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數據,盡在周一網購日: InvestingPro高達55%折扣 獲取優惠

歐美分道揚鑣!中國GDP爆冷,歐洲意外成「最大輸家」 中國這一會議或有驚喜

發布 2023-7-18 上午12:49
© Reuters.  歐美分道揚鑣!中國GDP爆冷,歐洲意外成「最大輸家」 中國這一會議或有驚喜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一(7月17日),中國公佈的第一季GDP同比增長6.3%,遜於市場普遍預期。數據出爐之後,華爾街投行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並權衡中國推出刺激舉措的可能性。受這一數據影響,歐洲股市齊跌,有分析稱「歐洲是中國最新經濟管理方式的最大輸家」。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在上週大跌之後企穩,交投於100大關附近,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上升。

中國第一季GDP遜於預期 華爾街紛紛下調預期

週一,在官方數據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速低於預期後,華爾街忙着降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中國公佈第二季經濟同比增長6.3%,爲過去兩年來增幅最高的季度,但低於7.1%的市場預期。

(圖源:彭博社)

該數據高企被認爲主要因爲受到低基數效應影響——去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及上海等地封城影響,GDP僅增長0.4%,由於今年二季度是以去年同期GDP爲基數計算,因此使當期數據看起來偏高。

如果跟今年一季度比較,二季度僅增長了0.8%,不過整個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達到5.5%,超過3月份「兩會」時定下的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同時公佈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1.3%,創下2018年有該統計項以來的最高紀錄。

摩根大通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5%下調至5%。其經濟學家指出,房地產市場有二次探底的風險,GDP平減指數爲負值,青年失業率繼續創下新高。

「自第二季以來,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在需求(與收入預期和房價預期疲軟有關)和供應(私人開發商購買新土地和啓動新項目的動力不足)兩方面都有所加劇。這給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個重大挑戰,即如何平衡經濟轉型的長期目標和穩定增長的近期目標。」

花旗也將全年增長預期下調至5%,儘管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現實的政策支持」。

「如果沒有政策支持,隨着最初的重新開放衝動消退,(5%的增長目標)可能會具有挑戰性。在行業層面,我們擔心外部不利因素可能引發房地產危機。儘管未來存在有利的基數效應,但全球商品需求疲軟可能會日益拖累出口。隨着我們進入夏季,房地產問題似乎正在惡化。此外,零售疲軟和準通縮形勢都表明,家庭信心嚴重缺乏。」

摩根士丹利也將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7%降至5%。其團隊表示:「由於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低迷,第二季GDP增速放緩,政策反應仍然緩慢,投資者擔心政府是否正在改變政策目標,其特點是優先考慮穩定,對增長放緩的容忍度更高。」這種轉變的含義將意味着,缺乏將經濟增長從週期性低點提振的有意義的刺激措施。

該行表示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們認爲,北京仍然堅持到2035年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屆時人均收入將達到2萬美元,而目前爲1.28萬美元),這意味着需要在未來十年將GDP增長保持在一個體面的水平。考慮到人口結構、債務和降低風險帶來的長期挑戰,重振私營部門的動物精神是維持生產率和潛在GDP增長的關鍵。」

荷蘭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他們正在評估自己的數據。「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還會有進一步零散的貨幣寬鬆措施,比如進一步小幅下調政策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和放鬆宏觀審慎監管,以穩定房地產行業和支持國內需求。」北京方面還明確表示,希望恢復消費者、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並在此背景下,最近證實了幾年前發起的監管打擊行動的結束。

上證綜合指數下跌0.9%,恆生指數因颱風預警而休市。KraneShares CSI中國互聯網ETF (KWEB)在盤前交易中下跌1%。銅期貨下跌3%。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上季經濟數據雖然不理想,但基本符合市場及政策制定者預期。他指出,6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大部分行業均有穩定的跡象,而以人民銀行週一保持政策利率不變可看出,政府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有所下降。不過他指出,將於本月下旬召開備受矚目的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可能帶來部分驚喜和更多刺激政策,由此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並加快推動經濟增長重回正軌。

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下降至1.1

紐約聯儲週一表示,衡量紐約州製造業活動的紐約州商業狀況指數7月份下降5.5點,至1.1。《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此前預計讀數將持平。

(圖源:彭博社)

讀數高於零表示情況有所改善。

7月新訂單指數變化不大,微幅上升0.2點至3.3。發貨量指數下降8.6點,但仍爲13.4。

未交貨訂單下降0.8點,至-8.8。就業人數指數自1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正值。

價格漲幅繼續放緩。在過去的一年裏,價格指數已經下降了近50點。

對未來的樂觀情緒依然低迷。7月份,未來狀況指數小幅下降4.6點,至14.3。

總體情況:該指數今年波動較大,曾三次跌破-24,之後纔有所回升。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在報告發布前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近期一系列製造業調查的動能都很弱,儘管經濟其他領域表現出彈性,但波動的庫存數據尚未顯示出本月經濟改善的明顯催化劑。」

美股三大股指齊升

美國股市週一上午小幅走高,試圖擺脫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的影響。中國經濟數據抑制了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升60點,漲幅0.2%。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升0.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升0.4%。

(標普500指數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道瓊斯指數上週上漲2.3%,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4%,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3%。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道指和納斯達克指數均錄得3月以來最大單週百分比漲幅,標普500指數則錄得6月中旬以來最大單週漲幅。

華爾街本週開盤不溫不火,保持在15個月高點附近,來自中國的令人失望的消息引發了全球市場的謹慎基調。

數據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季環比僅增長0.8%,較第一季2.2%的增幅大幅放緩。同比增長6.3%,低於7.3%的預期。

交易員現在必須決定是否對這一消息持積極態度,因爲這可能意味着中國政府將出臺更多刺激措施。

瑞訊銀行高級分析師Ipek Ozkardeskaya說:「一方面,疲軟的增長意味着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將加緊努力,進一步緩解金融狀況,爲更快的復甦鋪平道路。」

「另一方面,迄今爲止實施的支持性政策收效甚微。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通貨緊縮的風險以及出口的下降一直難以逆轉。因此,市場的下意識反應並不熱情。」

在對中國需求敏感的工業大宗商品中,可以看到避險情緒,石油和銅價下跌。

與此同時,美國第二季財報季在上週五大銀行開市後,週一將迎來較爲平靜的交易日。第一銀行(First Bank)和Home Bank (Home Banck)就是其中的兩家。

不過,分析師指出,未來幾天充滿了潛在的市場催化劑。

「本週,特斯拉(Tesla)、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網飛(Netflix)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公司將迅速發佈更多報告。在經濟日曆上,美國零售銷售將爲至關重要的消費者的行爲提供更多色彩,」Interactive Investor市場主管Richard Hunter表示。

6月份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通脹放緩幅度大於預期,股市上週出現反彈。該數據強化了美聯儲加息週期接近尾聲的預期。但一些市場觀察人士認爲,到目前爲止,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23年上漲了17%以上,這輪上漲幅度太大、太快了。

Nuveen首席投資官Saira Malik在一份報告中稱:「例如,住房和薪資等主要通脹類別仍處於令人不安的高位,因此如果我們只看到一次(或兩次)額外加息,謹慎的投資者可能希望對過度繁榮的漲勢持懷疑態度。」

「此外,在我們看來,長期較高的利率環境可能爲2024年某個時候的溫和衰退奠定了基礎(我們的基本情況)。以標普500指數企業盈利爲衡量標準,分析師對2023年第二季和全年的預期都將繼續下調。」

歐股齊跌,「歐洲是中國最新經濟管理方式的最大輸家」?

歐洲股市週一下跌,中國疲弱的經濟數據打擊了風險情緒,同時投資者從企業財報中尋找有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的線索。

斯托克600指數收盤時下跌0.6%。奢侈品製造商LVMH和愛馬仕國際(Hermes International)股價下跌。

德國DAX30指數收盤下跌36.42點,跌幅0.23%,報16068.65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盤下跌27.05點,跌幅0.36%,報7407.52點;法國CAC40指數收盤下跌82.88點,跌幅1.12%,報7291.66點;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盤下跌41.76點,跌幅0.95%,報4358.35點。

(德國DAX30指數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落後於預期,有跡象顯示消費者支出放緩,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促使人們呼籲中國採取更多措施支持經濟復甦。

不過,市場策略師表示,他們預計投資者仍將對刺激措施持謹慎態度。

「如果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願意採取危機後十年那種廣泛而積極的財政刺激措施,他們早就這麼做了,」Abrdn投資總監James Athey表示。

「歐洲是中國最新經濟管理方式的最大輸家,」Athey表示。「重型機械、汽車出口、奢侈品——這種關係在許多方面都在朝着不利於歐洲的方向轉變。」

消費產品和礦業板塊跌幅最大,醫療保健和銀行板塊表現優異。

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強勁反彈後,歐洲基準指數在7月份有所回落,原因是投資者在經濟增長前景和央行將採取更長時間鷹派政策的預期之間進行權衡。上週,美國通脹降溫幅度超出預期,提振了市場人氣。

目前的焦點是第二季財報季,分析師預計歐洲企業利潤將出現自2020年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他們預計歐元區股市將再次表現遜於美國股市。

美元大跌後企穩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週一小幅走高,上週因美國國債收益率大跌而錄得今年最大單週跌幅。

本週美元可能盤整,因投資者等待美聯儲下週的議息會議。美聯儲料將在此次政策會議上再升息25個基點。

紐約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場策略師Marc Chandler表示,上週美元跌勢「似乎異常之大」,並指出本週市場料將趨穩,美元將走強。

本週美國經濟的主要焦點將是週二公佈的6月零售銷售報告,不過該數據不太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的路徑。

聯邦基金期貨交易員預計,美聯儲今年還會再收緊33個基點,基準利率預計將在11月達到5.40%的峯值。這意味着市場認爲美聯儲在7月25日至26日會議後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很低。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週大幅下挫,因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放緩,令市場愈發預期物價壓力將繼續緩和,進而導致貨幣政策更爲溫和。

「上週美國的反通脹衝擊改變了匯市格局,但未來數日沒有關鍵數據發佈將告訴我們,隨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風險事件的臨近,這種衝擊能否讓美元處於不利地位,」荷蘭國際集團(ING)外匯策略師Francesco Pesole表示。

「歐元/美元短期看來有點過度,本週可能面臨回調,」他補充道。

美元指數在上週五跌至202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99.574後,現交投於99.93一線,較稍早觸及的日高100.19有所回落。

(美元指數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歐元/美元下跌0.05%,至1.1221,此前曾觸及2022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12445。

在德國,德國央行週一表示,儘管第二季度出現小幅反彈,但歐元區最大經濟體今年的萎縮幅度可能超過幾周前預計的0.3%。

在全球商品需求下降的影響下,以工業爲主的德國首當其衝。這是由於疫情後借貸成本上升抑制了投資,人們在休閒、旅遊和其他服務上的支出增加。

歐洲央行預計也將在下週加息25個基點。歐洲央行管委內格爾表示,歐洲央行本月必須再次加息,並將在下一次會議上根據數據作出決定。

「我預計7月會議將再加息25個基點,而對於9月會議,我們將看看數據會告訴我們什麼。」

他表示,潛在通脹非常具有粘性。雖然市場和經濟學家認爲歐洲央行下週和9月份都將加息,但央行官員們對夏季之後的加息路徑並不明確。

包括內格爾本人在內的一些委員會成員表示,不應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其他人則對歐元區20國經濟的前景感到擔憂。內格爾認爲政策沒有過度收緊的風險,重申隨着利率上升,歐洲不太可能出現硬着陸。但他表示宣佈抗擊通脹取得勝利還爲時過早。

美元/日元上漲0.25%,至139.07,上週五曾跌至137.245,爲5月17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英鎊/美元下跌0.02%,至1.3084,上週四觸及1.31440,爲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荷蘭合作銀行研究部高級外匯策略師Jane Fole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市場對英國央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以及英國經濟的彈性繼續提振英鎊。然而,對英國高利率導致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可能導致英鎊在中期走弱,「因爲投資者對英國整體經濟背景感到恐慌,並削減了他們的英鎊多頭頭寸。」

Foley表示,隨着英國央行加息,經濟狀況可能會惡化,並導致英鎊在中期內走弱。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