值超万亿美元的9家公司中,美国独占8家,欧洲是0,一家都没有,连踪影都找不到。

美国五大公司Nvidia、苹果 、微软、亚马逊和 Alphabet (NASDAQ:GOOGL) 的总市值超过 14 万亿美元,这五家公司的市值比整个欧洲600强企业的市值(约为 11 万亿美元)还多出3万亿美元。

经济、资本市场的落后,折射的是欧洲在科技领域生产力远落后于美国。衡量上市科技企业每单位投入产出比的科技生产率为例,在2008年,欧洲和美国科技企业的生产力还不分上下。16年之后呢?美国企业生产力提升了40%,欧洲企业呢?自2005年以来,就几乎完全停滞不前。

欧洲衰落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全欧洲的最优等生、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没落。

德国自2021年后就再没有见到像样的增长,以致被戏称为“欧洲病夫”。它缺席了美国引领的AI革命,曾经的优势产业汽车、化工和精密机械也不约而同地进入萎缩。扣除建筑后的工业生产,比2017年萎缩了16%。企业投资在过去20个季度里有12个季度负增长。德国正在经历战后最严重的结构性衰退,曾经傲视天下的德国模式在崩塌。

问题是,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增长引擎和财政补贴者,它三分之二的进口订单是发往其他欧洲国家的。德国倒下,对欧洲整体经济将是灾难性的。

曾经人人艳羡的欧洲,因何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要知道,欧洲是亚当斯密和《国富论》的诞生地,是诺贝尔奖的故乡,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着辉煌的创新历史和科技研发土壤?

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制度。

更具体点说,集体向左转的思潮与做派。欧洲已经越来越滑向19世纪流行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大政府、强监管、高福利、高税收、仇视资本、仇视市场、绝对自由、绝对公平。这些极左思潮与做法,严重戕害了欧洲的经济潜力与活力,并引致了欧洲经济竞争力的持续衰退。

欧洲具体做了什么呢?

第一,过度监管

网上有一个段子“US innovates,EU regulates(美国创新,欧盟监管)”,调侃欧盟过于繁杂的监管规定。你会发现,当美国在建设发展AI的时候,欧洲在讨论AI的伦理,;当美国在研究创新加密货币时,欧洲在强监管加密货币;当美国在创造新产业时,欧洲在保护旧产业。

尤其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欧洲却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律。

具体有哪些呢?

比如用于隐私保护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用于可持续性披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和《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用于安全透明在线平台的《数字服务法案》以及近期出台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而这是全球第一部监管AI的法案。

过于严苛的监管,意味着企业进行商业活动需要进行繁琐的官僚审批程序,间接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在法国,创办一家公司需要84天,而在美国则只需4天。普华永道调研结果也显示,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一项法案,68%的美国公司预计需要花费100万到1000万美元来满足其合规要求,9%的企业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

与政府四处伸手强监管一脉相承的,是全欧洲泛滥的对资本的仇视。无论是在柏林、巴黎还是斯德哥尔摩,每个欧洲国家都有相同的反创业心态。比如在柏林,“创业者”等同于“剥削者”,科技创始人在当地聚会上被称为“资本主义寄生虫”。当马斯克准备在柏林建造一个超级工厂时,德国人集体上街抗议,“不要技术殖民主义”。

前不久,一名阿富汗移民闯入德国一个小镇的民宅,用刀袭击了正在开party的三个人。一名德国政治家对此发表言论:“我们喂养他们(移民),他们却刺伤我们。”因为这个言论他被罚款18,000欧元。欧洲的极度左倾可见一斑。

与此对应的是,在硅谷和纽约这样的地方,创始人备受推崇,冒险精神得到奖励,失败被视为学习,而非耻辱。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资金、企业、人才纷纷出逃。

2013-2023年,欧洲风险资本投资,也就是投向初创企业的资金为80亿美元,美国则高达520亿美元,是欧洲的6.5倍;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独角兽公司份额为66%,欧洲仅为8%。

截至2024年11月18日,全球最大的7家科技公司都是美国公司,市值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中,没有一家欧洲公司,排名前二十的科技公司中,也只有两家欧洲公司—SAP和阿斯麦(ASML),位列第14、15位。

他们的市值呢?均不足3000亿美元,还不到英伟达、苹果和微软的十分之一。

而欧洲本土为数不多的成功的科技公司,大多数也选择迁往美国:比如Spotify迁到了纽约,Klarna在美国有大量业务。

企业不景气,意味着就业机会少,工资低,这必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大多数欧洲企业家会做出两个选择:第一,去美国,追求高薪工作(35万美元以上的科技职位);第二,去东南亚,追求低生活成本来创业。

欧洲大学毕业生也会选择逃离,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各国大学毕业生流向图,可以清楚看到,欧洲大学毕业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工作,留在欧洲本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去了哪里呢?

去了美国。

第二,高福利、激进移民与高税收的相互捆绑与反噬

欧洲的那些政治精英们,已越来越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变成了意识形态的教条。他们热衷于谈论多样性,却在思想上越来越趋于单一;他们标榜包容,却把不同意见推向敌对边缘。他们不努力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却大力鼓吹不劳而获的结果平等,拥抱大政府、激进自由化、高福利高税收、娱乐至死、对抗甚至仇视资本和创新,最后失去进取和奋斗精神。

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强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一套号称从摇篮开始一直管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表现之二,就是像圣母一样热情拥抱移民,把左倾演绎到了极致。这是这些年欧洲最大的变化与政治正确。欧洲对非洲与中东国家实施开放的边境政策和激进的移民政策,大量难民涌入,导致欧洲国家穆斯林人口激增。

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欧洲的穆斯林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7%。欧盟共计19个国家中的穆斯林总数达到2300多万,其中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5%。

这些移民人口导致欧洲族群摩擦和社会撕裂日益加剧,治安日益恶化。根据欧盟统计局的信息,2022年,盗窃案件较之上一年上升17.9%,抢劫案件增加了9.7%,入室盗窃案件增长了7.4%。

同时,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加大了国家机器的负担,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直线上升。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福利的背后必然是高税收。欧洲的税率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这张全球高税率国家图:

2024年,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40%的国家有28个,分布在欧洲的有多少个呢?

17个,占比超过60%。

其中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50%的国家有9个,欧洲就占了6席。

這必然讓許多為高福利托底的人覺得高度不公,從而加劇歐洲的資金和人才外流。

要知道,一個國家經濟得以持續增長的核心就在於創新、資金和人才。 歐洲「極左」思潮與政策,壓制的恰恰是創新、資笨、人才,最後形成 「經濟死亡螺旋」。。

其實,美國和歐盟,16年拉開的巨大差距,也是對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理論的一個有力佐證:美國政策包容穩定、嚴格保護私有財產,鼓勵創新,當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資金,進而形成經濟的良性迴圈。 歐洲則選擇了固步自封,更多的政府監管與干涉,更多的反資本、反創業、反創新,再厚實的家底,不被折騰完都是不可能的。

看明白了嗎,關鍵的關鍵,在於制度。

我是格隆。 關注我,做個清醒的人。 雖然有時太清醒了,也會伴隨很多苦惱,但,我向你保證,稀里糊塗的代價一定會更大。

InvestingPro大減60%,最後兩天!按此立即領取優惠,錯過再等一年。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