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Canalys: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增長55% 其中59%的占比來自中國大陸

發布 2023-3-17 下午05:54
Canalys: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增長55% 其中59%的占比來自中國大陸

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17日,Canalys發布研究報告稱,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 (EV) 年增長55%,達 1010 萬輛。中國大陸是目前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2022 年 59% 的新能源車銷售來自中國,共計 590 萬輛。這占該地區所有輕型汽車銷量的 29%,比 2021 年上升 15%。歐洲是第二大新能源車市場,所占市場份額爲 26%,共計銷售 260 萬輛。相比之下,美國仍落于下風,僅占全球銷量的 9%,但卻表現出積極的增長迹象,2022 年美國新能源車銷量爲 92 萬輛,增長 72%。

2022 年,中國大陸在新能源車銷量方面與其他市場拉開差距。Canalys 首席分析師劉健森( Jason Low )表示:“消費者的選擇多如牛毛。從平價的城市轎車到豪華汽車,新能源車已輻射到了各個價位段和細分市場。包括比亞迪、蔚來和小鵬在內的中國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在 2022 年均擴大了新能源汽車産品供應。他們一直在大力投資以提高新能源車的性能和續航裏程,並開發新車型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2022 年,比亞迪在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排名第一。六種比亞迪車型系列跻身中國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五菱宏光迷你EV一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成功案例,2023 年該車型將再次主導微型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細分領域。特斯拉仍然在中國市場占據主要份額,在補貼被取消的情況下,其降價幅度給競爭對手帶來了巨大壓力。廣汽憑借 Aion Y 進入前十。”

盡管增長幅度有所放緩,但歐洲仍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車市場。新能源車占 2022 年交付車輛的 23%,比 2021 年高出 20%。Canalys副總裁首席分析師 Chris Jones 說道:“2022 年新能源車市場的需求表現出色,但供應受到限制,與其他主要市場一樣,很多歐洲國家改變了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影響2022年底的出貨表現,並對2023 年産生持續影響。消費者需求被分散到多家品牌和多款車型上,使得2022 年任意一種新能源車車型的市場份額均未超過6%。特斯拉占據前兩位,而斯特蘭蒂斯有兩款車型進入了前十,它們是頗受歡迎的緊湊型汽車的電動版——菲亞特 500e 和標致e-208。大衆汽車集團有4 款車型跻身前十,但它需繼續保持推出新車型的勢頭,才能在 2023 年立于不敗之地。”

在美國,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新車銷量的7%。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車實行新的聯邦稅收抵免,再加上降價的優勢,美國 2023 年的市場銷量應有所增加,但並非所有品牌都是如此。Jones表示:“目前在美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可選性有限。如果美國想要複刻中國在近兩年新能源車份額的高速增長,車企需要推出更多的車型以供客戶選擇。”車型銷量排名的前兩位均來自特斯拉,該品牌在2022 年的新能源車銷量中占比遠遠超過50%。盡管在 2022 年上市了幾款新型新能源車,但沒有一款車型的市場份額超過5%。福特憑借野馬 Mach-E 位居第叁,但 Jones 解釋道:“由于特斯拉 Model Y 的持續成功,高端SUV 新能源車領域的所有其他競爭品牌都難以産生影響。2023 年起,許多新能源車將不再享有稅收抵免資格,包括2022 年跻身前十的兩款現代/起亞車型。幾款電動皮卡已現身市場,盡管皮卡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車型,但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款新能源皮卡能夠進入新能源車銷量前十名。”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