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數據顯示,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交易價值在2023年增長了35%。Cowen分析師Yaron Werber指出,這是因爲,大型製藥商面臨的專利懸崖和監管阻力對收入前景造成威脅,隨着利率企穩和金融市場改善,“坐喫山空”的大型製藥商收購生物科技公司以擴大產品線、重振收入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製藥和生物技術交易是全球併購活動的一個亮點,2023年全球併購活動下降了約17%,至2.87萬億美元,爲十年來的最低點。
LSEG的數據顯示,儘管交易數量略有下降,但2023年製藥和生物技術領域的交易價值分別較去年增長38%和45%。具體來說,製藥領域的交易從去年的778筆下降至今年的678筆,但交易價值從去年的985億美元上升至今年的1355億美元。生物技術領域的交易從去年的1088筆下降至今年的1078筆,但交易價值從去年的842億美元上升至今年的1222億美元。
參與2026年醫療保險藥品價格談判的製藥商主導了交易活動,包括施貴寶(BMY.US)、輝瑞(PFE.US)、默沙東(MRK.US)、阿斯利康(AZN.US)、禮來(LLY.US)和諾華製藥(NVS.US)。面臨重大專利到期的製藥商,如艾伯維(ABBV.US)和百健(BIIB.US)也成爲了併購活動頭條新聞的主角。
例如,輝瑞斥資430億美元收購癌症藥物製藥商Seagen,安進(AMGN.US)斥資250億美元收購罕見病藥物開發商Horizon Therapeutics。儘管存在反壟斷擔憂,但這兩筆交易今年都已完成。
有分析指出,這些併購活動的背後反映了醫藥行業的競爭態勢和變革壓力。大型製藥商通過併購來擴大產品線、增強研發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而初創藥企則面臨實驗數據不佳和資金壓力等挑戰,被收購成爲其生存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