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年爭取扭虧為盈」。
此前酷派CEO的一句話,讓公司股票一時在二級市場上受到追捧。如今,國產老牌手機酷派集團(02369-HK;簡稱:酷派)的盈喜提前而至。
根據公司公告,公司預期2019財年錄得純利將達到1億港元至1.2億港元,相較2018財年同期的4.11億港元虧損,似乎提前驗證了「扭虧為盈」這四個字。
基於業績預期轉虧為盈的原因,酷派表示主要源於兩方面:一是合營公司的溢利帶來業績的顯著正面影響;二是公司在2019財年的收入較2018財年的12.77億港元增長超40%,且公司新上市產品的毛利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進步有目共睹。
其實自去年7月復牌以來,酷派在短時間内能交上這樣的一份答卷,離不開其採取的一係列自救措施。
賣地求生
其一是賣地。
作為曾經的國產品牌四強之一,最終淪落為靠「賣地」在市場上求得一席之地,這於酷派而言無疑是落魄的。
但也不可否認,變賣資產是企業在短時間内有效緩解資金流壓力的方式。
財報數據顯示,在2014年營收登頂近十年最高峰值249億港元後,此後幾年酷派的營收便大幅跳水,2016年營收開始跌破百億港元,截至2018年底,這一數字已可憐地降至僅12.77億港元。
與此同時,公司歸母淨利潤自2016年也同步陷入虧損狀態,為-44.01億港元,此後虧損雖有所收窄,但酷派的盈利問題已漸顯惡化。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酷派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8億港元,資產淨值為4.14億港元,而同期流動負債總額則為24.23億港元,多方面數據顯示酷派的壓力已愈來愈大。
由此,為改善資金狀況,酷派採取了一係列措施,其中包括出售若幹地塊,向銀行貸款、控制日常營運成本等。
酷派的自我營救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在賣地後公司的第一場小勝利就是股票在二級市場的停牌狀態恢復至復牌的正常交易。
發力海外市場
其二是業務轉向海外市場。
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牌子中,誰還在用酷派?又誰還能想起酷派?
事實證明,在國内市場被華為、小米、vivo等手機品牌佔據大半江山的時候,酷派想要在國内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經很迷茫了。
在2019年上半年,酷派實現收入6.57億港元,同比減少18.1%。對此原因,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中國大陸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及國内市場購買訂單縮減所致。
在業務上,智能手機的開發及銷售是酷派的營收主力,該項業務的主要經營地分别為美國、中國國内及東南亞。
而從三地的現狀來看,中國國内的業務局面並不太好看,也可以說,中國國内的業務已成為拖累酷派業績增長的一塊。而存有市場空間的兩個地方仍在美國及東南亞,尤其在美國市場,其在2019年上半年的銷售淨額約佔公司總銷售淨額的88%,市場需求尤為旺盛。
由此,專注於海外市場應是酷派未來的主要發力點。加之,5G時代的到來也為酷派提供了逆風翻盤的新機會。
面對新一輪的機遇,酷派將作何應對?
據公司在半年報中的披露,於海外市場方面,其將持續關注美國市場的發展並將提高該市場 的增長率作為目標,同時進一步穩定東南亞市場的業務發展;於中國國内市場方面,酷派將增加投資,並繼續專注於運營商渠道及線上渠道的發展。
酷派的奇迹,或會在未來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