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週三(6月28日)亞市,中國央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調至7.2101,較前一交易日貶值3個基點,死守7.2超出市場預期。摩根大通預期人民幣將持續疲軟,中國央行可能會尋求介入防止跌勢加速,將認爲有必要引入某種熔斷機制。匯豐策略師分析,中國央行可能重新引入逆週期因子,酌情調整人民幣中間價。
在岸人民幣/美元週三亞市早盤大幅開低124點、報7.2225,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亦走貶;截至午盤12點左右,在岸及離岸價分別暫報7.2263及7.2316。
摩根大通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預期人民幣將持續疲軟,並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尋求介入,以防止人民幣跌勢加速。
該行表示:「由於即期匯率疲軟和貶值預期往往會進一步自我強化,中國央行可能認爲有必要引入某種熔斷機制。而提高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亦是防止人民幣走軟的先發制人舉措,週二中國央行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雖持續調貶,但仍連續兩日高於市場預期。」
週二據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大型國有銀行於離岸市場拋售美元,以緩解離岸人民幣跌勢,帶動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匯率昨日盤中均一度升破7.21價位。
交易員指出,中國大型國有銀行於離岸市場拋售美元,加上中間價偏強的監管維穩訊號已較爲明顯,但中國經濟刺激舉措仍未推出,在缺乏實質性利多因素的情況下,短期人民幣跌勢可能難以實質性扭轉。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近日中國央行下調了一連串基準利率,包括面向家庭和企業的貸款利率,但這些降息舉措對中國步履蹣跚的經濟復甦影響有限。
週二的人民幣中間價高於許多市場參與者的預期,不能完全用美元的整體走勢來解釋。匯豐(HSBC)外匯策略師陳敬陽表示,人們由此猜測,中國央行可能在週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重新引入了「逆週期因子」(countercyclical factor)。
簡單解釋,「逆週期因子」是一款酌情調整工具,中國央行會在每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上一次使用此工具是在2022年11月,當時岸人民幣跌至1美元兌7.30元左右。
澳新銀行(ANZ)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表示,如果中國央行週二使用了「逆週期因子」,那麼這可能是一個信號,表明中國央行對人民幣走弱越發感到不安,希望能遏制住人民幣的跌勢。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今年3月份曾表示,作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努力的一部分,中國央行打算逐漸減少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