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Investing Pro 0

美國經濟超預期,美股後市怎麽看?

股市 2023年1月28日 08:23
已保存查看 已儲存的項目
這篇文章已經被保存在你的 已儲存的項目
 

 

2023年1月26日晚,中國農歷新年迎財神的年初五,美國商務部公佈了2022年第4季國内生產總值(GDP)數據和全年初值數據。由於表現超預期,加上市場預料美聯儲在下一次於1月31日的議息會進一步縮減加息幅度,美股大漲。

 

 

當日美股交易時段,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US)上漲0.61%,收報33,949.41點,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截至2023年1月26日年初五美股收盤止,下同)累計上漲1.72%;納斯達克指數(IXIC.US)單日上漲1.76%,收報11,512.41點,農歷新年期間累計上漲3.34%;而反映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HXC.US)則上漲3.63%,收報8,278.98點,農歷新年期間累計上漲23.50%!見下表。

 

 

 

 

美國第4季經濟表現超預期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繼第3季強勁增長3.2%後,美國2022年第4季實際GDP延續超預期表現,年增幅達到2.9%,高於預期的2.6%,見下圖。

 

 

 

 

第4季實際GDP的增長反映了私人庫存投資、消費者開支、聯邦政府開支、州郡和地方政府支出,以及非居民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居民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下降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私人庫存投資增長主要受到以石油和煤炭產品以及化工品為首的制造業以及採礦業、公用領域以及建築行業(公用設施)的帶動,由此可見,油價第4季起反彈或是一個推動因素。

 

 

另一方面,消費者支出的增加主要反映在健康護理、住宅和公用設施,以及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消費上。

 

 

第4季實際GDP增幅低於第3季,主要反映出口下降以及非居民固定資產投資、州郡和本地政府支出以及消費者開支的下降。

 

 

按現匯GDP來看,第4季按年增長6.5%,或4086億美元,至26.13萬億美元,相較而言,第3季的增幅為7.7%,或4754億美元。

 

 

從全年數值來看,美國的2022年實際GDP(較2021年)增長2.1%,而2021年的增幅為5.9%。2022年的實際GDP增長主要受消費者支出、出口、私人庫存投資,以及非居民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帶動,部分抵消了居民固定資產投資和聯邦支出下降的影響,見下圖。

 

 

 

 

華爾街在擔心什麽?

 

 

美國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的GDP數據超越預期,讓華爾街雀躍,但是雀躍過後卻是反思,在上述三大指數現貨全日報升後,美股三大指數的期貨價卻出現下挫,到撰稿之時,納斯達克100期指跌0.69%,標普500和道指期貨價分别下跌0.4%和0.16%。

 

 

第4季GD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的消費者支出佔了GDP近7成,第4季增幅為2.1%,低於第3季的2.3%,也低於預期的2.5%,其中商品支出增幅為1.1%,但服務支出增幅卻有所放緩,或顯示出經濟降溫的迹象。

 

 

2022年12月的耐用品訂單數據十分理想,按月大漲5.6%,是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漲幅,也遠高於之前預期的2.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輸設備是主要的推動力,尤其是對波音(BA.US)客機的訂單,如果扣除運輸業的影響,新訂單實際上下降了0.1%,或進一步顯示出經濟增長放緩的迹象。

 

 

另一方面,通脹讀數有所下降,個人消費資本開支價格指數上升3.2%,符合預期,但已顯著低於第3季的4.3%。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指數或上升3.9%,低於之前的4.7%。儘管如此,這一初步讀數仍高於美聯儲的核心通脹目標2%。

 

 

加上美國最新的單周(截至2023年1月21日止一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6,000人,至186,000,是去年4月以來的最低,也遠低於之前預期的205,000,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

 

 

就業和通脹是美聯儲在衡量利率時的重要考量指標,美聯儲的加息目的是壓抑通脹,而強勁的就業市場為其提供了放手加息的底氣,現在最新的數據顯示就業依然理想,而通脹仍高於目標,美聯儲的加息周期仍很大可能延續。

 

 

所以華爾街現在擔心的是,以上的經濟數據已經顯示出增長有所放緩的迹象,而在2022年美聯儲已累計加息4.25個百分點,這些影響一般都會延後出現。12月份建築批則按年下降30%,第4季企業財報低於預期——例如英特爾(INTC.US),或都在反映經濟增長的降溫。

 

 

但是美聯儲的加息周期似乎尚未結束,本月底進一步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很大,這就讓華爾街擔心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馬斯克在特斯拉(TSLA.US的業績發佈會上就提到對美聯儲加息的擔心。

 

 

後市怎麽看?

 

 

2023年以來,美股已出現大幅回落,谷歌(GOOG.US遭反壟斷、蘋果(AAPL.US股價呈弱,重磅科技股表現欠佳是拖累美股整體表現的主要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逐利資金已跨過大洋,大舉進入新興市場把握經濟復蘇的紅利,以圖更高回報。

 

 

美聯儲加息對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在上市企業的業績中,所以盈警或將陸續有來,美股調整應未到位。

 

美國經濟超預期,美股後市怎麽看?
 

相關文章

留言

評論守則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 丰富对话
  •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在此寫下您的想法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也張貼至: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感謝您的評論。請註意,所有的評論都需要我們版主的批準。因此,可能過一些時間您的評論才會出現在我們的網站上。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在留言中加插圖表
確認封鎖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舉報此評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評論被加標記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以 Google 登入
以電子郵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