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個國家、150K+位投資人力薦,AI選股,輕鬆戰勝大盤立即解鎖

農業農村部: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 實際增長6.6%

發布 2024-7-24 下午01:36
© Reuters.  農業農村部: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 實際增長6.6%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4年7月24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出席介紹情況,其中提到,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實際增長6.6%。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要抓好五個方面。一是集中力量辦好辦成一批農民可感可及的實事,二是聚焦產業就業,發力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找準抓手載體務實推進鄉村治理,四是由表及裏培育文明鄉風,五是以科學規劃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原文如下: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繼續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先生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還有: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先生,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王樂君先生。

下面,首先請韓俊先生作介紹。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韓俊: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今天出席發佈會,也感謝各位新老朋友長期以來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大力支持。這是我到農業農村部履新後參加的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今天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新聞媒體進行交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三農”領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不懈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持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勢頭,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爲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我們全力抓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個頭等大事,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達到13908億斤,人均糧食佔有量493公斤。大家很關注今年的糧食生產形勢,今年夏糧又獲得了豐收,夏糧增產72.5億斤,達到2995.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特別是這幾年我們下功夫抓大豆生產,大豆自給率兩年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棉油糖、肉蛋奶、水產品、果菜茶等供給十分充裕,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了老百姓的飯桌。

我們持續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過渡期內我們持續保持幫扶工作和幫扶政策穩定,農村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斷鞏固提升,有效運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着力強化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沒有出現規模性返貧現象。

我們全力改善農業科技裝備設施條件,農業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累計建成10億多畝高標準農田,農業防災抗災能力顯著提升。長江十年禁漁取得明顯成效。

我們協同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穩步向前。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通5G的行政村佔比超過90%,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農民羣衆自辦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廣大農民羣衆在鄉村振興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堅持不懈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底線,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步開展。基本摸清農村集體資產家底,現在我們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合作社超過220萬家、家庭農場近400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持續用力做好農村“土特產”文章,加快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展。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3年的2.81縮小到2.39。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實際增長6.6%,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1個百分點。

回顧過去、農業農村發展的成績是喜人的。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的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重大任務作出系統部署。農業農村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紮實抓好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在新徵程上奮力譜寫更加壯麗的“三農”新篇章。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壽小麗:

謝謝韓俊書記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開始舉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我想請問,剛剛閉幕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農村改革是重要內容。請問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有哪些,將如何推進?謝謝。

韓俊:

謝謝您的提問,您提的這個問題各個方面都是高度關注的。我們知道,剛剛閉幕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我也是全程參加了三中全會。農業農村改革在全會的《決定》中佔的分量是很重的,《決定》中專門有一章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明確了農村改革的重點任務,爲新徵程上推進農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據。農業農村部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謀細抓實農業農村改革重點任務,爲鄉村全面振興增動力、添活力。主要是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也是農村改革三大領域的重點任務。

一是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我們中國的改革發源於農村,農村改革到今年已經是第46個年頭,這46個年頭,農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是什麼呢?就是形成了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主持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我國農村改革是從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開啓的”,“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從政策上來講是有明確要求的,有三個支柱性的政策。第一是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第二是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第三是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作出了具體部署,強調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深化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從農村改革之初第一輪土地承包算起的話,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將保持長達75年,這就體現了長久不變的要求。農業農村部將按照中央的部署,認真落實好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這個農村最大的政策。今年,我們啓動了二輪延包三個整省試點,這三個省份是我工作過的安徽,湖南和廣西,現在其他的省份也在組織整縣、整鄉的試點,總的一個政策基調就是要堅持總體順延,要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這個在政策上是非常明確的。下一步,還要繼續引導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健全農業經營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好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小農戶能不能跟現代農業實現有效對接呢?是完全可以的。我前不久去河北調研,看到一個74歲的老太太,我問她家裏還有地嗎?她說還有6畝地。我說租出去了沒有?她說沒有。我說你74歲還能種地?她說請人幫着種,搞託管服務,所有環節都是請人幫着種。她算了一下,託管比出租一畝地還多賺200多塊錢,她說我多賺1000多塊錢,何樂而不爲呢?就這麼一個74歲的老太太,都可以在現代這種社會化服務體系下,把自家的地種好。所以說,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是多元的,小農戶也可以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在這裏我還要特別強調一點,土地流轉必須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不得違背農民的意願,不得損害農民的利益,不得改變土地的用途。我們現在還明確要求,要嚴禁通過下指標定任務或者是將流轉面積、流轉比例納入政績考覈等方式推動土地流轉。也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你不能搞強迫命令。這是第一個重點領域。

二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決定》專列一節叫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對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優化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等作出具體部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針,具體講就是“四個優先”,在幹部配備上要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要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要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要優先安排。這是黨中央明確的要求,要把“四個優先”落到具體的改革舉措中,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將抓緊細化實化,在幹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和公共服務等方面,要推動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

三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振興鄉村,不能就鄉村論鄉村,還是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要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這方面首先要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服務制度,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受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這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政策。這方面要依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這裏我想特別說明的是,現行政策是允許探索農民這“三權”自願有償退出辦法的,但是一定要穩慎進行。以宅基地使用權的退出爲例,總的政策基調是,出臺這方面的有關政策一定要穩慎,不能颳風,花個幾萬塊錢就徹底買斷了,對農民的長遠利益未必就是划算的,這方面一定要給農民留個後路,一定要爲農民的長遠利益着想。宅基地的使用權在法律上界定的是非常清楚的,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也就是說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權取得或變相取得。我們的所有法律在這點上講的是非常清楚的,政策要求也是非常明確的。在這一點上,不能以任何形式開口子、搞變通,要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和私人會館,嚴格禁止給退休回鄉幹部職工分宅基地建房,要守好政策底線。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講得非常明確,現行政策是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這方面各地可以積極探索,讓農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紅利。

紅星新聞記者: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工程。近年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請問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進展如何?下一步怎樣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謝謝。

韓俊:

這個問題請張興旺副部長回答。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張興旺: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高標準農田建設事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關係到農民羣衆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剛纔韓俊書記在介紹情況時也講到了這方面大體的進展。對於這項工作,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也都非常關注。這些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取得了積極進展。到去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面積超過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2700多萬處,農田抗災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實現了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爲全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年,國家又大幅度提高了高標準農田的投入標準,爲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剛纔介紹的數據大家也會感覺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確實是點多線長面廣,爲了確保工程質量,我們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羣衆參與”的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制度標準,狠抓任務落實,確保質量有保障。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我們將堅持“質量第一、量質並舉”的工作導向,採取長牙帶刺的硬措施,千方百計確保建設質量,真正做到建一畝成一畝。重點要從三方面用力:

一是全流程加強建設管理。要合理確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指導各地進一步優化佈局,明確建設優先序,紮實做好項目設計等前期工作,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屬地責任,嚴把選項、招標、建材、施工、驗收等各環節質量關。

二是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近期,農業農村部將啓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圍繞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不通電、不通水、不好用等問題,組織各地開展排查,分類整改。今年我們還將在全國開展工程質量常態化隨機抽測,對發現的問題責成當地堅決整改,並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是多舉措強化建後管護。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推動各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劃等前期階段,就同步謀劃管護主體、管護機制和保障措施,明確管護責任和標準,真正把建後管護措施落下來,避免建後管護懸空甚至落空,扭轉一些地方重建輕管的傾向,切實做到建得好、管得也要好。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剛纔開場的時候韓書記發佈了一個好消息,就是今年夏糧的產量創了歷史新高。我們想問一下,在氣象災害多發頻發的情況下,這樣的豐收是如何實現的?另外,我們也注意到今年入夏以來,多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乾旱洪澇災害,這對秋糧是否有影響呢?我們還有什麼樣的保障和措施來努力完成今年全年的糧食豐收?謝謝。

韓俊:

謝謝你的提問。“三農”問題裏,糧食問題是大家最爲關注的,我們14多億人的大國,飯碗必須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裏,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上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剛纔我講了,今年夏糧是增了72.5億斤,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是在近9年裏夏糧增產幅度最大的,這對穩定物價、穩定老百姓的預期,作用是很明顯的。今年夏糧能夠獲得豐收,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面積穩住了,這是增產的基礎。面積穩不住,豐收的基礎就沒有。去年各地積極應對秋播的不利條件,實現了應種盡種。夏收小麥面積3.46億畝,在歷史高位上再增加47.5萬畝,這也是很不容易的。第二個夏糧豐收的主因是單產提高了。現在農業增產主要是要靠提高單產,提高單產要有良種,光有良種還不行,良種、良田、良機、良法要緊密結合,還得有好的政策,今年夏糧小麥最低收購價提高了,也穩定了農民的預期。要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最終是體現在單產提高上。今年夏收小麥畝產提高了10公斤,增產幅度是2.6%,是近五年單產提高幅度最大的。我們測算了一下,單產的提高對夏糧增產的貢獻率超過90%。這兩年農業農村部聚焦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糧油作物實施了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比如說我們在小麥上集成推廣深翻整地、播後鎮壓、水肥一體等關鍵技術,在關鍵農時我們全覆蓋實施“一噴三防”,抓好病蟲害統防統治、應急防治,夏收期間我們組織60多萬臺聯合收割機跨地區作業,這是非常壯觀的,增產、減損協同發力,纔有了這樣好的成果。我在省裏工作,這一點我是感受很深的,省裏的主要領導同志必須牢牢把糧食抓在手上,這些技術措施都得關心,這些措施到位了,它就會有好的結果。

夏糧實現了開門紅,這是一個好的消息。但是大頭是在秋糧,秋糧佔我國糧食總產量的3/4。大家都很關心秋糧的形勢,入夏以來南澇北旱,局部地區旱澇急轉。我在安徽工作剛剛回到北京工作,安徽既有南方又有北方,一開始皖北旱得不得了,後來又澇,包括河南最近旱澇急轉,一兩天之間由旱變成了澇,這都常態化了。我們調度了一下,目前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是高於去年的,但是成災面積同比減少600多萬畝,根據我部農情調度,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作物長勢也是總體正常的。媒體的朋友可能也關注到了,我是禮拜五上任的,禮拜六開了一天會,我禮拜天就去河北看旱情,接下來又到黑龍江看作物長勢,河南最近災情比較重,農業農村部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河南,到受災的地方去看,大力支持河南等地抗災奪豐收。

大家知道,現在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也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我們將時刻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我在部裏講,我們一定要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要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尤其是要盯緊主產區和重災區。對這些受災的地區,需要採取的措施我們概括了一下,對積水農田加快排澇降漬,有的地方路邊、田邊的排水溝都堵了,排不出去,現在我們在抓幾個溝的治理,要讓它暢通,水能夠排出來,不排出來,玉米淹三天就活不了了;對受旱地塊要想盡所有辦法,廣闢水源及時澆灌;對絕收地塊因地制宜改種補種,現在有生育期短的種子,如果糧食不行了,還可以種蔬菜作物,總之這個地不能荒了。要加快災後農業生產的恢復,現在我們是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沉一線,也包括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同志要下沉一線,要進村入戶蹲點包片,要精準精細指導服務,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農業的豐收。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當前生豬養殖已經扭虧爲盈,但是奶牛、肉牛的養殖還處於虧損狀態。請問下半年的畜牧業生產和供應形勢如何?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穩定畜牧業的發展?謝謝。

韓俊:

這個問題請王樂君同志回答。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 王樂君: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以來,肉蛋奶全面增產,剛纔韓書記也講到,今年肉蛋奶總體供給充裕。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同比增長0.6%、禽蛋產量增長2.7%、牛奶產量增長3.4%,畜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但價格整體低位運行。具體來說,生豬方面,在市場調節和產能調控的雙重作用下,生豬產能高位回調,價格率先回升,生豬養殖目前也恢復了正常盈利。我們測算了一下,最近出欄一頭生豬能夠賺到400塊錢。肉牛、奶牛的價格跌幅較大,上半年牛肉和生鮮乳的價格比分別下跌12.1%和12.5%,肉牛和奶牛的養殖陷入了虧損。

關於下半年走勢。生豬方面,發展勢頭向好,產銷兩旺。這裏有兩組數據可以告訴大家。從能繁母豬看,6月份的存欄量4038萬頭,相當於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3.5%,處在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從中大豬存欄看,6月末存欄量同比下降6.4%,但考慮到豬價回升後壓欄和二次育肥增加,市場供應總體上是有保障的。肉牛和奶牛方面,由於供應慣性增長,短期內價格還會在低位運行,養殖脫困難度較大,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大力度,採取有力措施。

穩定畜牧業生產,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產能調控。目前生豬產能處在綠色合理區域,下一步要盯住3900萬頭的能繁母豬保有量這個調控“總開關”,抓好產能調控和政策保障等配套措施,努力確保產能穩定在合理區間。

二是加強預警引導。緊盯能繁母豬、新生仔豬和中大豬數量等數據變化,引導養殖場戶順時順勢出欄生豬,保證養殖收益“落袋爲安”,防止過度壓欄和集中出欄造成價格急漲或者急跌,特別是努力避免明年春節後消費淡季豬價的大幅下跌。對肉牛和奶牛,我們要引導養殖場戶優化調整牛羣結構,適度淘汰老齡和低產牛,使生產發展與市場需求更好匹配。

三是抓好紓困解難。指導各主產省落實好生鮮乳增量收購補貼和噴粉補貼等紓困措施,推廣節本增效飼養模式。組織實施基礎母牛擴羣提質、糧改飼、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等政策,引導地方加大對養殖場戶的信貸、保險方面的支持力度,防止過度淘汰能繁母牛。

四是防範重大疫病。落實和完善常態化防疫措施,持續抓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洪澇等災後防疫,提前部署秋防工作,守牢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底線。

五是提升產業水平。大力推進畜牧業設施化、組織化、產業化,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鼓勵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和簽訂購銷合同等方式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養殖場戶能得到更多的實惠。深入實施豆粕減量替代行動,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謝謝。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上個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最新部署,剛纔韓書記在發言中也提到了農業科技創新,所以我特別想就這方面進行提問,想請問農業農村部在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考慮?謝謝。

張興旺: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對農業科技工作的關注。剛纔韓書記在介紹情況的時候也講到了這方面大的考慮和安排。實際上這些年我們在工作中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包括糧食生產,包括整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科技的力量還在增長,整個發展的潛力,很大程度上也在科技。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辦好14億多人口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件頭等大事,耕地就那麼多,所以穩產增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剛纔韓書記也介紹到,目前在農業生產、防災減災的一線,我們的科技人員都在開展服務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整個農業科技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2023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63.2%,這個數據比2012年大體上提高了10個百分點,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實際上也是這些年我們糧食和農業能夠穩定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整體的科技水平與國際上先進水平比較,我們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從全球範圍看,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爲特徵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佔制高點,我們絕對不能夠落後。當前,我們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一個是突出整體效能抓體系。現在我國農業科研機構確實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各自爲戰、低水平重複、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今年年初,我們部裏就成立了科技創新領導小組、科技創新戰略諮詢委員會,來集中力量推動優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切實發揮好國家實驗室的作用,進一步明確中央級、省級、地市級各層級的農業科研院所在全部整體工作格局當中到底是什麼定位,科研機構、涉農大學、農業科技型企業到底在全局當中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我們正通過政策引導、機制創新和考覈評價,來撬動推動各級各類創新主體各就各位、優勢互補、同向發力,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着力提升整體效能,破解制約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

第二個是突出產業應用導向抓創新。我們堅持科研命題要從產業中來,科研成果要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堅持面向產業徵集需求、面向場景研究示範、面向用戶評價驗收,到底這個科研成果行不行,要回到產業當中去來評判,要破解科技經濟“兩張皮”這樣的現象。今年上半年,我們和中央部委單位一共17家,共同研究確定了401項科技需求,編制重點研發計劃2024年項目申報指南,近期也會向社會公佈。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來進一步提升科研的精準度和實效性。尤其是要聚焦高油高產大豆品種、智能高端農機等產業急需的短板弱項,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攻關。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要非常注重用好包括中國科學院系統、教育系統、農業農村系統等各方面的優勢力量,要把全國這個領域真正的優勢力量集中起來,圍繞主戰場進行攻關,同時要充分發揮農業科技領軍企業在科研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第三個是突出“最後一公里”抓轉化。努力打通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這樣一個全鏈條。改革提升農技推廣體系,發揮好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帶動引領作用,完善科技特派員、科技小院、專家大院等服務模式,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技服務企業等開展科技服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的生產力。

還有就是突出激發動力活力抓人才。健全人才激勵評價機制,篩選一批農業科研單位,探索開展科研人才評價改革試點,要在農業領域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農業科研人員創新活力。要注重依託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重大農業的科技項目、重要創新平臺,來培育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尤其是要注重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不斷壯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請問今年以來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怎麼樣?各地如何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真正讓農民有獲得感?謝謝。

韓俊: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今年一號文件的主題大家都知道,就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今年的“三農”工作任務,我們概括爲“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兩確保”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剛纔我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這兩方面都作了一些介紹。“三提升”就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兩強化”就是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大家都知道,“千萬工程”是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後不久,用118天跑遍了11個地市,一個村一個村地仔細考察,充分掌握了省情、農情後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在農口工作期間,多次到浙江調研考察“千萬工程”實施的經驗,20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堅定的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任接着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科學路徑。期間“千萬工程”經驗也逐步走向全國,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強化組織領導、財政保障、金融支持,大量實施一批試點示範工程。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也是穩步提升,整個“三農”形勢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更大的成效,關鍵是要學習蘊含其中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特別是要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個明確要求。鄉村振興要貫穿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全過程,這個長效機制怎麼建呢?我到部裏工作以後也在下功夫深入思考研究這個問題,當前我們提出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抓好五個方面。

要集中力量辦好辦成一批農民可感可及的實事。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從農民羣衆的急難愁盼入手,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爲重要的抓手,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農村改廁,整體改善村容村貌。要加快補齊鄉村道路、農村飲水、農村供水等基礎設施短板,這方面短板還是不少的,一些地方欠賬還是很多的,要完善農村教育養老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

要聚焦產業就業發力促進農民增收。“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是促進農民收入增長,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這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尤其是要下功夫發展鄉村的新產業新業態,電商這就是新產業,現在網上賣的農產品越來越多了。鄉村民宿就是新產業新業態,我在安徽工作,去年安徽的民宿翻了一番,你到民宿看,出租民宿能賺點錢,你還要喫,喫賺的錢可能比住賺的錢還要多,走的時候覺得這個東西味道好,還要買,一銷二銷加三銷,農業綜合效益就發揮出來了。所以,擴大農村內部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新產業新業態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很多企業到農村去我們也是鼓勵的,發展農產品加工、發展旅遊,但是要聯農帶農,要帶着農民一塊致富,而不是把農民擠出去,這是不符合要求的。總之我們要不斷拓展農村的就業渠道、增收途徑,促進農民收入能夠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要找準抓手載體務實推進鄉村治理。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近年來我們推廣了一些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比如說積分制,現在全國搞積分制的農村很多,家裏庭院很整潔可以打分,熱心集體公益可以打分,婆媳關係好都可以打分,拿着這個積分可以去兌換生活必需品,有的還會扣分,農民說積分就是積德,這就是一種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還要發揮村規民約在弘揚公序良俗方面的積極作用,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着力整治高額彩禮、薄養厚葬等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

要由表及裏培育文明鄉風。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也就是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要組織實施好鄉村文化振興系列活動,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加強優秀農耕文化保護傳承,支持農民羣衆自發舉辦一些羣衆性文體活動,不斷提振農民的精氣神。

要以科學規劃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先規劃、後建設,是浙江“千萬工程”很重要的一條經驗,這方面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特別是要切實提高村莊規劃編制的質量和實效,不一定每個村都編個規劃,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務實管用,以科學的規劃塑造美麗鄉村特色風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更向往。通過科學規劃,把鄉村的美麗特色風貌塑造出來。謝謝。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中國三農發佈記者:

前些年隨着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們也看到農業生產方式正在向綠色發展轉變,請問目前農業綠色發展如何?下一步將如何深入推進?謝謝。

張興旺:

謝謝你的提問。在這個季節我們到農村去走一走,就會感覺到綠色的力量和魅力。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農業的本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在不斷完善,大家可能會注意到,這期間我們制定了首部農業綠色發展的專項規劃,加快轉變農業綠色發展方式,培育綠色生活方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都能感受到。一是耕地的質量在不斷提高,全國耕地的平均等級達到了4.76,這比10年前提高了0.35個等級,相當於每畝提升了35公斤的糧食產能。二是農業用水更省了,農田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係數現在達到了0.57,比10年前提高了0.05,年節水能力超過了480億立方米。三是肥藥和農業廢棄物利用更足了,化肥農藥的利用率現在都超過了41%,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了78%,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8%,農膜回收率這幾年穩定在80%以上。現在我們還在努力,可以說過去的生態包袱現在正在變爲綠色的財富。四是優質農產品更多了,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誌農產品總數達到了7.8萬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7%以上。五是資源損耗更少了,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逐步建立,特別是我們很多主產區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這些年規模在明顯擴大,所以蔬菜、水果這些鮮活農產品在保存、運輸、儲運上,整個的損耗現在大幅度降低,包括這樣的季節到市場當中去購買去年的蘋果,那都質量還不錯,口味基本上跟去年的當季、旺季沒有什麼變化,實際上這從一個層面體現了我們綠色發展的成果,在生活當中我們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不斷擦亮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重點是要抓好“四化”:

資源利用要集約化。重點是地和水。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用地養地結合,抓好退化耕地的治理,推進農藝節水、品種節水、工程節水、管理節水,提高農業用水的效率。

投入品減量化。重點是化肥和農藥。現在有的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肥大藥的現象,要實施科學施肥增效行動,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實現減量增效,比如病蟲害統防統治、使用無人機飛防,對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有着非常大的影響。

廢棄物要資源化。重點是秸稈、畜禽糞污和地膜。因地制宜發展豬-沼-果、稻漁等綠色種養模式,探索建立糞肥使用激勵機制,推動低成本就地就近利用,以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爲主攻方向,有序推進秸稈的科學還田、高效離田,推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處置,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產業鏈條要低碳化。重點是要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依託我們正在推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羣、農業產業強鎮等一些重大的項目爲載體,引領帶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後過渡期的第4年,請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得怎麼樣?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謝謝。

韓俊:

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後,怎麼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抓好防止返貧監測,落實幫扶措施,增強內生動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這項工作會貫穿鄉村振興的全過程。打贏脫貧攻堅戰後,黨中央明確,爲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設定了五年過渡期,今年是第四年,明年是第五年了。三年多來,我們保持幫扶責任、政策投入、區域協作、工作體系總體穩定,各方面協同發力,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現在全國貧困人口務工就業總規模連續3年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因爲現在這些脫貧的人口最重要的收入還是靠打工,在本地打工和外出打工,打工一定要穩住,現在是穩住了。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是14051元,到2023年已經增加到16396元,增速持續超過了全國農民增長的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脫貧人口務工就業達到了3274萬人,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現在到脫貧地區去看,這些年以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包括在過渡期,基礎設施改善是很大的,村莊的面貌也是發生了很大變化。到安徽的金寨縣隨便看,很難想象過去有多貧困,現在老百姓日子過得很好。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我剛纔講過,這五年過渡期明年就到期了,現在大家很關心,到期以後怎麼辦呢?二十屆三中全會講得很明確,要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現在我們還正在研究五年過渡期到期了,這個政策怎麼銜接,有一點我想是非常明確的,對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的兜底式幫扶、開發式幫扶要長期堅持下去,不能有絲毫削弱,還要進一步加強。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必須長久、永久堅守下去。要守住這個底線,對低收入人口,對欠發達地區這些兜底式幫扶、開發式幫扶不能有削弱,政策不能退出,還得增加,工作力度還得繼續增加。

下一步,我們將在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羣衆內生髮展動力上想更多辦法,讓脫貧成果更加鞏固,成效更可持續。我們將健全用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重點是把好兩頭、抓好“一進一出”。“進”,就是加快建立覆蓋農村人口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體系,進一步提高監測識別的效率,這方面可以更好地用一些大數據,減輕基層負擔。“出”就是要針對監測對象返貧致貧的風險,精準落實一些幫扶措施,這些幫扶措施有些是兜底式的,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必須要兜住這個底,有勞動能力的就要通過開發式幫扶措施,讓他就業創業、發展生產等,增加收入。總之,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已有60.4%的監測對象穩定消除了風險,其餘的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今年新識別的48萬人也得到了針對性的幫扶。下一步,還要抓緊研究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

我們將持續發力強化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產業方面,保持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於支持產業發展的比重要穩定在60%以上,根據脫貧地區的實際情況推進幫扶產業提質增效,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就業方面,目前務工收入佔到脫貧羣衆收入的68.7%,這方面要用好勞務協作、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等渠道,千方百計拓展脫貧人口勞動力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確保務工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我們將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聚焦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3.5萬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等重點區域,深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一批補短板、促發展項目,讓脫貧地區和脫貧羣衆在鄉村全面振興、在現代化進程上不掉隊、趕上來,能夠共享鄉村振興和現代化發展成果。謝謝。

壽小麗:

謝謝韓俊書記,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裏,大家再見。

本文選自:中國網,智通財經編輯:張計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