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家企業私有化,越來越多小盤股撤出港股

發布 2024-9-4 下午04:07
又有一家企業私有化,越來越多小盤股撤出港股
0388
-
HSCE
-
HSCC
-
HSTECH
-

由於資本偏愛大標的,港股市場的小盤股都很「受傷」,流動性不佳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延續往年私有化趨勢,並且港股私有化案例持續增多。而近日,融資服務商東銀國際(00668.HK)成為私有化中的一員,決意退出港股市場。

要約價吸引,東銀國際被提私有化

9月2日晚間,融資服務商東銀國際(00668.HK)發佈公告稱,於華銀股東(即華銀、盛智、Sino Consult、羅先生及趙女士(各自為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之一))所持61.64%股份中擁有抵押權益的銀邦(即要約人)建議將公司私有化。生效後,公司將向聯交所申請撤銷股份的上市地位。

與過去大多數港股私有化案例一樣,要約人銀邦為吸引中小股東,選擇溢價私有化東銀國際。

銀邦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東銀國際私有化,每股現金價0.35港元,較停牌前(8月23日)0.196港元的收盤價大幅溢價78.57%。本次私有化涉及的資金約1.33億港元。

東銀國際在公告中表示,私有化建議實施將為股東提供以具吸引力的溢價將他們於公司的投資套現,並將出售股份所得款項重新分配至其他投資機會的寶貴機會。同時,該建議促使要約人與華銀股東之間的償付部分債務,同時維持公平及平等對待所有計劃股東。

但淨資產角度來看,要約價並不吸引人。2023年末,東銀國際的每股淨資產為0.599港元,較每股0.35的要約價,折讓約41.57%。

與其他私有化企業無異,私有化公告發出後,股價圍繞著要約價震蕩。於9月3日東銀國際大幅上漲63.27%,報0.32港元/股。

無獨有偶,於9月3日,港股市場又有一家公司被提出要約收購,不過這家公司並未計劃在港交所退市。

來自香港的地產開發商冠中地產(00193.HK),其執行董事兼董事長蕭麗娜宣佈收購公司21.7%的股份,涉及4217.2萬股銷售股份,總代價為1686.88萬港元本次要約每股要約價為0.400港元,要約價較2024年8月26日收市價每股股份0.270港元溢價約48.148%2023年7月31日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約4.219港元折讓約90.519%。

此次收購完成後,要約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士(均由蕭麗娜全資擁有)將持有冠中地產約50.002%的股份,朱先生持股約2.943%,而公眾股東持股比例約為47.055%。要約人擬於要約結束後維持股份於聯交所上市。

強制要約的公告發佈後,冠中地產股價亦迎來暴力拉升,截至發稿漲幅達44.44%,報0.39港元/股。

港股流動性問題待解

至於銀邦為何要出高價將東銀國際私有化退市,背後的理由是過去港股私有化案例中普遍提到的一句話:流動性不足。

東銀國際在公告中提到,公司股份於過去約1個月、3個月及12個月期間的平均每日成交量分别僅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約0.004%、0.005%及0.004%。

東銀國際指,股份的低成交流通量亦已影響公司從股票市場集資的能力,使公司目前的上市平台不再是公司業務及未來增長的有效集資平台。

2015年以來,東銀國際因流動性問題未展開任何股權融資活動,無法充分利用其上市平台作為資金來源。基於此,維持上市地位對於東銀國際來說已無益處,相反每年還需支付維持上市地位的相關成本及開支,而退市才是其最正確的選擇。

實際上,東銀國際此次私有化的目的,是過去大量提出私有化的港股中小盤股的一個縮影。

根據Wind數據,2022年以來港股流動性持續減弱,日均成交額急劇下降,且單日零成交的企業往往多達六七百家。

當前,外資在港股市場佔比最高,但外資偏愛大標的公司,對中小型企業幾無問津,内地資金及香港本地資金亦同樣有此投資偏好。在這種情況下,資金紛紛湧向市值排名靠前的大企業或熱門企業,造成絕大多數企業的成交量慘不忍睹,那些具有投資價值的「小而美」的公司也遭資金冷落。

市場悲觀情緒籠罩下,港股市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私有化退市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3日,年内共計有11只股票因私有化和自願撤回上市而從港股市場成功退市,佔退市總數的比重達34.4%,較上年全年提升了超10個百分點。

此外,根據財華社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港股上市企業有接近20間企業被傳出或提出私有化,其中包括歐舒丹(00973.HK)、亞洲水泥(中國)(00743.HK)、復宏漢霖(02696.HK)、中國中藥(00570.HK)等多家知名企業。這些企業被提私有化的理由,大多有提到「流動性不足,成交量不佳」。

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主席、港交所董事會主席唐家成近期,提升港股市場流動性是一項長期工作,相信未來還會推出措施,以完善市場機制和促進市場發展。港交所 (HK:0388)行政總裁陳翊庭也表示,港交所要做的事很多,不僅要繼續優化上市制度,同時還要讓互聯互通運營更加暢通,努力將流動性提升上去,繼續豐富交易產品等。

期望港交所能持續作出改革,不斷完善兩地金融市場深度融合和互補降低港股通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豐富互聯互通機制下的跨境投資產品等,以吸引各路資金來提升港股市場的流動性。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