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如果金融市場是正確的,那麼美國利率不僅將在今年維持在高位,而且可能會永遠居高不下。通脹的迴歸意味着超低利率將成爲歷史。經濟學家表示,市場現在反映出的一種情況是,即使是在考慮通脹因素後長期平衡經濟的中性利率也在上升。
交易員預計,到2030年,美國利率將穩定在4%左右,遠高於政策制定者2.6%的長期預期;歐元區利率則預計將維持在2.5%左右,這一水平超過了歐元區歷史上大部分時期的利率水平。
對利率的落點做出正確判斷對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許多經濟學家認爲中性利率低於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在如何計算中性利率、中性利率目前的水平以及中性利率是否在上升等問題上意見不一。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Shamik Dhar認爲,中性利率已經上升,他“擔心這還沒有完全反映在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上”。
以下是決定長期利率的五個關鍵因素:
1、政府支出
無論是應對氣候變化還是軍事需求方面的巨大投資需求,以及不斷上升的利息成本,都將使美國政府債務保持在高位。經濟學家對於債務增加的影響存在爭議,但一些人預計支出需求將推高利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2023年發達經濟體預算赤字佔經濟產出的5.6%,幾乎是2019年3%的兩倍,並且到2029年將維持在3.6%的高位。Aviva Investors利率主管Ed Hutchings表示,更高的赤字將提高投資者持有政府債券所要求的溢價。
不過,由於生產率增長放緩,歐美的潛在增長率均被認爲將顯現疲態,經濟學家認爲這些因素會抑制投資。前美聯儲經濟學家、First Eagle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Idanna Appio表示:“這將說明中性政策利率上行幅度不會太大。”
2、人口老齡化
曾任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的Shamik Dhar表示,人口結構是影響長期利率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之一。
市場普遍認爲,富裕國家中老年人退休前積累儲蓄帶來的儲蓄過剩壓低了利率。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16%的人口將超過65歲,而2022年這一比例爲10%。歐洲將尤其感受到這一變化的影響。
但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受撫養者與工人的比例正在上升。經濟學家Charles Goodhart和Manoj Pradhan認爲,隨着與年齡相關的支出導致儲蓄減少,這將導致利率上升。野村證券則表示,通過借貸來填補養老金缺口也將對利率施加上行壓力。
3、氣候變暖
衡量氣候變化造成的經濟影響是另一個重大挑戰。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Isabel Schnabel表示,綠色轉型需要鉅額投資——其規模堪比二戰後歐洲重建所需,這可能會推高利率。
氣候變化的物理影響也會帶來通脹加劇和價格波動的風險。根據歐洲央行的一篇論文,到2050年,氣候變化的物理影響可能會使全球產出減少17%。這種損害將威脅到生產率,並可能推低中性利率。IMF表示,清潔能源價格上漲可能最終會導致投資需求減少,從而降低利率。
對沖基金Point72的歐洲經濟研究主管Soeren Radde表示,氣候變化對利率的影響是一場“重大的公開辯論”,“我們面臨的負面衝擊基本上摧毀了需求。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推高中性利率”。
4、AI熱潮
技術革命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產率和利率是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高盛集團預計,到2034年,人工智能推動的生產率提高可能會使美國經濟增長率提高0.4個百分點,使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提高0.3個百分點。該集團預計到利率面臨的上行壓力,尤其是如果AI的採用集中在早期。
先鋒集團認爲,如果AI的影響與電力在技術革命中的影響相當,那麼由此帶來的增長將抵消人口壓力。但如果其與計算機和互聯網帶來的影響類似,則可能令人失望。
5、新的現實
大流行、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預示着未來供應鏈風險將上升。Soeren Radde表示:“如果美聯儲必須對此作出反應,平均來看,這也可能推高利率水平。”
此外,“友岸外包”——即西方國家及其公司尋求更多與盟友進行貿易——的做法也可能導致利率上升。Columbia Threadneedle固定收益部主管Roman Gaiser表示:“從本質上講,任何出於非考慮成本最低的生產轉移都會加劇通脹。”例如,墨西哥現在已經成爲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