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全球通脹指標惡化!海運運費直逼2萬美元 或觸及疫情時期峯值

發布 2024-6-14 上午09:28
全球通脹指標惡化!海運運費直逼2萬美元 或觸及疫情時期峯值
US500
-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就在美聯儲和美國經濟在通脹方面獲得好消息,消費者價格和批發價格走軟之際,一項重要的全球貿易通脹指標卻朝着錯誤的方向發展。

運費上漲是全球供應鏈中新的擔憂之源,預測警告稱,海運價格可能達到 20000 美元——甚至可能觸及新冠疫情時期 30000 美元的峯值——並保持到 2025 年。

數據顯示,從遠東到美國的現貨海運價格環比上漲 36%-41%,海運承運商將額外費用(即一般費率上漲)提高了約 140%。這些成本導致 40 英尺集裝箱的價格上漲至約 12,000 美元。

“該指數數據證實了我們從數據和託運人那裏看到的情況,”ITS Logistics 全球供應鏈副總裁 Paul Brashier 表示。由於海外集裝箱短缺和船舶容量有限,託運人不得不轉向現貨市場尋找在原產地裝運的設備。“這大大推動了運費上漲至兩年前新冠疫情後從未見過的水平,”他表示。由於停留時間延長,港口碼頭的貨運也出現瓶頸,用於裝載貨物的空箱非常稀缺,Brashier 補充道。

DHL全球貨運美洲公司海運主管Goetz Alebrand表示,他對運費近期下降並不樂觀。

Alebrand表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決,而且(海運)運費水平可能不會在農曆新年前下降。”

集裝箱運費重返新冠疫情時期 30000 美元高峯

週四,Sea-Intelligence 發佈報告預測,亞歐現貨價格可能超過 20000 美元,其中需要考慮紅海危機(胡塞叛軍最近加強了對船舶的襲擊)和航行里程的增加。

Sea-Intelligence 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這次疫情開創了一個先例,在嚴重危難時期,每海里的運費可能會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關於胡塞武裝紅海襲擊的經濟影響的報告,2023 年 12 月至 2 月中旬,紅海集裝箱運輸量下降了約 90%。繞過非洲的替代航線不僅增加了約 11000 海里(一至兩週的運輸時間),而且每次航行還增加了約 100 萬美元的燃料成本。

Sea-Intelligence 的數據估計,如果每海里的運費達到疫情期間的水平,從上海到鹿特丹的即期運費將達到每 40 英尺集裝箱 18,900 美元,從上海到熱那亞的即期運費將達到每 40 英尺集裝箱 21,600 美元,從鹿特丹到上海的回程運費也有可能達到每 40 英尺集裝箱 21,200 美元。

“只要有足夠多的託運人願意支付價格,即期運費就會繼續上漲,”Murphy表示。“這意味着,儘管即期運費不太可能超過疫情期間的水平,但這絕不是保證。”他表示,在跨太平洋航線(亞洲到美國西海岸/東海岸)上,最高即期運費的推斷將與疫情期間相同,當時一些運費達到了每集裝箱 30000 美元。

Bleakley Financial Group 首席投資官 Peter Boockvar 表示,儘管美聯儲的最新言論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顯示通貨緊縮取得了進展,但全球經濟正處於通脹波動的新階段。

Boockvar 表示:“海運和空運運費的飆升提醒了我們這一點。我們過去看到過,商品價格很容易出現逆轉。長期上漲的運費是真實存在的。”

供應鏈價格的急劇變化讓託運人感到沮喪。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政策高級副總裁Nate Herma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5 月份市場需求低迷,集裝箱預訂量下降 48%,供應充足,船舶運力增加 2.6%,但承運商的一般費率卻暴漲了 140%!託運人支付高昂的費率,直接原因是這些計劃無視現有合同。

航空貨運價格和需求正在走高

貨運情報公司Xeneta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至北美的空運現貨價格同比上漲43%,至每公斤4.88美元。5月份,全球航空貨運現貨價格同比上漲9%,至每公斤2.58美元。

需求增加是航空貨運市場的一個因素。在最近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Xeneta寫道,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在5月份需求同比增長12%之後,2024年的貨運量有望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從蘋果到中國零售商Temu和Shein,以及半導體公司,都將空運作爲運輸產品的首選。

Wedbush Securities董事總經理兼高級股票分析師Daniel Ives表示:“如果成本上漲持續到夏末,那麼這將給蘋果和芯片產品帶來價格上漲(壓力),並傳遞給最終用戶和消費者。”“隨着iPhone 16將於9月中旬上市,這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

Xeneta首席航空貨運官Niall van de Wouw表示,從中國到美國的航空貨運現貨價格在2024年飆升,主要是由於Shein和Temu等公司的電子商務需求異常繁榮。

van de Wouw表示:“由於海運集裝箱服務的中斷,我們可能還會看到航空貨運受到一些影響。”“鑑於全球98%的貨物都是通過海洋運輸的,即使是0.2%的百分比變化也會使航空貨運量增加10%。這說明航空貨運對海洋上的干擾有多敏感。”

他表示,雖然5月份全球即期匯率同比上漲9%,但並非所有主要貿易航線的即期匯率都出現了這種水平的上漲。從歐洲到北美的貿易下降了21%。

供應鏈熱點圖強調了海運價格與需求之間的脫節,這與疫情期間不同,當時海運是由貪得無厭的消費者購買和缺乏集裝箱和船隻來推動的。

根據FreightWaves SONAR的海運數據,集裝箱預訂量和船運公司的貨運訂單環比下降了48%。海運公司正在取消船舶航行和約37%的海運預訂,這使得集裝箱市場更加緊張,從而提高了集裝箱的價格。紅海航線的延長也加劇了集裝箱供應的緊張。繞過好望角的航線限制了集裝箱的可用性,人爲地縮小了可用集裝箱的數量。

Xeneta的數據追蹤了從遠東到美國東海岸、西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海運運價,顯示了這一歷史性走勢。

Brashier表示:“有證據表明,較小的海運公司正在重新安排船隻和包機,以獲得這一更高的收入。”他表示,這可能會帶來兩個重大挑戰,他的公司正在密切關注這兩個挑戰。首先,將有大量集裝箱通過更多的船隻和託運人不習慣的港口進入北美,通過傳統門戶運送貨物的船隻總數的增加將使目前的供應鏈運營不堪重負。

港口延誤會產生一種“聚集”效應,類似於疫情期間導致港口擁堵的船隻抵達。DHL在最近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中國和東南亞主要港口的港口持續擁堵。新加坡已經被擁堵困擾了數週,船隻平均要等7天才能進港。DHL表示,中國所有主要港口地區的等待時間也在增加,其中上海和青島的等待時間最長。

根據集裝箱航運市場情報公司Linerlytica的數據,日益惡化的港口擁堵已導致約200萬TEU的船舶無法使用,佔全球船隊的近7%。

Brashier表示,這可能會給託運人帶來重大挑戰:在更早進入北美的大量旺季集裝箱上,更多的船隻可能會造成港口擁堵。小型船隻的進入加劇了港口的擁堵。

DHL建議客戶在預定出發前4 - 6周提前預定運費,以減少貨物被拒收的幾率,確保及時高效的服務。

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罷工問題

由於代表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工會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代表這些港口的美國海事聯盟(USMX)之間的合同談判暫停,西海岸的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今年早些時候,由於擔心ILA會在秋季罷工,物流經理們提前了假日商品的進口時間表,以確保這些商品在9月30日的合同截止日期之前進入倉庫。

在週三的一份新聲明中,USMX主席Harold J. Daggett警告說:“由於USMX及其成員公司繼續拖延,2024年10月1日發生全海岸罷工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但據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稱,爲了減輕紅海、巴拿馬運河干旱以及ILA與USMX的談判等多重風險,只有一小部分集裝箱被轉移到洛杉磯港。該港口5月份的集裝箱進口量同比下降3%,而出口則創下了連續12個月增長的新里程碑。Seroka表示,“自這一消息宣佈以來,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在這些談判中,有停有開始,我不認爲這是非常不尋常的。”

本週,由於工會指控馬士基及其APM Terminals使用自動化設備違反了主合同,談判被暫停。

Daggett表示:“像馬士基這樣的公司,在實現數十億美元收入的同時,正不斷試圖通過引入自動化來減少ILA的工作崗位。”“他們將會猛然醒悟。這是我們的時代,國際勞工協會將要求我們的國際勞工協會岸上工人大幅提高工資。”

馬士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仍然完全遵守國際航運協會與USMX簽訂的總合同,並表示“對國際航運協會選擇公開正在進行的談判的某些細節,以爲他們的其他要求創造額外的槓桿感到失望”。馬士基表示,將繼續與包括國際航運協會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接觸,以解決他們的擔憂。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在洛杉磯港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港口工會的談判,因爲罷工可能對經濟造成影響,並鼓勵雙方真誠地進行談判。

Bernstein表示,“我們政府的政策是鼓勵集體談判,因爲我們知道這是有效的。”“總統知道這是有效的。他是第一位真正走上警戒線的總統。他一直支持集體談判,但他也支持給當事人和他們需要的空間,當他們在這個階段和協會。”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