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行情快速切換,投資主線在哪?

發布 2022-9-1 上午08:31

作者 | 深鵬

今天的賽道股,跌太慘了。

尤其是新能源,光伏、儲能、鋰電、電動車,一個挨著一個,跌停的跌停,暴跌的暴跌,幾乎全軍覆沒。

當然,股市有跌就有漲,這回漲的是前面一直被冷落的板塊,消費股、互聯網、醫療、大金融等等。

如果之前有投資者對於高低切換還拿不准,現在則無需再懷疑了,因為行情已經用漲跌證明了這一切。

剩下的,也就是如何應對?具體的切換機會又有哪些?

01

下跌原因

關於今天的下跌,我們能夠找出的理由很多。

第一,股神對於國產新能源汽車廠14年的堅持,現在到了撤退期,以股神的地位,以及如此大的持股體量,對市場造成的衝擊不言而喻,不單單是整車,整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受到了衝擊。

第二,網上有文章指出,光伏逆變器的海外銷售存在數據造假,與此同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太陽能優化器、逆變器及其組件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27),作為對美國Ampt, LLC of Fort Collins, CO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該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美國註冊專利號9,673,630、11,289,917),請求美國ITC發佈有限排除令、禁止令的回應。

還有各種券商研報、機構人士出來吹風,高低切換,風格改變,市場也開始接受這一點,資金方開始朝著一致的方向去進攻。

可以說,現在賽道股是利空因素不斷,你無法判斷明天還有什麼么蛾子會出來。

不過,事情也不用搞太複雜,簡單地講,我認為這一次賽道股集體大跌,沒別的原因,還是這幾個月炒得太瘋狂,估值太高了,所謂風險都是漲上去的。

回過頭看,從5月底上海解封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恢復,修復行情開始,加上國家的各種穩經濟措施,大頭基本都給了新能源,從新能源發電端,到儲能端,再到消費終端,都充分地享受了政策大禮包。

因為有了充足的預期,加上最近幾年特別流行抱團行情,新能源才得以足足上漲了1個月多,造就了不少翻倍股。但這種漲法,說白了和去年新能源板塊的抱團沒啥區別,甚至連上漲時間和回調時間都掐得足夠准。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去年同一個時期的鋰電炒作,也是5月份啟動,也是在8月底見頂,然後就經歷了漫長的回歸,直到現在,業績不斷創出歷史最好成績,但股價卻沒有回到當初的位置。現在的新能源,包括大熱的光伏、風能、儲能、電動車,走勢不過簡單再重複一遍而已,沒啥新鮮感。

從這兩年的炒作,也讓大家大致看清了資金的套路。

一是特別喜歡成長股,新能源是最受歡迎的,反倒是傳統的價值股,一直都處在不好不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位置;二是等到回調行情到達一個坑位,甚至最好是崩盤式的下跌,然後就靜靜地等待政策面的扶持(也不知道他們哪里來的信心,拿捏得那麼准政府會出來救市),再然後集體去抱團,眾人拾材火焰高,等到爆炒1-2個月的時候,再集體抽離,留下一堆沒來得及逃跑的接盤俠。

如此循環往復,樂此不疲。

雖然說得不那麼厚道,但效果著實是不錯的。機構散戶化,散戶機構化,互相取長補短,就看誰會成為韭菜。

這樣的炒作法,市場只會越來越扭曲,說的是價值投資,實際上還是割韭菜的那一套,最近也有正規機構的人出來說“搞投資不要任何框架,什麼東西能漲就買什麼,什麼東西能更快賺錢,就去買這些東西,那些束縛上漲的框架,全部都給拋掉了”。

江湖多險惡,各位還得多提防。

02

下一步看啥?

回歸到投資,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現有切換行情下,應該看啥。

大方向其實不復雜,主要還是著眼於前期被冷落的,基本面還不錯的,確定性、安全邊際、長期性等基本條件都具備的。

這裏面,消費是其中不錯的方向。

首先,消費股從去年開始,跌勢確實挺大的,像標杆茅臺,一年多都沒能回到去年初的高位。也有人將消費股跌幅和互聯網、教育、醫藥對比,感歎並沒有這些公司這麼大,但這只不過是因為消費股沒有受到監管的“特別對待”,如果把監管因素剔除,互聯網、教育、醫藥的跌幅並不一定低過消費股,所以,消費股這一年來的回調,其實也挺慘的。

跌得多,日後反彈的力度也會相對大,這是股市的常識。

其次,消費股和宏觀經濟的相關性非常大,2017年那時的消費股熱潮,背後就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個推力是房地產的財富效應,另一個是移動互聯網對於消費端的刺激。

現在全球以及中國的宏觀經濟壓力比較大,但隨著疫情的緩解,經濟社會也在逐步恢復常態。雖然地緣政治以及歐美的高通脹問題還在頻發,但基本也處於磨底階段,除非有更大的黑天鵝,否則再度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並不高。經濟要全面恢復到疫情前,還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投資通常要領先經濟指標,能夠確認是底部,已經是值得關注的時間點。

更重要的是,消費股在前一輪的熱潮以及後來的跌幅中,其實已經向投資者展示出哪些是真正的價值股,哪些是虛假的,等於說市場已經給大家篩選過一輪。

除了消費,醫藥也是一個可以關注起來的板塊。

醫藥的邏輯相對簡單,這一年多的下跌,一個是前幾年炒得太高,本身存在估值回歸的內因,另一個就是各類監管,比如集采、醫保控費、新藥審批門檻提升等等,把醫藥股的增長預期調低。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下挫,不少醫藥股其實已經到了價值區間,尤其是成長空間仍然很充足的創新藥。很多人喜歡把財政和集采、控費拿出來說,這個確實對於創新藥的增長預期有一定的影響,不過預期和估值是匹配的,增長預期只要和估值相匹配,就是合理的,不存在誰坑誰的事情。

而且,也不需要把監管的利空一面放得過大,監管並非總是為了打壓創新藥的成長空間,反過來也能夠促進創新藥公司更加向研發發展,主動提升競爭力去贏得市場。

我仍然相信,如果不是市場的下跌,那些偽創新藥公司,那些沒有研發實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不會露出真身,要相信市場自身去粗取精的能力。

03

結語

疫情這兩年,A股的投資風格有了不少的改變。

最明顯的變化,是那些特別喜歡紮堆傳統行業的白馬藍籌,現在變成瘋狂抱團成長股,尤以新能源為主。

從行業發展前景上看,新能源毫無疑問還是香餑餑,還會反復翻炒,只不過這種翻炒也很容易過猶不及,在主升浪的時候,很爽,但回撤的時候如果無法及時抽身,感覺就會很痛苦。

做投資,如果能夠像巴菲特那樣,持有14年都無怨無悔,現在是走還是留完全不需要糾結,因為這麼長的持有時間,只要不是太爛的股票,大概率都是賺錢的,只是大多數人無法做到這麼長時間的持有,嘴上都是說價值投資,長線持有,但手又常常管不住,既然如此,知進退就顯得很重要。

只要抓住每一次高低切換,收益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