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平安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截止2024年7月4日,全球有88款放射性新藥獲批上市,僅有18款用於治療。2021年至今,我國政策從同位素保障、新藥審評審批、核醫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有望促進核藥行業發展。該行表示,核藥獨特的診療優勢疊加已上市核藥出色的臨牀和市場表現,國內外藥企近年頻頻通過收購加速佈局核藥賽道。預計2023-2030年,我國核藥市場規模將以CAGR 26.6%從50億元增長至260億元。
平安證券觀點如下:
核藥應用於臨牀診斷和治療,具有多重優勢: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指原子核不穩定,在衰變成其他核素時會自發性地放出電離輻射的核素, 用其製成的特殊製劑爲放射性藥物,也稱核藥。核藥根據臨牀用途可分爲診斷類核藥和治療類核藥。用於治療時,核藥具有診療一體化、不易耐 藥及靶向化治療的優勢。用於診斷時,核醫學成像不僅能像其他影像學成像一樣顯示人體解剖結構,也能提供生化功能信息,具有敏感性強、能發現微小病竈、成像範圍廣的優勢。
國內外核藥發展方興未艾,治療性核藥將驅動市場擴容:
截止2024年7月4日,全球有88款放射性新藥獲批上市,僅有18款用於治療。2022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約爲70億美元,其中治療類核藥僅佔20%。2022-2028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預計將以CAGR 18%增長至約187億美元,其中治療類核藥市 場規模以CAGR 38.5%增長至約86億美元,佔全球核藥市場規模的比例將上升至45.8%。治療類核藥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已上市產品需求旺 盛和適應症持續拓展,以及新藥的持續上市;而伴隨着治療類核藥上市帶來更多診療和病情跟蹤需求,診斷類核藥市場規模也將保持快速增長。 2021年至今,我國政策從同位素保障、新藥審評審批、核醫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有望促進核藥行業發展。預計2023-2030年,我國核藥市場規模將以CAGR 26.6%從50億元增長至260億元。
核藥具有極高資源、資金和合規壁壘,終爲大廠間的競爭:
核藥產業鏈包括核素的生產、核藥研發和生產、核藥配送和應用三大環節。1)核素生產階段:反應堆輻照爲放射性核素主要生產方式,具有極高資金、建設和審批壁壘,因此上游核素供應商對下游有強話語權。2024年兩個大功率 藥用反應堆預計將關停,或對全球核素供應產生影響;2)核藥研發和生產:以放射性配體療法(RDC/RLT)爲代表的新型核藥結構複雜化,核藥 研發、生產過程需要多部門審批等造就高門檻;3)配送和應用環節:因核素具有物理半衰期,對配送時效性要求較高,因此需要高密度生產配送網絡;而生產配送網絡具有建設成本高、建設週期長等特點,相關企業先發優勢明顯。基於核藥產業鏈各環節的高壁壘,該行認爲全產業鏈佈局的核藥企業具備明顯競爭優勢。
投資建議:核藥獨特的診療優勢疊加已上市核藥出色的臨牀和市場表現,國內外藥企近年頻頻通過收購加速佈局核藥賽道。建議關注:1)全產業鏈佈局的企業,如東誠藥業(002675.SZ)、中國同輻(01763)等;2)核藥新藥研發領先的企業,包括遠大醫藥(00512)、恆瑞醫藥(600276.SH)、科倫博泰(06990)等。
風險提示:1)創新核藥臨牀試驗失敗風險;2)在研核藥管線的靶點同質化較高;3)創新核藥合規審評不通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