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Investing Pro 0

中概互聯網又迎多事之秋

作者 丫丫港股圈 股市2022年7月18日 08:11
hk.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101358
中概互聯網又迎多事之秋
作者 丫丫港股圈   |  2022年7月18日 08:11
已保存查看 已儲存的項目
這篇文章已經被保存在你的 已儲存的項目
 

平臺經濟剛迎來政策轉向,剛熬過最難過的二季度,眼看預期很好,反彈行情近在眼前,結果兩位龍頭企業又遇阻礙。一是被大股東減持的騰訊,二是謠言不斷的阿里。

除企業本身之外,中美證監會談判也受到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這邊一直都透露出談判進展良好,談判的很愉快。但SEC的一直表態都不樂觀,中美雙方的觀點一直都是相反的。

7月13日,SEC的主席Gary在非公開場合談道,他認為PCAOB和我們證監會的談判可能沒有結果,對中美達成中概股審計協議沒有信心。

雖然他發表的是自己的觀點,但他畢竟是SEC主席,他的觀點已經被市場認知了,所以近兩日中概股股價再次受挫。

尤其是阿里和騰訊,這兩位龍頭受消息面上的壓制,導致中概股也受影響。

不得不說中概股近兩年真是倒大黴了,每次預期轉好的時候,總會有更差的消息出來阻礙股價上漲,例如近期的阿里。

一、傳聞滿天飛的阿里

自5月開始,阿里的傳聞不斷,幾乎每週都有一單阿里的“大新聞”,一會是螞蟻金融申請上市等利好消息,一會是數據洩露等利空消息。

在昨晚,阿里開盤低開低走,在11:33分時,突然一則消息傳出,華爾街日報稱阿里因為數據洩露事件,阿里高管正受監管機構調查。

消息發出後的一分鐘內,股價突然從-2.9%閃跌至-7.4%,最後收跌4.89%。突然的閃跌,只可能是大資金突然拋售,或是大股東在二級市場賣股份。

突然的閃崩,引起眾多投資者在評論區討論傳聞的真假。若是真的,會不會引發出新一輪的罰款,阿里雲業務會不會受到監管?

這篇新聞稿中指出,阿里雲使用了過時的系統,無法設置密碼,導致數據洩露。

有IT網友解讀新聞稿中的指控,可能的三個原因。

一是版本太老、二是在公網公開,且沒設置密碼。三是證書過期。雲平臺的責任在一和三,但本質問題出在二,這件事大概率阿里有問題。

傳聞還未證實,但股價瞬間大跌,就已反映出有大資金為傳聞擔憂。今天阿里港股的走勢也是低開低走,最後收跌5.98%。

被傳聞困擾的阿里,從兩個月前開始,每週都要搞一單傳聞。

而這些傳聞,阿里也不出來澄清,每次都要等新聞相連方澄清,導致投資者情緒一直都被傳聞牽扯著,人心惶惶。

股價走勢也是一樣,股價剛突破200天平均線,結果又出一單傳聞,股價再次調頭向下,傳聞真是把多頭空頭都耍的團團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斬半倉的芒格,二季度按兵不動,阿里還是芒格第三大持倉股。

截至2季度末,Daily Journal美股組合第一大重倉股為美國銀行,第二大重倉股為富國銀行,第三大重倉股阿里巴巴,第四大重倉股美國合眾銀行,第五大重倉股浦項鋼鐵(韓國公司)等,組合一共五只股票。

芒格斬倉又按兵不動的原因,大概率是在觀察中美雙方的談判。阿里想活的好,成長的環境必須得到解決,現在大環境的重要性,遠超企業的自身發展。

當然,也不是說阿里發展不好,放長遠來看,阿里依舊具備成長性,機構預估阿里業績將在下半年開始走好。

但阿里雲事件的突發,給阿里再來一記重擊。阿里雲目前剛突破營收規模千億的大關,難道又要倒在跑出成績的路上?

二、頭上懸著劍的騰訊

自從大股東南非報業宣佈減持後,騰訊股價一直受壓制,不僅是股價上受壓制,投資者在情緒上也被壓制。

即使政策態度轉向,投資者也不敢買騰訊,誰都不知道南非人要減持到什麼時候,誰都不想買在減持結束前。

如果是一次減持完,那大家心裏還有底,至少利空一次兌現。

但南非人一點一點的減,也不說要減持多少,每天都在壓制著市場情緒,這招實在太過陰毒,不僅影響騰訊,還影響港股大市表現。

幸好的是騰訊有回購的動作,給股價托底。

但壞消息是,7月18日後,騰訊一個月內不得回購公司股票。因港交所規定,在發佈財報前一個月,公司有一個月的禁購期。

這意味著股價沒人托底,投資者情緒更加低落。

有意思的是,不知港交所具體規則如何?公司不得回購股票,那大股東能否減持?

小編翻閱了一下規則,似乎沒有規定大股東不得減持。若是這樣,南非人會不會趁火打劫,繼續減持把股價壓的更低?

假如南非報業繼續減持,按現在股價是325元,如今投資者情緒如此悲觀,再這樣下去跌穿300元都是有可能的。

從籌碼分佈來看,獲利比例僅為4.73%。的確大部分人都被套牢了,但南非報業減持不結束,反彈依舊難成。

暫時看來,能給騰訊帶來利好反彈的事情有三個。

一是南非報業減持結束,這肯定會迎來報復性反彈。但目前投資騰訊的人,就只能忍受住大股東減持的負面消息,少看盤,用長期的角度來消化這件事。

二是遊戲版號恢復受批。但看最新一期的遊戲版號中看,依舊沒有大廠的身影,騰訊網易齊缺席。

現在遊戲版號獲批的名單大部分都是A股上市公司,加上一部分小公司。

換個角度看,騰訊即使遊戲版號不獲批,也能活的下去。但那些遊戲小公司若版號遲遲不獲批,那公司可能面臨著困難,甚至是倒閉。

騰訊現在對“政治正確”是很敏感的,騰訊是不大可能公佈出亮眼的遊戲財報,在這大環境下不合適。所以,近期騰訊一直對外都宣稱是海外遊戲業務公司看的更重要。

三是推動平臺經濟的發展。

今天上午,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

這樣看來,二季度幾乎沒增長,但二季度能夠實現正增長已經十分不容易。

之前中概股的文章中多次聊到,今年想實現5.5%目標,是三駕馬車。

一是房地產,二是新老基建的落地。三是平臺經濟。

房地產近期受風波困擾,想靠房地產完成目標,是不可能的了。

目前基建的確在大力落地實施,但想依靠基建一個來完成,可能還需要一個助攻的,而這個助攻的可能會是平臺經濟。

最後回到騰訊股價的問題,即使騰訊每天在回購,南非報業每天賣3億左右,騰訊每天也買三億。

這的確表現出騰訊是一個好公司,是一個為投資者負責任的公司。但要想一個問題,為什麼騰訊一直回購,機構和散戶對騰訊的態度依舊冷淡?

不僅是大股東知道公司業績不好,散戶和機構對騰訊半年報的預期都不好,這也是壓制股價表現的原因之一。

三、結語

中概股的走勢受市場方方面面的影響,若沒有負面消息影響,這輪阿里和騰訊股價又該如何演繹?

這輪負面消息市場能夠消化,股價也一定不會像之前跌的一樣慘了。但即使市場消化完,中概股的反彈有,但大反轉難。

中概互聯網又迎多事之秋
 

相關文章

何車
AI 股炒風起 吼百融雲! 作者 何車 - 2023年6月5日

AI(人工智能)概念股熱度回升,炒風再起。百融雲 (HK:6608)(6608,市值50.3億元)現價10元,較2月21日(發出盈喜後1周)高價15元低5元,跌幅33%(恒指同期只...

中概互聯網又迎多事之秋

留言

評論守則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 丰富对话
  •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在此寫下您的想法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也張貼至: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感謝您的評論。請註意,所有的評論都需要我們版主的批準。因此,可能過一些時間您的評論才會出現在我們的網站上。
評論 (1)
Wong Ah Pan
Wong Ah Pan 2022年7月18日 9:15
已保存查看 已儲存的項目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已儲存的項目
西方幾家財經媒體配合空頭做低阿里也不是今天的事,此條假消息錯漏百出,第一上海人口不會超過5000萬,如何被盜10億人口的信息?阿里才被Gartner評為雲Issa安全,網絡,計算和儲存四項世界第一,如何可以說阿里雲安全水平低,你應該用腦子思考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在留言中加插圖表
確認封鎖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舉報此評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評論被加標記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以 Google 登入
以電子郵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