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周三(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CPI數據同比漲幅達到7.0%,正式邁入「7時代」,而上一次美國物價漲幅達到如此高的水平,還要追蹤到1982年的夏天。將近四十年的滄海桑田,無論是全球還是美國的經濟政治格局面貌,均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那麼,歷史的案例又是否能夠給今天的人們帶來啟示呢?
在推特上,一條業內人士的推文勾起了不少年長者塵封數十年的回憶:
在上一次美國CPI處於「7時代」,眼下已經高達逾4700點的標普500指數還僅僅處於100點的三位數起步階段;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高於10%;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位於如今看來不可思議的高位15%。當然,更能讓人深感歲月變遷的是——當年的中國GDP體量還只有當前的約1.5%(按美元計算)。
不過事實上,在不少人看來,除了CPI同樣處於「7時代」,眼下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處境,與40年前並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40年前的經歷
現如今,美國通脹率依然處於上升階段,而1982年的那個夏天則正處於回落時期。
在1980年,美國CPI同比漲幅曾達到14.8%的峰值,當時的美國總統還是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79年爆發的伊朗革命推高了油價,當時美國的核心通脹率也達到了13.6%的恐怖高位。
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在1979年成為美聯儲主席后,就開始用緊縮的貨幣政策來試圖抑制通脹。這一做法加上信貸控制,導致美國在1980年陷入了短暫的經濟衰退。隨後,當美聯儲在1981年將基準利率進一步上調至19%時,一場嚴重得多的衰退爆發了。到1982年夏天,通脹率和利率都開始急劇下降。
此後的故事人們如今都已經知道,美國經歷了長達近40年的低個位數通脹時期。
在1982年8月,一名美聯儲官員曾興奮地表示,「我們在降低通脹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顯然,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沃爾克在當時還有許多其他棘手問題要處理:他的高利率政策導致墨西哥陷入違約,並引發了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那年秋天,美國的失業率也攀升至了二戰後的最高點——10.8%。
在當時,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也與現在大不相同。1982年的時候,美聯儲仍以貨幣供應為目標,導致利率的波動往往無法預測。而時至今日,美聯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貨幣供應量指標,隨着美聯儲購買債券以壓低長期利率,貨幣供應量在近年來急劇擴大,而聯邦基金利率目前則依然接近於零。
更早前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與1982年時相比,美國歷史上更早前兩次CPI達到7%的情況,對於今天的人們或許更有借鑒意義。
第一次是在1946年。當時二戰的結束釋放了被壓抑的消費品需求,而價格管制也隨着戰事的落幕而取消,1947年美國通脹率曾達到近20%,之後一路回落。如今,美國消費模式也同樣被扭曲,供應鏈被疫情所打亂。
1973年美國CPI也超過了7%,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的推動(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並延續了1966年開始的物價上漲趨勢。與今天相似的是,20世紀60年代那次物價上漲之前,美國也曾經歷了長期的穩定低通脹和低失業率。
與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現在一樣,時任美國總統的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起初將通脹歸咎於特定行業的微觀因素。當時的美聯儲主席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部分迫於約翰遜的壓力,遲遲沒有承認需求過於強勁,公眾對通脹的預期脫離錨定方向。
對於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而言,當前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在於究竟如何界定眼下的通脹是更像1946年還是1966年時的情況?
就目前而言,他認為與上述兩次經歷都有一些相同之處。在周二的最新國會提名聽證會上,他將通脹歸因於「強勁的需求疊加供應制約」,並強調了通脹預期可能脫離錨定方向的風險。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最早可能在3月開始加息。
(文章來源:瀟湘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