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蘋果遭遇22年來最長收入下滑 2023年表現不及其他大型科技同行 新產品發佈成爲關注重點

發布 2023-12-30 上午12:46
蘋果遭遇22年來最長收入下滑 2023年表現不及其他大型科技同行 新產品發佈成爲關注重點
MSFT
-
GOOGL
-
AAPL
-
AMZN
-
NVDA
-
TSLA
-
META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五(12月29日),蘋果公司的股價在2023年上漲,但其業績表現落後於所有大型科技同行,因爲該公司的收入連續4個季度下降。這是蘋果公司自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最長的一次下滑。

由於手機和計算機市場的不景氣,蘋果在2023年遇到了一些銷售困境,夏季手機銷售創下了1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但蘋果也處理了一些公司特有的問題。蘋果在2023年沒有發佈新的iPad,這是該產品自2010年推出以來首次在歷年中出現這種情況。沒有新型號,蘋果就沒有太多可以推廣的產品,而產品的老版本也沒有正式降價以刺激銷售。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本月早些時候,所有當前型號的iPad均在一天之內從蘋果網站發貨。這是需求疲軟的跡象,因爲對於最熱門的產品,蘋果應該沒有足夠的供應來快速發貨。

在截至9月的2023財年,蘋果的iPad收入下降了3.4%,至283億美元。根據美國銀行分析師Wamsi Mohan最近的估計,按單位計算,iPad銷量更糟,下降了15%。

在聖誕節前幾天,由於知識產權爭端,新款Apple Watch被從美國的蘋果商店撤下貨架。儘管在12月底進行了上訴,這些設備已經重新上架,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計,在短暫的禁令期間,蘋果每天損失了大約1.35億美元的銷售額。

即使對於Mac電腦等蘋果新產品,消費者也不太願意掏錢購買小幅升級的設備。2023財年,Mac PC和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額下降了近27%,至102億美元。根據美國銀行的估計,銷量下降了 11%。

截至週四收盤,蘋果股價年內仍上漲49%,超過納斯達克指數44%的漲幅。然而,投資者最好押注於任何其他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英偉達股價今年上漲了兩倍多,Meta上漲了近200%。特斯拉股價上漲了一倍多,亞馬遜上漲83%,Alphabet上漲59%,微軟上漲57%。

爲了恢復收入增長並支持其3萬億美元的市值,蘋果需要推出一些新產品,並恢復全球對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需求。

明年初,蘋果首款混合現實耳機,售價3,499美元的Vision Pro上市時將面臨一場重大考驗。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爲Vision Pro的成功與2024年無關,更多的是其長期潛力。」

根據瑞銀分析師David Vogt的估計,假設蘋果出貨40萬臺耳機,Vision Pro明年的收入可能約爲14億美元。他稱這筆金額「相對無關緊要」。

熱情將是關鍵。Vision Pro是蘋果自推出Apple Watch以來首款全新設備,將通過蘋果商店銷售。這款耳機可以爲蘋果現有產品帶來客流量和熱度。而且它有可能流行起來,足以表明蘋果在技術的未來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可以解決的問題

放眼海外,蘋果希望看到美國和中國之間緊張關係的緩解。

2023年,蘋果在將生產中心從中國大陸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國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其擴大供應鏈的舉措似乎喚醒了中國政府將蘋果歸類爲外國公司的舉動。白宮稱有關中國政府機構告訴員工不要攜帶iPhone上班的報道是「報復」。

中國政府否認了他們的說法。然而分析師開始擔心,中國對iPhone的需求,尤其是在本季度,正在疲軟。iPhone仍然是蘋果最重要的硬件產品,約佔該公司總收入的一半。

花旗分析師Atif Malik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進入假期季節,由於宏觀經濟困境以及對華爲復甦可能導致中國市場份額損失的擔憂,iPhone銷量仍是近期爭論的關鍵。」

儘管處境艱難,蘋果仍然是一家巨頭。該公司2023財年總收入爲3830億美元,淨利潤近970億美元。

由於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市場衰退,蘋果在一些國家獲得了市場份額,而競爭對手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份額下降幅度更大。今年2月,蘋果公司表示,該公司有20億臺設備在使用,這是一個受到密切關注的指標,投資者將其視爲未來軟件和服務銷售的預測指標。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在爲明年推出新款iPad,這可能會提振需求。該公司已向美國提交了手錶的軟件更新。政府希望能夠解決短暫禁止銷售的知識產權糾紛。iPhone相對於華爲新設備仍具有速度優勢,部分原因在於芯片和芯片設備的進口限制。

11月,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表示,該公司12月份的季度將與去年持平。他警告稱,Mac、可穿戴設備和iPad的銷量將會下降。

但據分析師估計,總銷量下降已成爲過去,預計上半年將出現溫和增長,之後將加速。

美國銀行分析師Simon Woo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總體而言,經濟低迷似乎已經結束,我們認爲現在是看到溫和增長的時候了。」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