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在華爾街,一家企業從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到人見人愛的「香饃饃」需要多長時間?有時候,只需要一夜之間。
健身器材和服務提供商Peloton(NASDAQ:PTO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僅僅在不到十個交易日以前,我們還撰文提示了「過氣網紅」Peloton正在遭遇的「水逆」,可能還會帶來更大的風險。一直到1月30日當周,公司股價還在持續下跌,過去一年仍累計跌近80%。但是,幾乎是一夜之間,局勢就發生了逆轉——截至週一收盤,該股報29.75美元,單日飆升20.93%。
疫情期間,Peloton是當之無愧的居家健身標杆企業,一方面,人們被困家中無法去健身房運動,另一方面,席捲全球的健康危機也促進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健身熱情。Peloton的產品和服務在此時脫穎而出,僅在2020年3月到12月,股價就累計飆升了468.45%。
然而,隨著疫苗的成功推廣,後疫情時代下,人們開始逐漸走出家門,疫情期間的高增長無法持續,就在不久前,公司剛剛宣佈全面暫停了其聯網健身設備產品的生產,因為消費者需求減弱,公司希望控制成本,此次暫停為期2個月(2-3月)。
不僅如此,公司也爆出了管理缺陷。持有Peloton不到5%股份的Blackwells Capital LLC首席投資官Jason Aintabi向Peloton董事會不久前剛剛發出了一封信,希望罷免CEO兼創始人John Foley的職位,並且讓董事會考慮出售Peloton。
Jason Aintabi認為,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裏,Peloton的市值又從500億美元直線下跌至了80億美元,John Foley需要負主要責任——他在信中指出,作為聯合創始人,Foley因管理不善,導致股東財富損失400億美元,其中包括誤導消費者和聘用其妻子擔任高管。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市場開始考慮Peloton被出售的可能性,媒體多方報導各大科技巨頭對收購該公司的興趣。不過,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確切的消息,也尚未有任何一方針對漫天飛舞的「收購」消息給出正面回應。我們認為,各大科技巨頭最後是否真的會收購Peloton,仍然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問題重重的Peloton在過去一年時間裏,讓華爾街失去了信心,但是公司的財務狀況並沒有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1月20日,公司提前將近三周公佈了初步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預計為11.4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公司對於庫存和成本的控制,似乎正在突顯出效果。而且,看上去用戶仍然對Peloton的產品和服務充滿熱情,其月度的客戶流動率(即每個月離開Peloton平臺的用戶數量)僅有0.79%。
其次,對於傳聞中的各大科技巨頭來說,收購Peloton當然有其「誘惑之處」,包括高端用戶的健康數據等等。但是,也存在很多難點。
其中,對於亞馬遜公司 (NASDAQ:AMZN)來說,毋庸置疑的是,收購Peloton可能會幫助公司在醫療保健行業「更上一層樓」。2020年,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健身手環,可以檢測活動和睡眠模式,去年年底,公司又推出了第二款手環Halo View,並且提供每月3.99美元的健康訂閱服務,包括健身計畫、食譜和額外的檢測。
但是,一個尷尬的事實是,亞馬遜通常面對的是更為大眾的市場,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更為「親民」,但是Peloton的產品僅僅入門級就達到1495美元的高價,這個品牌對於亞馬遜來說似乎太「高端」了。與此同時,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高級分析師Poonam Goyal也在一份簡短報告中表示,Peloton「只會分散」亞馬遜的注意力,對於一家專注於雲計算和物流的公司而言,Peloton幾乎不能帶來協同作用。
另一方面,傳言中的另一個主角——耐克公司 (NYSE:NKE),這些年公司一直強調的是數字戰略,注重更輕的資產,如果收購Peloton,會涉及到複雜的機器製造和供應等問題,可能會增加本已困擾公司的供應鏈問題。
Peloton的「好歸宿」似乎只剩蘋果公司 (NASDAQ:AAPL)一家了,從戰略上來說,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指出,蘋果通過其Fitness+訂閱服務和Apple Watch戰略,將能夠利用Peloton服務和飛輪車產品來顯著增強其醫療保健計畫,這一直是該公司的一個關鍵戰略支柱。
但是,該交易也存在一些問題,Peloton的大型昂貴硬體與蘋果的傳統產品周轉策略並不符合,而且該公司也已經擁有屬於自己的健身軟體。
而且,美國政府這些年來對於巨頭的收購交易十分敏感和謹慎,近期,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剛剛就英偉達的一項收購提起了訴訟。無論是哪家巨頭想要收購Peloton,美國監管都是一座需要首先攀越的高峰。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股權結構的因素,任何針對Peloton的收購,都需要獲得公司聯合創始人John Foley以及其他內部人士的支持,因為該公司實行雙層結構,賦予了這些內部高管重大決策的否決權。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