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針對鈣鈦礦電池產業化事件催化所帶來的投資機會,目前看主要有三個方向:方向一是可以提供鈣鈦礦各類功能層製備所需的鍍膜設備、塗布設備或是劃分電池的關鍵激光設備廠商,重點推薦捷佳偉創(300724.SZ)、邁爲股份(300751.SZ)、京山輕機(000821.SZ);方向二是有望受益於鈣鈦礦產業化所帶來的封裝體系變化的相關材料企業,重點推薦金晶科技(600586.SH);第三個方向是鈣鈦礦產能佈局相對領先的頭部製造企業,重點推薦協鑫科技(03800)。
國金證券觀點如下:
鈣鈦礦電池理論極限效率及實驗室提效速度均遠高於晶硅,有望在未來接力N型電池創建新的技術週期:
N型電池時代,可大規模量產的N型電池技術路線正在以年化提效0.5%的速度逼近單結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29.4%,展望下一代的電池技術路線,鈣鈦礦電池工藝憑藉着理論上的高極限效率及低成本脫穎而出,成爲目前可見的“終局”電池技術路線。在理想情況下,單結鈣鈦礦電池理論極限效率達到31%,目前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26%。同時鈣鈦礦爲平臺型工藝,可以與現有的N型 TOPCon、HJT工藝相結合,在晶硅電池的基礎上延伸出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產品,目前晶硅-鈣鈦礦雙結電池理論極限可以達到35%,實驗室最高效率33.7%。從技術提出到實驗室效率突破25%,鈣鈦礦電池僅用了十年,而晶硅電池足足經過了60年的研發,足以體現出鈣鈦礦的提效潛力及光明的未來應用場景。
鈣鈦礦電池設備和而不同,傳統晶硅電池核心設備廠商具備先發優勢:
在典型的鈣鈦礦電池的製作中,電池/組件工藝流程歷經四道沉積工序、四次激光劃刻,激光設備與鍍膜設備的價值量及重要性較晶硅電池顯著提升。對於傳統的晶硅電池而言,鍍膜及激光工藝並不陌生,晶硅電池發展到N型時代,優質的薄膜及其界面一定是光伏電池提效的趨勢之一;同時隨着xBC產能的逐步釋放,激光設備穩定性/工藝水平快速提升,這些都爲鈣鈦礦電池工藝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鈣鈦礦工藝流程中鍍膜、激光設備難度在晶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傳統的晶硅電池核心設備廠商有望憑藉豐富的設備調試經驗及領先的研發能力去匹配全新的鈣鈦礦電池材料體系,第一時間推出相對應的高性能設備。目前鈣鈦礦GW級別產線價值量約爲6億元,其中鍍膜設備價值量佔比接近50%,激光設備價值量佔比超過20%,較此前晶硅電池生產線中價值量有顯著提升,隨着未來鈣鈦礦組件大規模投入量產,相關設備企業有望直接受益。
晶硅爲基,鈣鈦礦爲矛,有望實現產業共贏:
純鈣鈦礦電池的材料體系與封裝體系與現有的晶硅電池完全不同,因此是一種“顛覆現有產業體系”的技術。而晶硅-鈣鈦礦電池不會對現有產業鏈形成過大的衝擊,就可以打破現有光伏產品的效率壁壘,同時具備相比單節鈣鈦礦電池更高的理論極限效率,因此有望成爲“終極”電池技術路線中的產業共贏方案。
產業化仍需假以時日,重點關注鈦礦電池產業化事件催化:
根據該行測算,現階段在各工藝場景下單結鈣鈦礦組件成本約在1.30-1.35元/W左右,較當前晶硅仍不具備性價比。隨着量產設備逐步成熟、效率持續提升、壽命及可靠性問題得到解決,鈣鈦礦組件成本有望降至0.5-0.6元/W,但尚未看到明確的時間節點。已佈局的主流廠商鈣鈦礦中試線上若在鈣鈦礦材料的壽命及穩定性、大面積組件的轉換效率、製造端總成本、鈣鈦礦整線量產能力等問題上有所突破,勢必會映射爲市場中鈣鈦礦GW級產線招標規模激增、落地規模擴大、建設進度加快,因此需要緊盯相關事件催化。
風險提示:鈣鈦礦產業化進展不及預期,鈣鈦礦設備降本不及預期,晶硅電池成本下降過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