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開市前:PPI弱於預期 ASML大跌8% 多隻晶片股跟跌 高盛、大摩微幅波動
特斯拉證明政治與企業的業務表現之間存在密切關係。今年三月底,我們曾預測TSLA股價或於2025年底前錄得虧損。自從特朗普與馬斯克結盟並推出美國政府效率部門(DOGE)計劃後,反對陣營迅即行動,而特斯拉在歐盟市場的銷量於一月暴跌45%。
其後,針對特斯拉(NASDAQ:TSLA)車主的街頭滋擾事件引發擔憂,大多數車主感到不安。美國司法體系亦日趨分裂和政治化,引發人們質疑破壞特斯拉車輛的行為是否能被檢控,進而大大削弱了司法的阻嚇力。
馬斯克參與政治後,他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特斯拉成為眾矢之的。到了五月,有消息指他將逐步退出DOGE。之後,他就《大漂亮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決裂,為這段關係劃上句號。
解析特斯拉當前的市場氛圍
DOGE審計帶來一個重要啟示:公眾的掌控程度遠超我們想像。事實上,輿論乃是由社會各大核心力量——包括各類機構、智庫、非政府組織和傳媒集團——精心塑造的結果。
這種刻意營造的輿論轉化為市場氛圍,左右著特斯拉的前景。截至三月底,公司全球銷量跌幅達7%。不過,特朗普與馬斯克的分道揚鑣或許是精心設計的全身而退之計。
不論這是否是雙方預先安排的公關戲碼,這一局面都將扭轉公眾對特斯拉的觀感。馬斯克以明確的姿態與特朗普割席,令政治對手失去了基層動員的理據。「特朗普-馬斯克聯盟」這個靶子已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馬斯克通過軟化先前的對立言論,維持了與特朗普支持者的友好關係。他巧妙利用特朗普對他的公開讚許,在對立中尋得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洛杉磯近期愈演愈烈的種族衝突,令特朗普-馬斯克之爭黯然失色。左翼示威者陷入自相矛盾:一面揮舞外國旗幟,一面又抗議被遣返至他們引以為傲的國家。
這種矛盾難以粉飾,尤其是當示威者開始有組織地襲擊Google旗下Waymo無人駕駛車服務時。諷刺的是,Google (NASDAQ:GOOGL)一向被視為示威者的理念盟友,如今卻遭到焚燒Waymo自駕車的對待。
因此,洛杉磯騷亂不僅沖淡了馬斯克的政治標籤,這種效應很可能持續。同時,那些曾令特斯拉車主處境堪憂的矛盾也更加明顯。
最終,特朗普-馬斯克聯盟或將在公眾記憶中逐漸褪色,成為一段小插曲。可惜的是,特斯拉的電動車對手已經從這段低潮中抓住了機遇。
中國引領全球電動車市場
2023年底,馬斯克在《紐約時報》(NYSE:NYT)DealBook會議上讚揚:「中國製造業實力超群,工作效率更是令人歎為觀止。」他更預言雖然特斯拉將躋身全球十大車企之列,惟其他企業都將是中國品牌。
2025年首季,特斯拉電動車交付量跌至336,681輛,按年下跌13%,創2022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反觀比亞迪同期銷量勁升近六成,達1,000,804輛。
最新中國市場數據顯示,特斯拉新投保車輛僅8,600輛,較前周急跌近34%。
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從2024年第四季的14%跌至2025年首季的12%,而比亞迪汽車(SZ:002594)則穩守15-16%的水平。
在歐洲,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特斯拉的負面觀感。KBA數據顯示,儘管德國整體電動車市場大漲44.9%,特斯拉銷量卻年跌36.2%。在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英國,特斯拉五月銷量更暴跌45%,與整體市場28%的升勢形成強烈對比。
CarEdge數據顯示,這種趨勢凸顯美國市場已成為特斯拉的最後根據地。2025年首季,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佔43.4%份額,遠超通用汽車(NYSE:GM)(10.8%)和福特(7.7%)。
然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或現轉機。6月3日,中國工信部首次將特斯拉納入自2020年實施的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為其打開新機遇。
6月AI精選股重磅發佈!選股太累,AI效勞,過往回報遠超大市!按這裡,了解更多,還有優惠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