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式決定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關稅,這是在一項引發歐盟內部分歧並促使北京採取報復行動的調查之後做出的決定。歐盟委員會已確定對不同製造商徵收不同稅率,從特斯拉的7.8%到上汽集團及其他未配合歐盟反補貼調查的製造商的35.3%。這些關稅是在歐盟標準10%汽車進口關稅之外額外徵收的。
實施這些關稅的歐盟法規預計將於今天或週三早些時候公布,最終或"確定性"關稅預計將在隨後一天生效,為期五年。委員會還決定不會徵收自7月以來一直實施的臨時關稅。公司此前可以選擇用銀行擔保來支付這些臨時關稅。
徵收這些關稅的決定是在10月4日的投票後做出的,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0個投票贊成,5個反對,12個棄權。儘管實施了關稅,但委員會仍然願意與中國就替代解決方案進行談判。雙方已同意進行第九輪技術談判,但歐盟表示重大分歧仍然存在。
委員會考慮重新審視價格承諾,這涉及最低進口價格,通常還包括數量上限,此前委員會曾拒絕中國公司提出的價格承諾。歐盟傳統上將此類價格協議應用於同質商品,而非像汽車這樣的複雜產品,並指出單一的最低價格無法充分抵消補貼造成的損害。
在看似報復性的舉動中,中國已對歐盟豬肉和白蘭地啟動反傾銷調查,並對歐盟乳製品進行反補貼調查。雖然尚未採取任何措施,但中國也討論了提高大排量汽油車進口關稅的可能性,這將主要影響德國汽車製造商。2023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的2.5升或更大排量汽車總值12億美元。
在調查之後,BYD、吉利和上汽集團樣本組之外的公司如果希望獲得自己的個別關稅稅率,可以在確定性措施實施後立即要求進行"加速審查"。這一審查過程應不超過九個月。此外,委員會可能在措施實施一年後進行"中期審查",以確定這些措施是否仍然必要或足以抵消補貼。
委員會還監控通過在其他地點組裝零部件來逃避關稅的行為,將規避定義為60%或以上的零部件價值來自徵收關稅的國家,而組裝過程中增加的價值不超過25%。
受關稅影響的公司有權在歐洲法院對這些措施提出質疑。中國已經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了挑戰。這兩種法律途徑都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解決。委員會表示有信心其調查和由此產生的措施符合WTO規則。
路透社對本文有所貢獻。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