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40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全球越來越多的央行加入到了加息的隊伍中……
今年以來,美聯儲、英國央行、挪威央行、新西蘭央行、加拿大央行先後開啟加息步伐。而歐洲央行似乎也要向高通脹妥協,結束量化寬鬆,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4月20日,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 Martins Kazaks 表示,「顯著的」通脹風險使得歐央行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歐洲央行最快可能在會7月進行加息。值得注意的是,Kazaks 的表態是歐洲央行高級官員首次給出加息的明確時點。
據彭博4月20日報道,歐洲央行管委、德國央行行長納格爾周三表示,歐洲央行或許能夠在第二季度末結束凈資產購買行動。他表示,儘管經濟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但通脹率重返2%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德國財政部長林納德在同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說,疫情后的經濟復蘇尚未開始,通脹風險和供應鏈問題會對經濟穩定造成重大影響。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加息對抗通脹,或許「葯不對症」。
2021年以來,國際天然氣、電力、煤炭等能源價格高漲令歐美國家十分頭疼。進入2022年以後,受俄烏衝突影響,原油、天然氣、鐵礦石、銅、黃金等全球重要商品價格繼續走高,且波動性大幅提高。
央行加息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加息的直接目的是降低通脹,抑制商品價格的上漲。然而,地緣政治、疫情等宏觀面因素共同推高商品價格走高,進一步推高通脹水平,美國3月CPI高達8.5%再創40年來新高。因此,央行加息控制了流動性,並沒有解決供給端和供應鏈受阻的根本性問題,「治標不治本」。
此外,央行加息帶來的另一個重大影響是經濟增速放緩。美聯儲加息后,美國國債市場出現利率倒掛。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負責人程小勇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加息周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到後期收益率曲線變得十分平坦甚至倒掛,10年和2年期的利差會降到零甚至零以下。歷史上,美國在加息周期中出現過長債收益率止步不前的情景,尤其以2004—2006年的「格林斯潘之謎」現象最為出名。
美債利率倒掛往往是經濟陷入衰退的先兆。1971至今,美國共經歷過6輪衰退,分別發生於1974年二季度至1975年二季度、1980年二季度至四季度、1982年、1991年一季度至三季度、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三季度,2020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其中除了2022年經濟衰退,美債收益率曲線都對美國經濟衰退有提前警示作用。
「當前收益率曲線倒掛的情況與20世紀70年代滯脹期類似,因此我們估計美國經濟陷入新一輪衰退的可能性很大。未來美聯儲面對高通脹會持續不斷加息,甚至下一次加息的力度會更大,以便全面阻擊高通脹,因高通脹是供給衝擊和工資——通脹螺旋共振產生的。」程小勇說。
但正如《紐約時報》所言,在俄烏衝突前就已陷入困境的美聯儲,如今採取的是「搖搖欲墜的平衡行動」。在地緣政治動蕩、疫情遲遲無法結束的時期,美國經濟能否承受得住加息這一問題無法立刻得到答案。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