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年終盤點】Web3.0燃起星星之火,香港力推Web3.0發展

發布 2023-12-28 上午10:10
【年終盤點】Web3.0燃起星星之火,香港力推Web3.0發展
USD/HKD
-
USD/CNY
-
HBAR/USD
-

近些年,受地緣政治危機、國際貿易局勢等諸多因素影響,世界經濟走得跌跌撞撞。如何激活本國經濟動能,提升社會生產力,成為各國政府的頭等大事。而發展數字化,無疑是全球所有國家一致的方向之一。

伴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資產等技術的興起,第三代互聯網(Web3.0)正成為發展數字化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廷傑近期預測稱,「5至8年内互聯網將發生一場巨大革命,這就是Web3.0。」

Web3.0互聯網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

Web3.0,目前在全球並沒有公認的標準定義,區塊鏈技術公司BitFuryCEO佈里安·佈魯克斯則將其定位為「用戶可以擁有產權的互聯網」。

對於Web3.0、區塊鏈和元宇宙之間的關系,香港理工大學副研究員、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李鳴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基礎設施,元宇宙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消費生態,而Web3.0就是運行其間的機制。

作為新一代互聯網,Web3.0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加持下,與Web2.0存在最大的區别是擁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隱私保護」這三大優勢,用戶可自己創造和掌握自主環境,實現了「可讀、可寫、可擁有」。這也打破了Web2.0的壟斷模式,解決了平台價值分配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指出,Web3.0由用戶自主掌控數據、數據身份、數據資產,有望解決網絡空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推動互聯網從傳遞信息向傳遞價值的變革,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商業模式、生產方式、產業組織的大規模的創新。

當下,Web3.0產業常見的應用包括虛擬資產、數字身份驗證、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金融服務(DeFi)、區塊鏈遊戲、NFT等,未來或將會有更多新的應用不斷湧現。

基於龐大的發展前景,Web3.0成為2023年投融圈的熱門行業。IT桔子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Web3.0領域共產生199條投資事件,其中區塊鏈基礎設施融資額最高。

香港打響Web3.0第一炮

香港特首李家超曾表示,Web3.0這項颠覆性的技術能改變許多原有的商業運作模式,同時創造更多新的機遇,Web3.0為代表的第三代互聯網具有極大發展潛力。

2023年,是香港拉開Web3.0產業發展序幕的元年,香港政府用行動展示了其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決心與魄力。

為把握Web3.0發展大勢,搶佔Web3.0產業高地,香港今年以來從產業、人才、金融等多方面積極擁抱web3.0擁抱Web3.0。香港發展Web3.0的目標很清晰,就是引領和驅動創新探索與發展,匯聚更多的頂尖企業和人才,讓香港發展成為Web3.0的樞紐。

在去年10月,香港財政司發佈《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就在香港發展蓬勃的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圈,闡明政府的政策立場和方針。此後,香港政府陸續出台一系列支持和規範政策。

於今年4月14日,香港Web3.0協會成立,協會組成人員均屬業内重量級人物。

除了相關協會之外,香港還將設立Web3Hub基金,將由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席,由多位來自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管理委員會,支持更多海外Web3.0企業落戶香港。

為進一步推動Web3.0產業發展,香港政府在今年7月宣佈成立第三代互聯網(Web3.0)發展專責小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席,專責小組將討論和建議如何推動香港在Web3.0領域的發展策略和措施。

而在此前,香港政府撥款620億港幣,用於投入對於香港未來經濟有貢獻的賽道,已經確定的4個賽道涵蓋金融科技(包括虛擬資產、Web3)、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高端制造業。

除了香港外,國内多個城市也將Web3.0納為未來創新發展的驅動力之一。

内地政府今年以來有提到要前瞻佈局人工智能、Web3.0、先進計算等未來產業,在新賽道上形成新競爭力。

近日,我國工信部表示將完善頂層設計,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Web3.0發展戰略文件,並且在推動Web3.0發展方面已經開展的工作,包括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技術探索持續深化、應用培育加快推進和標準研制穩步推動。

在此背景之下,内地各地政府亦積極佈局發展Web3.0,年内有多個省市發佈支持政策,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尤為積極。其中,北京在今年6月發佈了《北京市互聯網3.0創新發展白皮書(2023)》,提出將加強政策支持與組織保障,加快技術攻關與共性平台搭建,推動「互聯網3.0+」應用場景建設,做好風險監管工作,為北京互聯網3.0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香港Web3.0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發展Web3.0具有法律體系、人才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Web3.0產業發展的景氣度十分高。

虛擬資產與Web3.0行業、實體經濟相關的應用和創新息息相關,在Web3.0中,用戶以去中心化的儲存模式創設、擁有並交換虛擬資產,用戶的身份儲存在數字錢包等工具。2023年,香港在虛擬資產領域頻頻發力。

繼去年12月推出了首批虛擬資產期貨ETF後,於今年6月,香港證監會正式落實虛擬資產服務商新發牌制度,樂意邀請有關交易所在香港開拓商機。

港交所官網顯示,截至今年12月7日,OSL數字證券有限公司和Hash Blockchain Limited這兩家虛擬資產平台獲香港證監會正式發牌。此外,截至12月22日,在港交所交易的三只虛擬資產期貨ETF管理的資產規模合計約為5.74億港元,較今年10月初的約2.2億港元增長超160%。

在Web3.0時代,穩定幣在跨境支付、貨幣兌換、投資和其他金融業務領域將發揮出重要作用。年内,香港政策大力推動數碼港元,以在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之間形成「骨幹」和支柱作用。數碼港元作為一種專注於零售領域的數字貨幣,香港財庫局正考慮將數碼港元打造為虛擬資產交易的「穩定幣」。

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今年8月表示,若香港政府能成功將數碼港元打造成為全球首個由官方發行的穩定幣,以現金支持提高穩定性,可避免破產風波,同時也能將港元打入Web3.0市場,穩佔業界龍頭的位置。

香港數碼科技旗艦及創業培育基地——數碼港,也在Web3.0產業推動下走向台前。年内,數碼港獲得香港政府撥款以加速建設Web3.0基地,在今年初《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已相繼落實推進。

今年以來,數碼港取得了積極進展。陳茂波近日表示,數碼港目前已經匯聚了超過210家從事Web3.0的企業,它們的創辦人來自全球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積極把相關技術應用在生活和商業的不同環節,從支付系統、區塊鏈的網絡保安,到數字娛樂業務,涵蓋廣泛的業務。

此外,根據數碼港官網,截至今年11月底,數碼港社群企業突破2000間,數碼港至今培育及支持7間獨角獸企業,業務涵蓋金融科技、智慧生活及智慧城市、數碼娛樂、第三代互聯網等領域。

亂象之下監管加碼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我們見證了第三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同時亦面臨著一些挑戰。

在處於萌芽階段的Web3.0領域,監管層需要應對新的挑戰和問題,包括監管、法律、數據安全、規模化應用等,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解決。

當前,香港Web3.0產業的落地主要在虛擬資產領域。年内,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經歷了波折,一方面受到海外大型交易平台倒閉外溢的影響,另一方面香港本地詐騙案亦影響了投資者信心。

海外市場方面,在今年11月,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FTX宣佈啓動破產重組程序,其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里德在其刑事欺詐案中被判有罪。同月,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宣佈將關閉所有業務。此外,去年以來,還有多家海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宣佈倒閉。

全球眾多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崩盤,在行業掀起了「大地震」,也給Web3.0行業發展帶來了挑戰。

香港虛擬資產市場也亂象頻發,今年10月,無牌無證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爆雷事件持續發酵,受害人損失逾15億港,因此被視為「香港幣圈涉刑第一案」。

11月,一家名為「HOUNAX」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遭投資者報案,警方表示,該案件涉款超過1.1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在官網披露了11家可疑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當中在2023年被列入可疑名單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就達7家。其中,一家名稱為「香港數字研究院」的平台聲稱已獲得證監會的牌照,但事實並非如此,其於今年11月被香港證監會列入可疑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警示名單。

此外,根據香港證監會官網,2021年8月以來,香港證監會披露的數碼代幣相關的可疑投資產品有7款,其中2023年全年就有5款。

以上反映出,在香港大力發展Web3.0產業期間,不法分子趁市場發展和監管尚未完善之際為利益铤而走險,擾亂了市場秩序,也為Web3.0產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鍾。

為了監察市場變化和發展,確保投資者利益受到保障,避免投資的資金被平台濫用,在今年6月,香港正式落實虛擬資產服務商新發牌制度,顯示出香港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一同探索金融創新的承擔和決心。

陳茂波近日表示:「創新和變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需要合力創造穩妥且鼓勵創新的環境,這需要大家一起加強警惕,同時一起努力、一起打拼。」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