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2023年12月8日下午,第五屆“2023 · 金中環論壇 · 洞察價值新徵程”在香港中環舉行。中國銀河證券ESG研究員馬宗明向與會嘉賓分享了中國銀河證券近年在ESG方面的實踐和經驗,以及4個推動ESG在香港資本市場發展的核心要點。
馬宗明認爲,提供綠色債券類產品的能力;香港利用背靠大陸的優勢,多開發相互跨境投資產品;ESG人才建設以及香港應利用作爲連接大陸和國際市場樞紐的定位,不僅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做到ESG的推動,同時也可以加強與內地還有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鏈接。
以下爲馬宗明博士演講全文:
非常感謝智通財經的邀請。我從三個角度介紹一下中國銀河證券關於綠色金融的業務,期望和各位來賓的機構將來有合作的機會。
第一點,從研究角度,中國銀河證券是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旗下的央企券商,也是“國家隊”券商,我們在券商行業佈局ESG和雙碳研究是相對來說較早的。19年開始招收ESG博士後專題研究員,開展專題研究,前瞻性研究,市場研究等等。同時也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於社保基金,相關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中央領導和國家相關部委的高度認可。
第二點我從平臺角度講一下,
習總書記在2015博鰲論壇倡議成立以亞洲爲中心的金融合作交流平臺,之後在來自歐洲,亞洲、美洲等12個國家的積極響應下成立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銀河證券作爲該協會綠金委的主任單位和學術支持單位,每年發佈中英文版本的《亞洲綠色金融實踐報告》,這個報告我們聯合了全球10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撰寫的,我們已經連續4年做這個工作了,19年在倫敦發佈,剛剛上個月也發佈了23年的版本。報告蒐集各國家的綠色金融優秀的實踐案例,旨在推動以亞洲爲平臺的綠色金融實踐與交流。
第三個角度是關於銀河證券的國際化的佈局。香港和新加坡目前是亞洲綠色金融的中心,銀河證券分別在香港及新加坡設立子公司,銀河國際以及銀河聯昌,利用香港與東南亞的平臺,我們把業務以及綠色金融的研究推廣到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圍繞“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幫助境內外的企業綠色融資,促進綠色轉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資本市場是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金融中心如何發揮與大陸地區金融市場聯繫緊密的優勢,促進ESG在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
第一點,就是需要繼續提高向國際投資者提供綠色債券類產品的能力。爲什麼有這麼一個觀點。
資本市場是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是亞洲第四大及全球第七大證券市場。同期,共有2000多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約50,000億美元。在雙碳目標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百萬億級別以上的投資,這其中85%以上的資金都來自於非政府,也就是需要來自於海內外的市場。香港作爲鏈接中國大陸與全球市場的天然門戶,以及綠色金融的重要樞紐,這一優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在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
截止到2022年,我國信貸規模爲210萬億元左右,而債券市場餘額大約爲140萬億元,兩者之間呈現1:1.5的關係,綠色信貸28萬億左右,但是綠色債券託管量卻只有1.9萬億左右,兩者相差15倍,雖然我國的綠債規模2022年根據CBI標準,已經全球第一,但是相對來說,規模依然較小。其中,香港作爲中國離岸綠色債券的最大上市交易所,中國2022年在境外發行的綠色債券爲138億美元,也就是932億元人民幣,佔總發行量的16%。 中國的綠色債券是很受國際投資者青睞的,時間原因,我不再贅述具體的數據和原因。因此,我們的第一個觀點是,1.9萬億的規模不夠,16%的佔比也不夠,背靠內地企業的巨大綠色及轉型資金的需求,內地企業會通過香港募集海外資金,香港可以發揮門戶優勢,繼續提高向國際投資者提供綠色債券類產品的能力。
第二是利用香港與大陸之間的金融聯繫,開發和推廣綠色跨境投資產品:比如可以推出以ESG爲主題的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2022年,中國銀河證券的東南亞子公司與南方東英推出了中國境內上市的第一支,新加坡交易所和深交所,互掛的ETF產品,聚焦於亞太地區的低碳主題。 對於香港資本市場而言,我們的第二個觀點是,香港需要更多的跨境投資產品,吸引更多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
第三是推動ESG人才的培養: 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是極度缺乏ESG相關人才的,香港目前已經落地了一些吸引ESG人才的政策。目前中國大陸很多高校正在培養ESG相關的人才。我認爲香港和中國大陸應該多多合作,培養一些有國際化視野的ESG相關人才,不僅僅是ESG投資或者ESG諮詢,也包括上市公司端、ESG信息披露、ESG審計監管以及律師等等這些配套的相關人才。因此我們的第三個觀點是,只有大陸的ESG人才市場打開了,才能爲香港資本市場ESG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本和訊息資本。
第四是加強信息共享與合作:我發現我每次從北京來到香港或者深圳,總能學習到很多行業新的信息,也可以帶來一些內地的信息給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朋友,這個過程當中,我會發現大家的思維方式是有些不同的,對同一信息的敏感度和處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因此,有的時候,我們不的不承認,即便是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的公開信息,有效信息,增量信息,依然需要靠着傳統的人傳人的方式,機構傳機構的方式進行展開。 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合作,香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採納大陸在ESG方面的最新趨勢和政策。因此我們的第四個核心觀點是,香港作爲中國大陸與國際市場之間的橋樑,可以將國際的ESG實踐和標準引入中國,更重要的是,同時也肩負着將中國的ESG創新推廣到國際市場的重任。
通過這些方式,香港不僅能夠在自身的資本市場中促進ESG的發展,同時也能加強與中國大陸及全球市場在可持續金融領域的聯繫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