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球油氣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受俄烏衝突影響,天然氣和原油價格均大幅飆升,雖然時值年末已基本抹去了年內全部漲幅,但全球油氣行業的格局已被改寫,並且影響深遠。
走勢回顧
俄烏衝突無疑是今年油氣行業最大的影響因素,這場衝突始於今年2月,至今仍未結束,其直接後果之一便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起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國際制裁。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油氣行業是其重要經濟支柱,自然成了重點制裁對象。
由於市場擔心俄羅斯供應中斷,布倫特原油期貨今年3月一度漲至近140美元/桶,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此後,隨着市場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加劇,加上美聯儲激進加息,國際油價震蕩走低。
為了穩定油價,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加盟主要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決定從11月開始大幅減產200萬桶/日。
天然氣方面,由於歐盟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羅斯擁有更多話語權。今年6月,俄羅斯大幅削減了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供應量。北半球今年夏季普遍遭遇極端高溫,歐洲用電需求攀升,荷蘭近月天然氣期貨於8月下旬創下339.2歐元兆瓦時的歷史新高。
不過,得益於秋季溫暖的天氣,歐洲的天然氣儲備情況超出預期,天然氣價格不斷走低,並在12月下旬回吐了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全部漲幅。
歐盟:決定徹底擺脫俄羅斯燃料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
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危機之際,歐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能源價格暴漲不僅加大了普通家庭的負擔,更威脅着歐洲大陸製造系統的核心產業,例如化學品和金屬生產。歐洲一些企業正在減產,並開始將投資轉向美國等海外市場。
據相關估算,歐元區國家已經編列了約6000億歐元的預算,來幫助家庭支付能源賬單。
歐洲之所以處在危機的中心,原因在於其自身能源供應的脆弱性。歐洲大陸本土化石能源儲量很低,嚴重依賴進口。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依賴度分別為97%、84%和35%。其中,2020年俄羅斯進口佔比分別為37%(石油)、41%(天然氣)和19%(煤炭)。
俄歐關係急劇惡化后,歐盟確立了在2027年之前擺脫俄羅斯化石燃料的目標。有觀點認為,歐盟的能源轉型可能會受阻,因為歐洲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增加煤炭使用,以取代供應短缺的天然氣,而煤炭的污染比天然氣更大。
事實證明,歐洲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的使用。國際能源署(IEA)在其年度煤炭市場報告中稱,歐盟整體的煤炭發電量增加,助推今年煤炭消費量達到創紀錄的80多億噸,其中其中德國是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儘管如此,在官方政策層面上,歐盟甚至有意提高減排目標。在11月的COP27氣候大會上,歐盟宣布計劃在明年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前提升其目標。
作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大戶」,歐盟目前官方的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境內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將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55%,到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
而歐盟如今的想法是,到2030年,歐盟國家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將減少57%,而不是55%。
俄羅斯:西方不亮東方亮?
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該國2021年的石油及天然氣出口額達到約2440億美元。為了限制俄羅斯通過能源行業獲得的收入,歐美不僅禁止進口該國的原油和煤炭,還針對石油和天然氣推出了限價措施。
七國集團(G7)、歐盟以及澳大利亞本月同意,從12月5日起,俄羅斯海運石油的價格上限為每桶60美元。一併生效的還有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禁令,歐盟於12月5日正式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並將從明年2月5日起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
作為反擊措施,俄羅斯總統普京本周簽署了一項總統令,從明年2月1日起五個月內,禁止向那些對俄羅斯石油限價的國家供應原油和成品油。
同樣是在12月,歐盟各國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上達成協議,將天然氣價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時180歐元。該限價機制將於2023年2月15日啟動。
有分析人士稱,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甚至高於目前俄羅斯銷售的原油價格,因此幾乎不會對該國目前的石油收入造成影響。在西方市場遇冷后,俄羅斯轉而向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亞洲客戶出售了大量折扣石油。
然而,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預計,明年初俄羅斯的石油日產量可能會下降50萬至70萬桶,大致相當於該國目前產能的5%至6%。諾瓦克還透露,今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將下降12%,出口量將下降1/4。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也表示,由於石油價格上限擠壓了出口收入,俄羅斯2023年的預算赤字可能會超過GDP的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負責人阿列克謝·米勒在年終會議上坦言,他們度過了非常艱難的一年,在失去歐洲市場后,正在尋找替代方案,尤其是在亞洲。米勒指出,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推動了能源市場的全面變化。
美國:俄烏衝突最大贏家
和歐洲不同,美國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很小,因此不僅一早就宣布制裁俄羅斯的能源行業,還提出了對俄油設置價格上限。
有分析稱,俄烏衝突刺激了對美國能源的新需求,如果頁岩油產能加速增長,明年晚些時候應該會推動原油出口超過進口,這將使美國有望自二戰以來首次成為原油凈出口國。
美國的石油產能已經位列世界第一,超過了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原油供應國。不過,美國的頁岩油田正在老化,今年的產量增長乏力。雖然美國明年的總產能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234萬桶/日,但前提是油價有利可圖,足以吸引石油鑽探商開採更多石油。
數據分析公司Kpler稱,隨着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歐洲煉油商紛紛搶購美國原油,以抵消俄羅斯原油留下的空白。
美國還和澳大利亞與卡塔爾是位列全球三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在能源危機期間,美國向歐洲出口了大量LNG,幫助盟友渡過難關。
在歐洲需求和價格飆升的推動下,2022年上半年,美國超過卡塔爾和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國。有分析稱,隨着歐洲忙於補充今年冬天耗盡的庫存,美國LNG出口可能會持續增長到2023年。
展望2023年
雖然歐洲看起來將避免在今冬遭遇嚴重的能源短缺,但天然氣供應不足這一難題恐怕會在未來數年都陰魂不散。
外界普遍預計,歐洲國家未來數年的天然氣採購將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俄羅斯基本切斷了天然氣供應,並且全球其他國家對LNG的爭奪也在加劇。以日本為例,該國是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之一。日本多家公司本周表示,與阿曼和美國生產商達成了中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
IEA此前發佈預計稱,如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完全停止,並且亞洲客戶參与對LNG的爭奪,歐洲明年夏天可能面臨多達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缺口。
原油方面,IEA預計,今年第四季度80萬桶/日的供應盈餘將在明年三季度轉為明顯短缺,到明年四季度缺口將擴大至210萬桶/日,分析師預計屆時布倫特原油價格將接近100美元/桶。
歐佩克+可能進一步減產也將支撐油價,摩根大通預計,該聯盟最快將在明年2月的會議上宣布減產40萬桶/日。
本文由財聯社授權「匯通財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