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11月新增信貸和社融均超預期
* 但社融存量增速則呈下滑態勢
* 且信貸結構顯示實體融資需求仍疲弱不改
* M2增速受財政支出支撐增速環比持平於上月
* 經濟疲弱不改,穩增長政策仍需策馬揚鞭
* 疏通貨幣傳導機制同時財政及寬信用均需發力
(新增更多評論和細節)
路透上海12月11日 - 在11月票據融資沖量支撐下,中國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明顯好於預期,社融增速環比雖有所恢復,但存量增速則呈下滑態勢,M2增速受財政支出支撐增速保持平穩。整體看信貸結構顯示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未改善,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疲弱不改,未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加大,穩增長政策仍需策馬揚鞭。
他們並認為,雖然貨幣政策仍需維持寬鬆節奏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助益,但是當前疏通貨幣政策疏導機制亦更為關鍵,包括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支出繼續發力,以及寬信用政策疏通融資渠道共同發力仍為未來政策重點所在。
“11月信貸和社融均有所恢復,但企業中長期信貸偏弱,居民部門貸款仍在高位,隨著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可能逐漸回落。總的來說,形勢還不算盡如人意,貨幣政策應該會維持現有基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認為。
他並指出,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大,明年外貿預計回落,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目前看,支持民企見效需要時間,短期還是要從基建發力。非標還在收縮,支持民企能否見效需要更多數據支持。
中國央行周二公布,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高於此前路透1.1萬億元的調查中值;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CNMSM2=ECI 同比增長8%,符合路透調查中值為8.0%。央行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CNSFLM=ECI為1.52萬億元人民幣,高於此前路透1.35萬億元的調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少3,948億元。
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業偉認為, 雖然11月社融同比跌幅有所收窄,貨幣增速暫時平穩,但這主要由短期因素所致,並不能掩蓋實體融資大幅收縮的態勢。ABS、貸款核銷以及債市融資增加難以彌補表外融資和地方政府債融資收縮留下的缺口,實體融資繼續偏弱。
他並指出,財政存款短期增加也難以持續支撐貨幣增速。實體信用和貨幣依然處於很弱態勢,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亟需疏通。一方面,需要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提升金融機構資金投放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放鬆對實體經濟融資能力限制,提升實體融資需求。
中美貿易摩擦給中國進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在11月顯現。連續數月高增長後,中國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驟降至個位數且遠遜市場預期,貿易順差則攀升至年內新高。分析人士表示,這顯示了內外需開始趨於疲弱,而中美貿易戰導致的“搶出口”刺激效應也已減弱。分析師預計,進出口同時走弱可能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外貿的總體格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等多方需共同發力**
雖然表面看11月金融數據好於預期,但是具體結構顯示企業融資需求仍舊疲弱,表外融資繼續萎縮,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嚴峻,未來貨幣政策寬鬆效果或極為有限,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同時,仍需要積極財政政策及寬信用政策綜合發力。
“目前流動性充裕,如不進行降準和降息,當前貨幣政策空間已經不大,短端下行有限,政策著力點仍在疏通傳導機制。即使貨幣政策更加放鬆,但資金依然很難流入實體。若盤活央行的流動性,只有財政政策更大作為,增加支出,擴大需求。在信貸融資和標準化債券融資的同時,適度修復其他融資條件。”財通基金固定收益分析師鄭良海認為。
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亦指出,目前整體的信貸增速還是相對比較平穩,並沒有看出特別明顯的放量;“年內降準可能性不是特別大,我覺得就這麼幾天了,也不會再降了,有可能明年才會考慮降準的問題。”他稱。
中國央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撰文指出,要把握好結構性貨幣政策的邊界和度,定向降準確實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貨幣政策畢竟還是總量政策,即便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會產生總量效應,過多使用結構性工具難免會與貨幣政策在總量上的把控產生矛盾。
對於未來,鄭良海指出,當前中美貿易爭端留下三個月的時間窗口,且中央經濟工作會召開在即,預計會有更多穩增長、減稅和紓困民企政策出台。
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亦認為,信貸總量略增難掩總體融資需求的走弱,非標收縮趨勢延續,信用收縮的滯後影響逐漸顯性化。經濟轉型框架下,政策維穩與傳統“穩增長”明顯不同,不會通過“走老路”的手段全面刺激經濟,而是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精準施策,圍繞“補短板”、“增後勁”等領域,實現結構性發力。
中國商務部周二稱,中國副總理劉鶴上午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通電話,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下一步經貿磋商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交換了意見。
中美兩國元首此前在G20峰會期間會晤並達成共識,同意停止相互加徵新的關稅,雙方就如何妥善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
<^^^^^^^^^^^^^^^^^^^^^^^^^^^^^^^^^^^^^^^^^^^^^^^^^^^^^^^^^^^
cnm2 https://tmsnrt.rs/2PvntXK
^^^^^^^^^^^^^^^^^^^^^^^^^^^^^^^^^^^^^^^^^^^^^^^^^^^^^^^^^^^>
(發稿 吳芳;審校 楊淑禎)
* 但社融存量增速則呈下滑態勢
* 且信貸結構顯示實體融資需求仍疲弱不改
* M2增速受財政支出支撐增速環比持平於上月
* 經濟疲弱不改,穩增長政策仍需策馬揚鞭
* 疏通貨幣傳導機制同時財政及寬信用均需發力
(新增更多評論和細節)
路透上海12月11日 - 在11月票據融資沖量支撐下,中國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明顯好於預期,社融增速環比雖有所恢復,但存量增速則呈下滑態勢,M2增速受財政支出支撐增速保持平穩。整體看信貸結構顯示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未改善,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疲弱不改,未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加大,穩增長政策仍需策馬揚鞭。
他們並認為,雖然貨幣政策仍需維持寬鬆節奏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助益,但是當前疏通貨幣政策疏導機制亦更為關鍵,包括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支出繼續發力,以及寬信用政策疏通融資渠道共同發力仍為未來政策重點所在。
“11月信貸和社融均有所恢復,但企業中長期信貸偏弱,居民部門貸款仍在高位,隨著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可能逐漸回落。總的來說,形勢還不算盡如人意,貨幣政策應該會維持現有基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認為。
他並指出,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大,明年外貿預計回落,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目前看,支持民企見效需要時間,短期還是要從基建發力。非標還在收縮,支持民企能否見效需要更多數據支持。
中國央行周二公布,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高於此前路透1.1萬億元的調查中值;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CNMSM2=ECI 同比增長8%,符合路透調查中值為8.0%。央行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CNSFLM=ECI為1.52萬億元人民幣,高於此前路透1.35萬億元的調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少3,948億元。
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業偉認為, 雖然11月社融同比跌幅有所收窄,貨幣增速暫時平穩,但這主要由短期因素所致,並不能掩蓋實體融資大幅收縮的態勢。ABS、貸款核銷以及債市融資增加難以彌補表外融資和地方政府債融資收縮留下的缺口,實體融資繼續偏弱。
他並指出,財政存款短期增加也難以持續支撐貨幣增速。實體信用和貨幣依然處於很弱態勢,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亟需疏通。一方面,需要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提升金融機構資金投放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放鬆對實體經濟融資能力限制,提升實體融資需求。
中美貿易摩擦給中國進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在11月顯現。連續數月高增長後,中國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驟降至個位數且遠遜市場預期,貿易順差則攀升至年內新高。分析人士表示,這顯示了內外需開始趨於疲弱,而中美貿易戰導致的“搶出口”刺激效應也已減弱。分析師預計,進出口同時走弱可能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外貿的總體格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等多方需共同發力**
雖然表面看11月金融數據好於預期,但是具體結構顯示企業融資需求仍舊疲弱,表外融資繼續萎縮,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嚴峻,未來貨幣政策寬鬆效果或極為有限,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同時,仍需要積極財政政策及寬信用政策綜合發力。
“目前流動性充裕,如不進行降準和降息,當前貨幣政策空間已經不大,短端下行有限,政策著力點仍在疏通傳導機制。即使貨幣政策更加放鬆,但資金依然很難流入實體。若盤活央行的流動性,只有財政政策更大作為,增加支出,擴大需求。在信貸融資和標準化債券融資的同時,適度修復其他融資條件。”財通基金固定收益分析師鄭良海認為。
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亦指出,目前整體的信貸增速還是相對比較平穩,並沒有看出特別明顯的放量;“年內降準可能性不是特別大,我覺得就這麼幾天了,也不會再降了,有可能明年才會考慮降準的問題。”他稱。
中國央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撰文指出,要把握好結構性貨幣政策的邊界和度,定向降準確實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貨幣政策畢竟還是總量政策,即便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會產生總量效應,過多使用結構性工具難免會與貨幣政策在總量上的把控產生矛盾。
對於未來,鄭良海指出,當前中美貿易爭端留下三個月的時間窗口,且中央經濟工作會召開在即,預計會有更多穩增長、減稅和紓困民企政策出台。
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亦認為,信貸總量略增難掩總體融資需求的走弱,非標收縮趨勢延續,信用收縮的滯後影響逐漸顯性化。經濟轉型框架下,政策維穩與傳統“穩增長”明顯不同,不會通過“走老路”的手段全面刺激經濟,而是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精準施策,圍繞“補短板”、“增後勁”等領域,實現結構性發力。
中國商務部周二稱,中國副總理劉鶴上午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通電話,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下一步經貿磋商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交換了意見。
中美兩國元首此前在G20峰會期間會晤並達成共識,同意停止相互加徵新的關稅,雙方就如何妥善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
<^^^^^^^^^^^^^^^^^^^^^^^^^^^^^^^^^^^^^^^^^^^^^^^^^^^^^^^^^^^
cnm2 https://tmsnrt.rs/2PvntXK
^^^^^^^^^^^^^^^^^^^^^^^^^^^^^^^^^^^^^^^^^^^^^^^^^^^^^^^^^^^>
(發稿 吳芳;審校 楊淑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