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婚育年齡推遲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共同推動下,高齡孕產需求不斷上升。加之人們對優生優育的迫切期待,輔助生殖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多育齡夫婦所接受。
輔助生殖技術的關鍵在於能否幫助求診夫婦成功受孕,但目前包括複發性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多囊卵巢綜合徵等生殖相關疾病,在威脅人類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的同時,也成爲影響輔助生殖成功率的重大誘因。
由於這些疾病的病因相對複雜,其內在的分子機制還未明確,臨牀上至今缺乏行之有效的診療手段,因而存在龐大的未滿足診療需求。所以探索新的診治方案,進一步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成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這一背景下,公司要保持行業內的先發優勢,除了進行穩健型投資外,還要修煉“內功”,如建立創新研發機構,用技術構築穩固的競爭護城河,持續迭代提升成功率。
創新研發:輔助生殖的下一個風口
在行業“馬太效應”越發顯現之際,將發展重心轉向創新研發,其帶來的技術優勢將被放大,成爲公司保持行業內先發優勢的關鍵因素。
錦欣生殖(01951)創辦科技創新中心,正是抓住了輔助生殖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口”。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9月3日,錦欣生殖正式宣佈,錦欣醫療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創新中心將從“診斷-治療-優化診療”等三個維度對輔助生殖領域展開研究;同時,創新中心還將承擔開拓應用於從青少年到中老年全生命週期生殖健康保護及管理的新業務的重任。
在已公佈的研究方向上,創新中心將涉及生殖重大疾病生物致病機制研究、生殖免疫微環境的調控機制研究、配子及胚胎髮育調控機制研究、幹細胞干預生殖重大疾病的基礎及轉化研究和人工智能(AI)臨牀輔助決策系統開發等五大領域。從這五大研究方向不難看出,科技創新中心現在的主體研究方向集中在病理的基礎研究、實驗技術研究以及臨牀應用研究等輔助生殖領域的主要方面。
此外,錦欣科技創新中心還在不斷對實驗室技術和設備智能化和自動化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創建了包括自動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平臺、數字化病理分析平臺、流式細胞研究平臺、微量蛋白及外泌體檢測平臺、顯微成像分析平臺以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在內的6大創新研究平臺,爲科研中心在未來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性研發,提供了良好的研發環境。
經過多年的前期積累,創新中心已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在科研項目方面,中心已獲批科研項目多達60項,其中包括4項國家級課題;在論文方面,中心先後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達212篇,SCI論文61篇,過去五年論文總引用率達451;在專利方面,中心累計申請專利21項,包括6項發明專利和15項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中心在生殖免疫臨牀研究領域在國際舞臺是活躍的參與者。團隊成員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擔任主持,作大會報告並獲得獎項。中心迄今已承辦五屆“國際生殖免疫新進展學術研討會”,是國內舉辦最契合臨牀前沿研究的國際盛會。
作爲錦欣生殖依靠創新研發築基的核心要素,創新中心前身“圍着牀期生殖免疫重點實驗室”已運營近10年,已建立了穩定的研究團隊,成熟的研發體系和客觀的科研成果。創新中心成立,集團未來五年將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時,有利於技術向市場的轉化,將創新研發轉化爲公司估值的真金白銀。
從研發成果看創新中心核心競爭力
創新中心之所以在十餘年間一直深入開展子宮內膜病理到臨牀應用領域的研究,與我國輔助生殖領域面臨的特殊現狀不無關係。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我國因幅員遼闊、人口衆多且人口分佈有一定特殊性等原因,目前尚缺乏全國準確的不育症發生率數據。從各地數據及文獻報告中估計,當前全國平均不孕症發生率預估在10%左右。
根據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數據上報系統中的數據,分析結果發現,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治療的患者,年齡在37歲以下的佔80%。其中輸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症發生的首要因素,佔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患者的40%;排卵障礙和卵巢儲備功能減退也成爲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佔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患者的20%。
並且,由於政策及社會等因素,導致中國女性的墮胎率(清宮手術)顯著高於西方國家,而清宮手術後女性發生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炎等內膜疾病也是影響自然生育率的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問題外,還有包括複發性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多囊卵巢綜合徵等病因相對複雜。這些疾病子宮內膜微環境的貢獻巨大,而其內在的分子機制不明確,且臨牀上至今缺乏行之有效診療手段的“疑難雜症”。
這些都是阻礙正常懷孕的重要因素,同樣也是影響輔助生殖成功率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健康嬰兒出生率,便需要從這些疾病的致病機理出發,深入剖析從免疫、代謝到菌羣的變化及調控機制,通過篩選相關生物標誌物,爲治療生殖失敗提供新的治療靶標及策略,進—步優化生殖重大疾病的診療路徑,豐富臨牀治療策略。
在輔助生殖基本病理研究的指導下,錦欣科技創新中心還從實驗技術研究以及臨牀應用研究角度出發,進一步深入進行生殖免疫微環境調控機制、配子及胚胎髮育調控機制以及幹細胞干預生殖重大疾病的基礎及轉化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中心基於內膜診斷和幹細胞修復內膜的嘗試有望成爲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的關鍵技術。
並且,錦欣科技創新中心還緊跟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變革,進行了人工智能(AI)臨牀輔助決策系統開發,讓AI系統深入患者治療的管理、溝通,胚胎實驗室的設置以及胚胎髮育潛能評估等治療的具體領域,達到精準治療的最終目的。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在國際病理學界享有較高聲望的病理學專家顧江教授出任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顧教授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恢復出國留學政策以來選送出國的第一批公派研究生。1984年,顧教授獲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醫學研究生院病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腫瘤研究所(NCI)做博士後研究,1987-2002年先後擔任美國南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系和細胞生物和神經科學系教授等職,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汕頭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
顧教授目前已發表SCI論文170餘篇、英文專著7本,曾擔任國際分子形態學協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並現任美國 SCI 病理學雜誌“實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分子形態學(AIMM)”主編。顧教授的參與,將極大助力創新中心在子宮病理學研究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國內已相繼開展了數個多中心隨機對照生殖醫學領域的臨牀研究,但多數仍停留在基礎研究和實驗技術研究階段,加之輔助生殖領域研發門檻較高,市場上尚不存在短期實現創新技術轉化的產品。
對比看來,在創新中心技術支持下已有成熟研發成果的錦欣生殖無疑擁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而這也將爲公司未來實現持續的內生增長,鞏固輔助生殖領域的領先地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