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有“散戶大本營”之稱的美股經紀商Robinhood Markets Inc (NASDAQ:HOOD)在週二美股盤後公佈了其上市以來的第二份財報。財報一經公佈,Robinhood盤後股價大跌超過8%,跌破發行價。
7月下旬,乘著散戶抱團熱潮的東風,Robinhood正式登陸了資本市場。在上市最初的幾天,這家公司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一度攀升至85美元左右。然而好景不長,在8月4日盤中創下股價最高紀錄後,Robinhood股價一路震盪走低,目前股價距離歷史高點已經下跌超過50%。
因此,我們不妨來看看,Robinhood財報表現究竟如何,公司後市如何發展?
加密貨幣營收增長乏力,淨虧損大幅擴大
營收方面,Robinhood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5%至3.65億美元,但環比卻下跌35%;第三季度淨虧損為1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淨虧損1100萬美元同比大幅擴大;第三季度攤薄後每股虧損2.06元,高於市場預期的每股虧損67美分。
其中,來自加密貨幣的營收第三季度為5100萬美元,同比增長860%,但與第二季度的2.33億美元相比,環比下降78%。在財報會議上,該公司首席財務官Jason Warnick在與電話會議中表示,第三季度客戶注意力從加密貨幣更多地轉移至股票。“在第二季度,業績是關於加密貨幣的,尤其是狗狗幣。”
回顧第三季度,狗狗幣累計下跌20%,與第二季度暴漲372%相比,形成鮮明的反差。
在“MEME”股票交易以及狗狗幣的熱度逐漸下降,Robinhood在用戶數據方面也開始放緩。第三季度融資帳戶從第二季度的2250萬下降至2240萬,月活躍用戶也從第二季度的2130萬降至1890萬。
值得注意的是,Robinhood提供的第四季度業績指引略帶悲觀色彩。它認為,影響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增長的因素還將繼續持續下去。公司認為,“較低的交易活動”可能會導致第四季度營收不超過3.25億美元,全年營收不超過18億美元,第四季度的新增融資帳戶將與第三季度新增融資帳戶大致相等(即新增66萬個左右)。
PFOF監管重錘還未落下,Robinhood前途未蔔
對於Robinhood來說,它的主要商業模式訂單流支付(PFOF)一直是該公司上市以來最大的爭議點。
訂單流付款(PFOF,Payment for order flow)即經紀商將用戶的股票、期權和加密貨幣訂單轉發給高頻交易做市商來執行,從而從中獲得回報或者補償。
雖然大多數經紀商都從這一商業模式中賺取利潤,但Robinhood顯然更依賴這一商業模式。數據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通過PFOF所帶來的營收占到了總營收的79%。
然而,在經歷今年慘烈的散戶逼空大戰之後,PFOF已經進入了美國監管者的視野中。
今年8月下旬,美國證監會(SEC)主席 Gary Gensler表示,他不排除全面禁止訂單流支付。近期SEC發佈的一份關於2021 年初股票和期權市場結構狀況的報告中,SEC將目光聚焦在訂單流支付(PFOF)上。報告指出,美股經紀商們通過有爭議的訂單流支付行業做法增加收入,正在將股票交易變成一種遊戲,以鼓勵散戶投資者的投資活動。
Robinhood在10月上旬提交的檔中也向投資者發出預警,“任何對於PFOF新增或加強的監管措施都可能會導致我們合規成本增加,從而大大減少我們基於交易的收入,也將導致我們更難在某些法律監管地區拓展客源。”
儘管市場上對於PFOF指責頗多,但SEC尚未對此採取任何行動。Gary Gensler在上周表示,SEC正在努力確定是否需要改革或禁止訂單流支付。市場預計,SEC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就如何規範訂單流支付做出最終決定。
按照最壞的情景預計,如果SEC禁止PFOF這一商業模式,那麼Robinhood很難在不徹底改變其商業模式下彌補其損失的收入,對於這家經紀商來說,這可能是滅頂之災。
不過,盈透證券創始人Thomas Peterffy對PFOF的前途是十分樂觀的。他評論道,SEC不會禁止PFOF這一商業模式。“如果他們(SEC)禁止PFOF,那必定會發生的事情是,做市商Citadel Securities會選擇收購Robinhood,兩家公司將合併成同一家。”
總結
根據Investing.com一致預期工具顯示,在14位分析師給出的未來12個月平均目標價為55.17美元,較當前價格約有大約40%的上漲空間。
在散戶熱潮消退後,作為“散戶大本營”的Robinhood很難像第二季度那樣業績狂奔,這家公司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營收增長、用戶增長雙雙放緩,就像它們在財報中所預計的那樣,同時這家公司的股價也應該不會劇烈的上漲。對於Robinhood來說,SEC在未來幾個月對於PFOF的“最終裁決”,可能才是決定它命運走向的關鍵。
【歡迎關註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推薦閱讀
(編輯: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