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已勝利閉幕。在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被重點提及,可以說是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匯。此外,「新質生產力」還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如何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首先了解一下,什麽是「新質生產力」?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工作任務之首。
有機構認為,「新質生產力」之所以如此重視,源於我國經濟處於新舊叙事的「換擋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往的人口紅利、土地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逐漸消退,粗放式發展已難以為繼,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科技創新帶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成為必由之路,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具體來看,「新質生產力」涵蓋了絕大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覆蓋的產業範圍很多,衍生出的產業鏈條越來越長,附加值也越來越高。
而香港具有深厚的科研根基、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完善的創科基建,國際科研交流合作網絡發達,基礎研發成果豐碩。再加上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和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在發展創科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C位熱詞,這個話題在香港也熱爆了,本港高官、港區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新質生產力」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任務,說明國家將縱深推進高新科技的發展,並以堅定決心克服各種制約因素和挑戰。這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也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地位開拓更深更廣的新發展空間。
他表示,香港未來須因應自身獨特優勢,在重點環節加強推動力度。他提出三大發展方向:一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二是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例如新材料、生命科學等;三是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研發應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表示,香港可以在源頭創新、產業創新、人才創新三個方面為國家新的發展戰略貢獻力量,在國家以創新為主導的新質生產力體系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大的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認為,創新科技是香港發展的戰略方向,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背靠祖國、背靠灣區的優勢,應該將創新科技、創新模式與粵港澳大灣區結合,作為香港發展的方向與出路。
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也表示,香港在融資和基礎科研上有優勢,應該和大灣區内地城市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強強聯手,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的步伐,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事實上,為搶抓戰略機遇期,香港正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香港生產力局是香港特區政府推動香港工業和技術發展的重要機構。據香港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指出,特區政府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生產力局致力以先進技術、未來人才培訓,及特區政府資助計劃配對服務,支持企業創新和升級轉型。
香港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也強調了香港在推進「香港制造」和「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努力。針對高增值、佔地少、用人少的產業,香港生產力局推出「微型工廠」概念,運用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解決香港土地稀缺的挑戰,推動產業升級。
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於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願景和全方位的發展支持政策,引領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在預算案中預留港幣4500萬元,支持香港生產力局籌組和營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聚焦提供專利檢索分析等專門服務,保護科研成果及加強對創科業界的支持,同時促進知識產權貿易。
毫無疑問,香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是擁有獨特的機遇和挑戰,接下來,相信在香港積極佈局下,香港將開啓「新質生產力」的新篇章。
從投資角度分析,兩會產業政策對當年的投資往往有指導意義。多機構認為,新質生產力或會成為重要主題性機會,甚至或貫穿全年。
那麽,新質生產力對應的投資線索有哪些?
國信證券認為,從主題投資角度,關注「新質生產力」主線帶來的投資機遇。「新質生產力」的政策脈絡主線,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在此背景下,該行推薦重點關注以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以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為代表的未來產業以及數字經濟。
從企業性質看,華安證券認為,可重點關注科創企業,及產業鏈龍頭骨幹企業。首先,「新質生產力」下強調技術創新體制完善、成果轉化為企業應用以及激發科研人員潛力,建議重點關注科研院所、高校、國家實驗室等「孵化」的科創企業。其次,隨著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議關注產業關聯度大、國際競爭力強、發揮好產業鏈融通帶動作用的龍頭骨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