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智能汽車是重點看好的績優成長三條主線(AI端側、智能汽車、商業航天)之一,預計2025年將是智駕芯片切換的關鍵節點,自研芯片望將成爲重要變量。測算2025年搭載NOA方案的乘用車新車銷量有望衝刺500萬臺,對應滲透率超20%;其中搭載城區NOA方案的新車銷量有望衝刺300萬臺,對應滲透率達10%-15%。預計高速領航增量主要來自比亞迪和華爲純視覺,而城區領航有望加速滲透並帶動激光雷達出貨量翻番。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如何判斷2025年智能駕駛滲透率?
測算2025年搭載NOA方案的乘用車新車銷量有望衝刺500萬臺,對應滲透率超20%,進一步展望2026年,搭載NOA方案的新車銷量有望較2025年再增長60%-100%。
預計2025年搭載城區NOA方案的新車銷量有望衝刺300萬臺,是2024年測算值的2-2.5倍。該行估算2024年國內搭載城市NOA車型的銷量總計約120-130萬輛,在乘用車新車銷量中滲透率超5%。展望2025年,該行預計搭載城區NOA方案的新車銷量有望衝刺300萬臺,在乘用車新車銷量中的滲透率有望達到10%-15%。
具體來看,明年城區NOA增量主要來自三方面:
1)華爲、理想、小鵬、蔚來(樂道)、小米等車企本身銷量的提升預期;
2)預計頭部車企陸續上線端到端模型和“車位到車位”功能,高階智駕選配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3)據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4年1月的比亞迪夢想日上的表態,比亞迪將開始在20萬元以上車型提供高階智駕系統的選裝,30萬元以上車型有望實現標配。
對應到產品擴散曲線中,城區NOA有望於明年下半年跨過“嚐鮮者”至“早期消費者”的鴻溝。此外,若明年特斯拉FSD正式入華,也有望進一步提升城區領航功能在國內消費者中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預計2025年僅搭載高速NOA方案的新車銷量有望衝刺200萬臺,對比2024年估測約80萬臺。比亞迪或將是最大的增量和變量,該行預計後續比亞迪20萬元以上車型基礎版會標配DiPilot 100,高配版配置DiPilot 300;而10萬元價格帶車型會提供DiPilot 100的選配(100對應高速領航,300對應城區領航)。考慮到改款車型上市需要時間週期,該行假設比亞迪明年500萬的總銷量中(中信證券研究部汽車組預測),有近一半會提供DiPilot 100/300的選項,同時假設比亞迪20萬元以上車型高配版的選配率爲20%,10萬元價格帶車型智駕版的選配率爲20%-30%,大致估算比亞迪2025年僅搭載高速領航(即DiPilot 100)的車型銷量約80-100萬臺。
除比亞迪外,華爲純視覺方案亦有望提供部分增量。2024年8月,華爲在ADS基礎上進一步發佈ADS SE版,採用純視覺方案實現高速領航功能。目前,深藍L07/S07乾崑版已搭載ADS SE方案上市,起售價僅17.4萬元。隨着華爲“造車朋友圈”的不斷擴大,後續有望看到更多20萬元級別乃至20萬元以下的車型搭載ADS SE方案。
2025年智駕芯片料將迎新一輪升級,自研芯片或將成爲重要變量。
主流芯片廠商陸續推新,預計2025年將是智駕芯片切換的關鍵時點。高速領航方案中,該行預計比亞迪將是2025年的主要增量,短期比亞迪或仍將主要採用英偉達Orin N(算力84T)。除英偉達Orin N外,地平線J6E/M(算力分別爲80和128T)也有望成爲高速領航方案的有力競爭者,根據地平線2024智駕科技產品發佈會,首批量產合作車企除比亞迪外還包括上汽、大衆、理想、廣汽、深藍、北汽等。
城區領航方案中,預計2025年仍將以英偉達Orin X方案爲主,且單Orin X的方案越來越常見。但這並不意味着城區領航所需要的算力正在縮小,相反,該行判斷隨着一段式端到端以及理想VLM等大模型上車,城區領航所需算力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重點關注英偉達Thor、地平線J6P/H、輝羲智能R1的量產上車進度。
自研芯片料將成爲2025年的重要變量,國內頭部智駕車企望將開啓軟硬一體發展。目前,包括蔚來、小鵬、比亞迪、理想、Momenta皆有芯片自研計劃。其中蔚來和小鵬起步最早、進度最快,2020年就開始搭建團隊,根據各公司產品發佈會,芯片有望於2025年量產上車。自研芯片可幫助車企完成生態閉環,實現更高的計算效率和開發效率,軟硬一體進一步構建智駕護城河。
據黑芝麻智能,單顆芯片的研發週期約爲3年。參考第三方芯片企業的投入,截至2023年底,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的研發人員分別爲1478/950人,2021-2023年合計研發投入分別爲53.9/27.2億元。以比亞迪爲代表的頭部車企實現芯片自研具有較高的可行性,終局來看,智駕芯片有望對標手機,自研芯片與第三方芯片望將長期共存,頭部玩家望將開啓軟硬一體引領行業發展。
預計城區領航有望加速滲透並帶動激光雷達出貨增長,產品單價或下探至“千元”級別。
該行估算2025年激光雷達出貨量有望突破250萬臺衝刺300萬臺,對比2024年估測約150萬臺量級。該行測算2024年國內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約150萬臺量級,其中禾賽科技約40-50萬臺,速騰聚創約50-60萬臺,華爲約30-40萬臺,圖達通約20萬臺。展望2025年,該行測算國內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有望突破250萬臺,中性看約270萬臺,樂觀看超300萬臺;其中漲幅最明顯的或是禾賽,預計2025年出貨量有望突破100萬臺。
除了持續受益於理想、小米等核心客戶的車型放量外,據禾賽科技官網信息,禾賽已成功獲得零跑和長安全新平臺的獨家定點合作。相較之下,速騰2025年的表現或在一定程度上受小鵬純視覺方案以及華爲自研激光雷達上線的影響,但預計整體出貨量仍有望衝刺100萬臺,該行預計比亞迪和極氪將成爲其主要增量。
預計得益於芯片化等技術,2025年激光雷達單價有望下探至“千元”級別,支撐激光雷達出貨量中長期進一步增長。目前主流的車載激光雷達產品單價都在3000元左右,對於大部分車型而言仍然較高。而憑藉芯片集成化等技術,速騰和禾賽於2024年4月先後發佈“千元”級別激光雷達產品MX和ATX,售價皆在200美元左右,並均計劃於2025年開始量產上車。禾賽ATX的核心技術爲公司自研的第四代芯片架構,速騰MX也實現了掃描、處理、收發系統的全棧芯片化重構。
預計伴隨ATX和MX產品2025年開始上車,激光雷達有望下沉至15-20萬元區間的智駕車型,進而支撐激光雷達2026年出貨量進一步增長。中長期來看,芯片化技術有望將激光雷達送上“摩爾定理”的通道,實現可持續的降本增效,硅光芯片等全固態技術長期也有望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投資策略:
2025年該行建議關注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三條投資賽道,而智能汽車是績優成長賽道下的重點主線之一,該行預計2025年國內高速/城區領航的新車滲透率較2024年有望翻番,建議重點關注:
1)主機廠;2)自動駕駛芯片;3)激光雷達;4)域控制器;5)線控底盤。
風險因素:技術與產品迭代風險;產品推廣速度低於預期;汽車銷量下滑風險;智能汽車扶持政策的力度低於預期;出現智能駕駛的惡性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