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1日,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稱,隨着2022年末新能源補貼退出,新能源車市場需求逐步恢復,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6萬輛,同比增長31%。其中高端新能源和入門級新能源表現持續走強。國家層面針對汽車行業的政策指引頻出,旨在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商務部推動“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效果顯現,各地車展及發放消費券等豐富多彩的促消活動,對提振消費信心有較好的增進效果。11月新能源車出口同比增4%的增速放緩明顯,插混市場很強,純電動表現壓力較大。新能源格局激烈變化,頭部效應日益明顯,高端相對較強,蔚來(09866)、小鵬(09868)、理想(02015)等總體較好,比亞迪(01211)、吉利(00175)、長安(000625.SZ)等傳統車企新能源高端發展較快。
一、新能源乘用車總體走勢
1. 11月新能源車批發很強
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6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7%。
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76萬輛,同比增長35%。今年以來由於鋰和鎳等原材料回落導致動力電池價格有下降的趨勢,有利於企業年初減產,去歷史庫存,實現新品較強增量。
1-11月的中國銷量較強,體現新能源需求較好,未來仍有上升潛力。
2. 11月新能源車零售增速強
11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4萬輛,同比增長40%,環比增長9%。
今年以來累計零售680萬輛,同比增長35%。
11月的新能源車的走勢相對較穩,燃油車促銷潮帶來的抑制效應不強。
3. 11月新能源車出口增速強
11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8.6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10月降23%,佔乘用車出口23.5%,這在特斯拉季度末出口偏低的情況下是很不錯的。中國製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由於海外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完善,主要面向發達國家市場,因此市場前景向好。
1-11月累計出口94萬臺,同比增75%。從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歐洲表現較強。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啓動,海外市場也有數據開始顯現。11月的低基數對出口促進加大,未來幾個月全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預計仍較高增長。
4. 全國新能源滲透率-批發
11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37.7%,較2022年11月35.8%的滲透率提升1.9個百分點。
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52.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5.2%;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9%。
5.全國新能源滲透率-零售
1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0.4%,較去年同期36%的滲透率提升4個百分點。
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62.1%;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0.9%;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6%。
二、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結構分析
1. 新能源車的級別-各級別相對均衡
11月純電動批發銷量65.3萬輛,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10%;插電混動銷量30.9萬輛,同比增長86%,環比增長4%,插混的新能源車佔比32%,較同期增加9個點佔比。11月増程式電動車銷量9萬臺,同比增長233%,環比增長13%,增程式的新能源佔比9%,較同期增長5個百分點。11月純插混的批發21.9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58%,環比10月增2%,純插混的新能源的佔比23%,較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
11月B級電動車銷量17.9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10%,佔純電動份額27%。純電動市場的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崛起,其中A00級批發銷量13.2萬輛,同比下降6%,環比增長24%,佔純電動的20%份額,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份額;A0級批發銷量21.5萬輛,佔純電動的33%份額,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A級電動車11.2萬,佔純電動份額17%,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各級別電動車銷量相對分化。
2. 新能源車的自主和新勢力表現持續較強
從月度國內批發份額看,自主加新勢力84%,超強。主力合資車企加傳統豪華車的總體比不過特斯拉。
蔚來、哪吒、理想、零跑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尤其是蔚來、理想等表現較強,這也是細分市場賽道的優勢。
自主品牌的純電動市場佔據較大優勢,特斯拉是主要高端。近期插混的自主日益佔據主導優勢。
三、11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分化1. 歷年逐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11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達到18家(環比增1家,同比增5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8.9%(上月88.8%,去年同期83.1%)。其中:比亞迪301378輛、特斯拉中國82432輛、上汽通用五菱71143輛、吉利汽車64834輛、長安汽車42099輛、廣汽埃安41567輛、理想汽車41030輛、長城汽車31170輛、上汽乘用車28280輛、小鵬汽車20935輛、上汽大衆19659輛、零跑汽車18508輛、蔚來汽車15959輛、奇瑞汽車15188輛、上汽通用14850輛、哪吒汽車12506輛、華晨寶馬11062輛。
2. 歷年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近幾年以來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仍然是比亞迪、特斯拉和傳統自主品牌爲主的格局。1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11月純電動車企表現強的是比亞迪、特斯拉、上通五菱汽車呈現強勢增長,拉動11月總體較強;而吉利汽車和上汽乘用車等走勢也很好;蔚來等新勢力的總體走勢較好;廣汽埃安超越小鵬汽車較大。
3. 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
2023年11月份插電混動市場走勢分化,主要的廠家是比亞迪處於絕對領先,比亞迪由於銷量較高,放到右軸。理想汽車、長城、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跟進比亞迪發展插混,但差距較大。近期吉利和長城新品的插混產品很有競爭力。
零跑、賽力斯新能源、長安、理想汽車共同推動增程式插混增長。近期賽力斯的純電動也開始啓動,形成差異特色。
合資車企插混市場表現相對較弱。由於產業鏈差異,插電混動動力車型的部分合資企業表現相對優秀。歐系的上汽大衆近期插混較強,豪華車的插混不強。
四、11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表現較強1、11月新能源車型批發量均較好
11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26個:比亞迪宋 61694臺、ModelY 58433臺、海鷗 44603臺、比亞迪秦 42440臺、比亞迪元 42323臺、軒逸 38554臺、比亞迪海豚 35246臺、速騰 33142臺、五菱繽果 31844臺、朗逸 30494臺、哈弗H6 30065臺、CR-V 28232臺、瑞虎7 25924臺、星越 25198臺、博越 24679臺、宏光MINI 24027臺、MODEL3 23999臺、瑞虎8 23982臺、帝豪EC7 23426臺、名爵ZS 23313臺、鋒蘭達 23063臺、埃安Y 22640臺、長安CS75 22278臺、凱美瑞 20853臺、帕薩特 20485臺、比亞迪漢 20392臺,其中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5位,優勢地位明顯。
2、11月純電動車型批發量均較好
11月純電動車型表現相對較強的是特斯拉MODEL Y、海鷗、海豚、比亞迪元、MODEL3、埃安Y等產品。
微型電動車的海鷗、吉利熊貓MINI崛起,長安lumin、等新品表現較好。新勢力的私人市場開拓較好。
前期微型電動車的五菱一枝獨秀,五菱宏光MINI之後的繽果的產品力超強,也符合入門需求,但近期壓力較大。
3、插電混動車型批發走勢
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體現傳統內資企業爲主的特色。近期比亞迪宋、秦PLUS、問界M7、理想L7、比亞迪漢等銷量較好。歐美豪華插混車型的市場接受度不足,銷量走勢也相對平穩。
增程式電動車的理想L7表現明顯較強,而且深藍SL03也表現較好,說明消費者對高端電動車還是有很好的的接受度,增程式如果消除顧慮也是被接受的。
近期純電動和插混出口車型走向歐洲市場的表現較好,上汽榮威等出口較多,形成歐洲新能源市場對中國插混的拉動。
五、11月純電動車型分價段主力車型1、11月10萬以下純電動車型
純電動車10萬元錢以下市場主要競爭格局還是以小車爲主的特徵,尤其是A00級的比亞迪海鷗、長安lumin、吉利mini、宏光mini等車型表現是相對較強,而A0級的10萬元高端的像五菱繽果、比亞迪海豚、東風EX1等表現都是不錯的。
2、10-20萬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走勢
10-20萬元純電動市場,比亞迪的主力車型較強。比亞迪佔據A0級絕對優勢的地位,比亞迪元、埃安Y表現相對較強,而比亞迪秦近期大幅走強。
上汽的出口主力車型木蘭等表現較強,海外市場潛力巨大。埃安S、埃安Y等車型表現也很強。
3、20-30萬車型批發銷量表現較好
20-30萬市場純電動車型,主力車型仍然是Model Y、Model3,然後還有比亞迪漢、極氪001等車型,尤其是Model Y銷量11月份走勢較強,11月內銷較強,同比負增長。未來來看,Model Y的銷量仍然是在20-30萬區間絕對領軍的車型。高端的比亞迪漢的銷量也是壓力不大的走勢特徵,但像小鵬P7等的表現也是仍需努力。
4、30-40萬元市場較強
30-40萬元市場裏有蔚來ES6、蔚來ET5、寶馬3等表現相對較強。蔚來品牌高端車型較強,產能提升後ES6市場表現超強,ET5銷量表現進一步提升。目前總體來看,市場競爭表現體現自主新勢力與豪華全面競爭的特徵。
5、40萬以上純電動主力車型
40萬元以上的純電動市場,近期銷量不斷走強。領軍車型主要是蔚來ES8等自主高端。國際豪華車的電動車產品也有一定的銷量,但與自主電動車仍有差距。
近期40萬以上車型總體較好,消費升級對自主高端接受度大幅提升。其中蔚來ES8在 8-10月連續月銷超過2000臺,11月仍牢牢佔據主導地位。奔馳EQE和凱迪拉克銳歌上市後也表現不錯。
自主品牌電動車技術升級較快,推動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力大增。40萬以上高端轎車市場呈現新品較強的拉動效應,國際豪華品牌車企的電動化需要加速適應中國消費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