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向西方競爭對手發起了戰爭,呼籲國內汽車製造商團結起來,「摧毀」競爭對手。
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在他的公司交付了第500萬輛電動汽車後發表了這一聲明,他聲稱「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些人認爲,這是迄今爲止最明確的跡象,表明西方汽車品牌正面臨來自中國靈活且資源豐富的供應商的威脅。
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前首席執行官帕爾默(Andy Palmer)表示,歐洲和美國的製造商面臨着「真實而現實的危險」。
據路透社報道,王傳福在本週早些時候的一次演講中發表了上述言論,他聲稱「14億中國人看到一箇中國品牌走向全球是一種情感需求」。
他以鼓勵中國汽車公司「破除舊傳奇,打造新的世界級品牌」作爲演講的結尾處。
中國市場形勢放緩,導致本國快速增長的汽車製造商將目光投向西方,尋求新客戶。
得益於政府的支持和讓零部件隨時可用的全國性戰略,與西方品牌相比,中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資金涌入電動汽車行業。
中國目前控制着鋰的大部分煉油廠產能,鋰是製造電池的關鍵礦物。
它還可以獲得石墨和其他組件,而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位於福建省寧德市。
所有這些都使中國在與國外競爭對手競爭時處於有利地位。
帕爾默表示,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創造了一個行業,使他們能夠在電動汽車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他們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這給了他們規模經濟,他們有政府支持他們走向海外,」他說。
「這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他們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這將壓縮他們的利潤率。也許他們中的一些人無法在轉向電氣化的過程中倖存下來。」
帕爾默補充說,對於消費者來說,由於中國正在以更低的價格提供高質量的汽車,前景更加樂觀。
沃克斯豪爾(Vauxhall)的老闆斯特蘭提斯(Stellantis)上個月警告稱,中國電動汽車正在「入侵」。
Carlos Tavares表示,Stellantis面臨着一個「殘酷的局面」,它必須與中國製造的汽車競爭,中國製造的汽車價格要低四分之一,同時還必須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電氣化。
他並不是唯一提出擔憂的人,其他高管也認爲,英國和歐洲的反應可能過於緩慢。
在歐洲,汽車可以用更環保的能源生產,這應該意味着它們會得到更優惠的稅收和關稅待遇。
這使得西方汽車製造商在中國仍然依賴碳密集型鋼鐵的情況下保持競爭力。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製造的汽車應該面臨更高的關稅,而由於生產方式更環保,國內製造的汽車應該得到更好的稅收待遇。
比亞迪去年超過特斯拉(Tesla),成爲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
它的目標是在2023年在純電池驅動汽車方面超過馬斯克(Elon Musk)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