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小企業現金流太緊張,還是因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2020年2月14日晚間,證監會發佈修改上市公司再融資規則。此次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調整的主要内容有:
1.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份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由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不用兩年盈利,不用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就可以再融資,放寬了創業板再融資的覆蓋面。對企業自身來講,肯定是利好的,因為再融資更方便了,但對資本市場來講,短期增加了更多的供給,具有「吸血效應」。
2.調整非公開發行股份定價和鎖定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别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不適用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
參與公司定增的投資者,可以打8折,且將鎖定期減少一半。這對於那些缺資金公司來講,是非常好的消息,因為給投資人更多的折扣(20%),且鎖定期最少只有半年,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追逐。對證券市場來講,參與定增的投資者,鎖定半年就算股價不漲,也有20%的收益,這部分投資者也有動力參與公司的市值管理,但對於二級市場普通投資者來講,容易被「割韭菜」。
3.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别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發行規模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30%,之前為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份的20%。
企業可以定增的規模大大提升了,融資規模太大,又怕參與的投資人錢不夠,允許參與的投資者人數也大幅提高了,這樣企業缺錢可以向市場融資,也給予了更多投資者參與的機會。
那麽,此政策對A股會是產生什麽影響?
客觀的講,短期利空、長期利好。因為,企業需要融資的規模上去了,供給增加了,對市場的資金面會形成衝擊,但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更加市場化了,需要資金的企業,再融資的渠道更多、更廣了,利於一些有發展潛力,但錢不夠的企業快速成長。
但事實可能並不是如此,因為創業板2014年暴漲的情形歷歷在目,放寬再融資之後,場外資金做市值管理的動力更強烈了,市場炒作熱情也更強烈了,其短期的結果很可能是創業板又會被市場炒作,形成新的泡沫。
總體來看,放開再融資對實體經濟是有好處的,因為缺錢的企業可以較之前比較容易的找到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