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飲大國,但國内茶葉市場較為分散,雖然湧現出天福、吳裕泰、張一元等大批知名茶葉連鎖品牌,但在國内股票市場上鮮少有主營業務與茶葉種植、經營有關的上市公司。
相較於國内茶葉品牌低調、落寞,建立在茶葉原料之上的新式茶飲品牌喜茶、奈雪、茶顔悅色、蜜雪冰城等現制茶飲卻生意火爆,並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在短短數年就誕生了「茶飲第一股」。
雖然A股鮮少有茶葉上市公司,但港股卻有一家上市逾十年之久的茶企——天福(06868.HK),也就是天福茗茶。透過天福讓我們一窺茶葉行業究竟。
上市十年老茶企VS傳奇創始人
天福茗茶最早可以溯源到1993年,祖籍福建漳浦的李瑞河在中國大陸創辦茶行。
李瑞河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他家里世代以種茶為生。1953年,李瑞河在高雄岡山開辦了「銘峰茶行」開始賣茶葉。
幸運的是,他的創業旅程正經歷了當時台灣經濟發展紅利,他的茶葉生意越做越大,茶行不僅開遍台灣,還創辦了天仁茶廠、天仁茶園、陸羽茶藝中心等諸多上下遊企業,打造了以茶葉為中心的「天仁集團」。
不過人生無常,悲喜交織。
彼時茶葉事業成功的李瑞河看到股市的狂歡,成立了天仁證券想做投資生意。無奈遭遇金融危機,1990年「茶王」遭遇30億台幣市值虧損,短短一年内事業歸零。
在經歷失敗、痛苦、掙紮後,李瑞河選擇東山再起。
1993年,李瑞河與福州農墾局合作,共同經營優山茶場,李瑞河還負責銷售茶葉。他用「天仁」的「天」加上「福建」的「福」,為新公司命名「天福集團」,天福茗茶由此應運而生。
1994年,李瑞河在福州市開了第一家天福茗茶直營店,雖然茶葉的質量、包裝、門面、服務在當時的國内市場都是很少見的標準劃一,但起初的零售額卻少得可憐,甚至一天都不到100塊錢。
李瑞河堅信國運盛,則茶事興,他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天福茗茶也終將迎來柳暗花明。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選擇繼續開店。
在福建站穩腳跟後,天福開始向全國擴張,並有意識的注重本土化,在北京因時因勢,天福重點推出北方人愛喝的茉莉花茶,博得大片北方市場。
在大陸精耕十數寒暑,天福茗茶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傳統中式茶產品企業,在福建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及貴州省設有生產基地。
公司開發出多達一千八百多種的天福系列產品,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綠茶、紅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裝茶、袋泡茶,以及茶食品、茶具、茶藝用品、香道等系列。
這些產品被策劃和打造成「天福」、「天福天心」、「安可李」、「天曦」、「放牛斑」、「喫茶趣TO GO」等多個品牌,既有傳統茶葉,又有新式現制茶飲品牌(包括奶茶),以佔據中式茶飲各個細分市場。
也正是創始人對資本市場的重視,早在2011年天福便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所得款項淨額約為9.33億元,成為最早上市的茶葉品牌。上市融資也為後續公司門店擴張、收購店鋪物業等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做大做強的「天福」成為中國茶葉界知名品牌,公司於2013年至2021年期間均獲得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選的「中國茶葉行業綜合百強企業」稱號。根據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的數據,天福曾入選2019年度中國茶葉連鎖店品牌力指數第一名。
業績下跌,毛利下滑
作為大消費的一環,天福業績也深受新冠疫情重創。
於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人民幣8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14.8%,而期内錄得溢利為人民幣7510萬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52.6%。
上半年公司收入減少主要原因是受新型冠狀病毒病影響,公司在中國各城市的工廠及實體店部分停工。
受疫情影響,公司茶葉、茶食品、茶具、以及其他(主要為政府補貼)4大業務板塊全線重創。
茶葉和茶食品兩大銷售過億元的業務板塊,上半年分别貢獻了約5.85億元和1.02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别約為73%、13%;對比去年同期這兩大業務則分别貢獻了約6.71億元和1.20億元的營收,今年同比分别下降約13%和15%。
茶具及其他業務分别實現收入0.95億元和0.21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别減少11.21%和53.33%。
由於產品結構的調整及零售佔比的下降,公司毛利率從2021年上半年的57.1%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5.1%。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福在中國内地擁有約185家自有零售門市及1135家分銷商門店,分别約佔收入總額的41.3%及56.5%。這個數字相較於2021年12月31日約208家自有零售門市及1105家分銷商門店均有縮減。
今年上半年天福的業績下滑較為嚴重,對比公司過往中期業績看,除2021年公司業績有較大漲幅外,2018年以來營收及淨利潤增速均處於放緩狀態。
再往前看,從2011年上市以來,除2021年外,公司營收持續止步不前。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公司股價自2018年獲得較高漲幅後,一直在每股5港元左右震蕩,上漲乏力。這與公司業績、茶葉特性以及港股的流動性均有較大關系。
茶企上市難,新式茶飲風靡,天福小試牛刀
茶企上市難已是不爭事實。很長一段時間來,A股沒有茶企上市公司,港股市場也只有天福、龍潤茶(02898.HK)兩家公司。不過龍潤茶自2017年6月開始停牌,去年又被香港證券交易所強制摘牌。
不過自2020年以來興起一股茶企上市潮,包括中茶股份、瀾滄古茶、八馬茶業等爭奪「A股茶企第一股」,但上市過程均不順利。此後瀾滄古茶轉道港股IPO。
為何茶葉企業難以獲得資本青睐?有業内人士認為,茶葉屬於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難度相對較大。另一方面,行業集中度低,中小企業數量多而分散,行業門檻低,很難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
而一個奇怪的事實是,賣茶葉不行,賣茶飲行。雖然茶企很難獲資本市場青睐,但近年來興起的新式茶飲卻深深博得資本市場厚愛,誕生了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多個知名茶飲品牌。
在中國茶飲市場日新月異下,天福不斷調整各茶產品種類及開發多樣化的產品線,打造了主要針對年輕族群,提供即時茶飲品牌「放牛斑」和「喫茶趣TO GO」,迎合新的市場需求。
此外公司還設立了美食研發部,推出了果酒、茶食品(如月餅)、天福茗茶聯名款的金門高粱酒、燕窩和紅茶口味的佛跳牆等產品,契合當下很火的預制菜領域,還能有力提振業績。
相對而言,天福能在茶葉市場和資本市場屹立不倒,且股價維持穩定狀態相對不易,這與公司創始人李瑞河十年前就把天福送到資本市場有重要關系,同時也在公司持續品牌打造、與時俱進的營銷和產品策略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