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七國集團(G7)國家領導人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視頻會議后承諾將逐步減少或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與此同時,歐盟有關6個月內逐步停止從俄進口石油的禁令因內部分歧「難產」。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石油禁運這隻被西方頻頻舉起的「靴子」雖未最終落地,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面臨深度調整已是大勢所趨。
圍繞對俄石油禁令的博弈令市場反應強烈。在歐盟委員會5月4日提交包括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俄石油等舉措在內的第六輪對俄制裁提案后,6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55%至每桶108.56美元,7月份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58%至每桶111.54美元。歐佩克秘書長穆罕默德·巴爾金多在「歐佩克+」聯合技術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其他石油出口國無法彌補俄羅斯的供應缺口。俄羅斯能源發展基金負責人謝爾蓋·皮金亦認為,用其他國家完全取代俄對歐洲的石油供應並不容易。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維亞切斯拉夫·尼康諾夫表示,歐盟不會停止購買俄油,「他們會買什麼樣的石油?阿拉伯石油?阿拉伯輕油可以在南歐的煉油廠加工,但歐洲中部根本沒有這樣的設施」。歐洲大多數煉油廠的設備是為加工俄羅斯烏拉爾高硫原油而設計,如接受中東國家輕質原油還需進行相應改造,這一過程難以在數月內完成。
石油禁運對西方是把「雙刃劍」。首先,西方內部分歧猶在。G7國家未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拿出「一刀切」的時間表,強調這一過程要採取及時、有序的方式,以確保穩定和可持續的全球能源供應。歐盟內部,匈牙利、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捷克擔心禁令將對本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由於短期找不到替代能源,匈牙利需要5年的豁免期以改造本國能源系統。其次,供應短缺風險加大。儘管「歐佩克+」堅持每天增產43萬桶的政策,但實際增產持續落後于配額,且在「歐佩克+」之外全球無剩餘產能。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如果俄油被禁運,在柏林等地可能會出現汽油短缺。有專家稱,煉油廠試圖通過提高產量來緩解柴油和航空燃料供應危機,這可能將在未來幾周內造成汽油短缺。最後,被迫壓縮能源需求。英國知名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師阿姆里塔·森表示,歐洲無法在6個月內做到既確保需求不下降,又找到替代的石油進口渠道,「我們沒有其他選擇,為了市場平衡我們將不得不減少需求,政府可能需要削減工業能源消耗並取消價格補貼」。
在西方石油禁運壓力下,俄羅斯需加快開拓新市場以應對全球能源格局的加速調整。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份表示,隨着歐洲國家試圖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俄羅斯能源出口將努力向東轉移。在這一過程中,價格正成為俄拓展新興市場的「敲門磚」。4月份俄烏拉爾牌石油平均價格為70.52美元/桶,較3月份下降20.8%,烏拉爾石油與布倫特石油存在20美元/桶至30美元/桶的價差,吸引亞太國家加大從俄進口石油。俄羅斯對印度石油出口量在今年3月份幾乎翻了兩番,達36萬桶/日。與此同時,印度放棄了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裏海石油管道(CPC)購買石油,轉而購買純俄羅斯烏拉爾石油。俄羅斯國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氣大學教授瓦列里·別謝里指出,今年俄對印度的石油出口將大幅增加,「印度3月份從俄進口的石油只是滄海一粟,每天36萬桶摺合成全年大約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比之下,俄每年出口近4億噸石油,俄印之間石油貿易還有增長空間」。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如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也將成為俄石油和天然氣的買家。
西方擺脫對俄石油依賴的步伐已經邁出,雖然暫未出台統一的石油進口禁令,但市場預期正在反覆博弈中加速形成,留給俄羅斯調整轉向的時間並不充裕。全球最大的獨立石油交易商維多能源集團亞太地區負責人邁克·穆勒稱,許多貿易商、託運人、保險公司和銀行正在迴避交易俄羅斯能源,支付、保險、託運正日益成為進口俄石油的瓶頸。市場人士認為,開拓新的市場並非朝夕之功。俄羅斯欲將能源出口重心從歐洲轉向亞太的嘗試面臨不少障礙。在不利的地緣環境下,俄需要繼續以優惠價格出口能源產品,以便亞太地區的進口國能夠承受地緣風險及附帶成本。同時,俄還須加快完善能源出口通道布局,興建港口和管道來運輸能源產品,以提升出口效率,這一過程可能將耗時數年。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