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劉暢。
12月2日,乘聯社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我國汽車日均零售量爲6.2萬輛,同比增5%,環比10月增長3%,較去年同期改善較大。在國內車市回暖預期上升的背景下,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車企的評級沒有像市場擔憂的那樣進一步下降,而是趨於穩定。
兩家車企標普信用評級轉好,此前多家車企被下調評級
11月,標普報將中國一汽的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至“穩定”,同時確認該公司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爲“A”;日前,在被標普放入負面觀察清單7個月後,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狀態最終維持原有BBB-,僅將展望調整爲負面。
標普與穆迪、惠譽並稱爲世界三大專業信用評級機構。按照標普的評級機制,投資級別分爲AAA、AA、A和BBB四個等級(後面帶有的“+”和“-”代表其評級在同等級信用中的相對位置)該級別債券信譽高,履約風險小;而投機級別則分爲BB、B、CCC、CC、C和D。投機級別信用相對更大,履約風險更大。以國內的股份制銀行爲例,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兩家銀行的信用評級均爲BBB+,而城商行則大多在BB級及以下。
而“評級觀察”與“評級展望”則是一對較容易混淆的概念。評級觀察一般指在90 天內對於受評企業進行密切觀察,可能開展負面評級行動,下調的可能性高達 1/2;而“評級展望”對於投資級企業來說,則指未來 12-24 個月內評級可能受到壓力,但採取負面評級行動的可能性反而低於“負面觀察”,評級下調的可能性下降到 1/3。
進入2020年,受汽車行業競爭態勢和疫情衝擊疊加影響,國際評級機構從今年一季度末開始,陸續對全球車企作出評級調整。例如,穆迪於今年3月25-26日對全球 20 家車企進行了統一的評級行動,其中5家直接下調評級,其餘 15 家車企則被放入“評級下調觀察”。
車市回暖利好國內車企評級,景氣行情有望延續至明年
得益於國內疫情控制的成效,汽車市場從下半年開始回暖,多家車企的銷售數據高於市場預期。以前述兩家中國車企爲例,中國一汽11月9日對外披露,公司今年1-10月累計生產整車297.95萬輛,同比增長9.7%;累計銷售整車301.12萬輛,同比增長7.8%。標普指出,中國一汽優於預期的表現和市場持續恢復,將共同助力公司在2020至2021年保持盈利大致穩定並維持低槓桿率。
而吉利汽車今年前十月總銷量爲101.5萬輛,已完成132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77%。其中10月總銷量爲140,026輛,環比增長約11%,同比增長約8%。此後,標普將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狀態維持原有BBB-,僅將展望調整爲負面,發出轉好的信號。這意味着在7個月的觀察之後,標普認爲不應該立即下調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而是應該繼續觀察企業的表現,6-12個月後,再決定是否能夠恢復穩定展望。
而國內汽車市場轉暖的勢頭也在延續。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銷量增速連續六個月保持在10%以上。乘聯會也指出,由於目前宏觀經濟環境穩定,疫情因素也僅有個別苗頭,因此對冬季出行的個性化選擇帶動購車的熱情相對較高,目前的市場零售較強也帶來經銷商的銷售信心穩定。
中信證券此前發佈的研報指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超預期,助推行業景氣加速回升,預計2021年乘用車銷量增速有望達到15%以上,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國內車市回暖預期的持續上升,或將對中國車企的信用評級持續改善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