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聯網醫療板塊氣勢如虹,平安好醫生(SEHK:1833)及阿里健康(SEHK:241)的股價屢創新高。不過在別人貪婪時我們更應冷靜,停一停想一想互聯網醫療的投資價值,看看是泡沫的形成,抑或真的是不可多得的投資大勢。
1.行業的市場空間是增量?還是存量轉化? 先單談醫療本身,嚴格而言醫療是無法被創造需求的,要先有病才有醫療的需求。近年「未病先防」的概念日益盛行,看似擴闊了市場的空間,但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透支了未來的市場空間,因為今天的「防」就杜絕了明天的「病」,所以市場的空間依然是個定量。
所以,互聯網醫療的本質,只是醫療的互聯網化,而並非以互聯網的特性去改變醫療需求的行為,亦無法創造出更多的需求。所以互聯網醫療與公立醫院依然是競爭對手,並非一個線上一個線下就在面向不同的市場,只是中國的醫療一直是國內「三座大山」之一,市場需求未飽和,互聯網醫療亦因而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近日互聯網醫療板塊上升不斷,新冠疫情可能是居功至偉,因為它帶出了「社會距離」的概念,而互聯網醫療就是實行社會距離的一大典範,讓市場覺得互聯網醫療好處多多。但疫情總有過去的一日,屆時市場一來對醫療板塊的熱度可望褪去,二來實體醫院的好處及便利亦會重新彰顯,互聯網醫療現在可能正在透支未來的市場發展空間。
2.互聯網醫療發展的道路何在? 如當年科技由 3G升級成 4G,因沒有明顯的創新而較乏人問津,4G升上 5G則有萬物共聯、人工智能等新概念,令 5G概念被追捧數年。互聯網醫療發展還有何想像空間?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一直處於「量變」的層面,而「質變」則有所欠缺。目前國內互聯網醫療以踏足多元層面為發展方向,業務多包括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診療平臺、慢病管理系統等。這種模式令市場企業難有差異化,而且各企業的模式目前是以平台為主,醫療服務質素及醫療水平則是取決於服務提供者。作為互聯網平台,行業理應設法強化消費者問診和購買習慣,但這又要先跨越醫療需求低頻的問題。
3.醫療需求的低頻屬性及地域局限性 剛需高頻往往是一件產品成功的條件,對互聯網醫療而言,剛需毋庸置疑,高頻卻是可圈可點。新冠疫情催生了互聯網醫療的問診頻次,令市場體驗到這個行業都有高頻需求,但這終歸是短暫的刺激,疫情過後重返低頻,又是否能滿足投資者的憧憬呢?
而這個低頻的缺陷,又難以從用戶基數著手解決,因為醫療需求的屬性連帶著地域性的限制,用戶都偏向認准周邊少數幾間醫院品牌,這與互聯網本身觸達全國全球的屬性相悖,所以美國互聯網醫療的定位普遍是醫院去為出院病人提供延伸的護理及問診服務,這種市場規模跟目前本港投資者對互聯網醫療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
延伸閱讀
- 平安好醫生是否被過度吹捧?
- 3點剖析準紅底股平安好醫生的投資潛力
- 全球疫情或見頂 三隻可考慮即食的新經濟股
- 三點拆解平安好醫生的投資價值
- 全球股災下必須收藏的高增長股名單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