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早些時候,瑞士政府制定了旨在控制當地大型銀行風險的措施,以避免瑞信倒閉的悲劇重演。然而,由於這些計劃仍然缺乏細節,這可能預示着將其納入法律的曲折政治過程,作爲當前瑞士銀行業最大巨頭的瑞銀(UBS.US)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感受到新監管規定的衝擊。
這家總部位於蘇黎世的銀行的股價週三出現下跌,原因是此前瑞士財政部表示,在其“大而不能倒”的規則中,在2023年救助其遭受重創的競爭對手瑞信後,將對瑞銀和其他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提出更嚴格的資本要求。
不過,瑞士政府並未透露該計劃預期的確切影響,分析人士表示,加強市場監管機構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監管過高薪酬和改善支持措施的承諾,不太可能引起瑞銀的嚴重警覺。
“聯邦委員會提出的措施不足以最終有效監管銀行業,”瑞士議會第二大黨、中左翼社會民主黨的聯合領導人Cedric Wermuth表示。
他補充道:“不引入更嚴格的資本充足率標準的決定完全是一種疏忽,是對將不得不爲此買單的納稅人的嘲弄。”
據瞭解,瑞士當局表示,它可以對資本要求進行調整,以反映對國際子公司的敞口,以及銀行的治理、複雜性和盈利能力,而無需設定具體門檻。
瑞士政府補充道,“很難對擬議中的提高資本金要求的確切影響做出最終判斷”,但認爲瑞士銀行業將從中受益。
“聯邦委員會確信,今日公佈的報告指出了顯著改善的方向,”瑞士財政部長KarinKeller-Sutter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儘管如此,一位瞭解瑞銀想法的人士表示,瑞銀對該計劃感到“放心”,並希望在政治進程中游說各方放寬嚴苛條款。
瑞銀拒絕置評。
一位瞭解瑞士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立法改革在2026年之前不會實施,而瑞士政治的反覆意味着,無論最終通過什麼法案,都可能要到晚些時候纔會對瑞銀產生任何影響。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措施並非意在進行重大調整,而是一系列旨在落實更多保障措施以降低銀行業風險的措施。
政府表示,它希望在2025年上半年提出兩個實施方案:一個是可以由內閣批准的法令層面的修改,然後是向議會提交影響更深遠的立法草案。
妥協的產物
去年,瑞士當局精心策劃了對瑞信的收購,允許瑞銀以30億瑞士法郎(33億美元)收購其競爭對手。然而,這也創造了批評者所稱的“巨無霸”銀行,如果這家銀行崩潰,可能會顛覆經濟。
目前,這家超級銀行擁有約1.7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是瑞士經濟規模的兩倍。
伯爾尼大學的監管專家Peter V Kunz對新監管規定評論道,這些提議是典型的瑞士妥協方案。
“字裏行間我讀到的是:‘讓我們祈禱瑞銀不要出事’,”他補充道,有效的措施必須是國際性的,“瑞士不可能事事靠自己”。
分析師表示,儘管細節仍不明確,但更嚴格的資本要求可能會限制投資者的回報。
KBW分析師Thomas Hallett表示:“需要更多的細節才能確定。”
這種不確定性帶來了一些風險。
瑞銀前十大股東之一在1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瑞銀希望繼續作爲一家瑞士銀行,解決有關瑞士監管的爭論至關重要。
該股東補充道,監管機構FINMA和央行需要對其業務模式感到滿意,否則可能會對其規模的銀行所帶來的風險產生摩擦。
瑞士銀行家協會表示,該計劃可能會引發“一波監管浪潮,給銀行和整個經濟帶來巨大負擔”。
瑞士經濟政策研究所研究員Adriel Jost表示,這些提議表明,對銀行的“補助”仍然存在。
他表示:“無論是通過提供緊急流動性、接管不良資產、再融資還是臨時國有化,這都將使瑞士在下一次危機中付出沉重代價。”
“這是一個大膽的賭注,認爲提前略微加強監管就能改變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