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30%甩賣樓花,這種魄力估計只有李超人有。
長實集團位於香港油塘的地產專案--親海駅II,每平方英尺價格降至約1.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4.8萬元/平方米),是原先價格的7折。
單看價格優惠,就已經刷新了大家的認知,因為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幾乎很少見如此的降價力度,何況還是李超人旗下的樓盤。如果大家還沒什麼概念,再說一個數據,大家就清楚了,折後價格相當於回到7年前,即2016年。
你能想像嗎?
咱們國內的房價雖說也面臨壓力,但如果房價回到2016年,那估計也是很多人心態都要崩掉,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
更難想像的是,與國內降價依然門庭冷清相比,李嘉誠樓盤降價,卻門庭若市。市場消息透露,該專案最終收票(指買家遞交“購樓意向書”,表示有認購新盤的意願,同時支付訂金)超過3.8萬票,成為香港歷來收票最多新盤“票王”,按12日首輪銷售626戶計算,超額認購約60倍。
什麼叫一邊海水一邊火焰?
對比起國內房企依然雷聲震盪,只能再一次感歎超人真是會做生意。
01 有魄力
降價促銷,是商家應對銷情低迷或者預期低迷時的常用手段,所以李超人這個時候降價促銷,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給大家一些數據,大家就能明白了。
比如,香港常住人口的下降。
2019年之前,香港每年的常住人口基本都處於增長階段,雖然每年的增長幅度並不一樣,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但起碼都有增長。然而,2020年、2021年、2022年,香港常住人口出現連續下降,2019年是750.79萬,2020年是748.1萬,2021年是741.31萬,2022年則是733.32萬。
每年減少幾萬人,對於國人來說,九牛一毛,畢竟我們習慣了14億泱泱大國的認知,但對於彈丸之地的香港,已經很多了,因為人口是地產最堅實也是最長期的支撐力。
至於為何香港會出現常住人口下降,原因就不贅述了,懂的都懂。
香港整體樓市確實有趨弱的壓力。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的觀點,是香港樓市正經曆自2008年以來最長的調整期,並且尚未見底。第一太平戴維斯分析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香港住宅市場2023年正面臨崎嶇的復蘇之路,而市場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是供過於求,未來四年,香港可能有超過100000個一手單位可供出售,但每年對一手物業的需求,預計僅為18000個單位。
當然了,如果再算上這個地產專案周邊都是老工業區,距離市區遠,配套條件並不好,本身吸引力有限,加上目前利率比較高,香港經濟又面臨很多挑戰,降價促銷絕對挑不出什麼毛病。
親海駅II專案位置 來源:百度地圖
實際上,商品不好賣就得降價,這麼顯淺的道理,是個老闆都懂,但卻不是每一個老闆都能做得到。就拿國內地產商來說,有沒有魄力清倉大甩賣,是一個問號。先別說政府因素,就算他們自己,敢嗎?
我看未必,因為這等於給市場一個不好的信號,房價下跌真的止不住了。都知道,房子通常買漲不買跌,這麼簡單粗暴地吃螃蟹,小心咽著。
再說,現在是降價也未必有人接盤,因為老百姓兜裏也不像前幾年這麼鼓,三年的時光,已經足以磨平了很多人。購買能力不足,才是政策不斷放寬,利率不斷走低的情況下,房地產銷售依然低迷的最主要原因。
現在的地產調控,依然是以滿足剛需客為主,而對於投資客,雖然也放寬,但力度並沒有剛需客大。這點我認為沒啥問題,畢竟政策傾向於為民辦實事,沒什麼不妥。
其實,即使繼續放寬投資客門檻,效果估計也一般,因為這幫人雖然購買力,但你得給足他們房價上漲的預期。否則,誰願意把大把錢扔到裏面?
從大的產業週期上看,地產確實已經過了需求最旺盛的時刻,很多家庭都已經買了房,應該說居住需求已經沒有之前那麼迫切。加上資產泡沫如果繼續狂飆,後果確實很難收拾,國家不允許走到這一步。
對於地產商而言,即便他們知道這個趨勢,但船大難掉頭,以前欠下的債務,並不會因為需求萎縮,銷售不景氣而消失。更慘的是,他們的債務發行時可能並沒有料得到今天的情景,自然也不會按照今天的情景去做相應的利率、還款週期等等的設計。
其實,如果回過頭去看各國房地產發展史,只要採用商品化模式,基本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正所謂,十次經濟危機九次房地產。
只是,我們還沒經歷而已。
02 知進退
事後諸葛亮,總是最簡單的。
就像現在大侃特侃各位地產大亨,戰略眼光錯了,做生意應該如何如何,那智慧,趕得上北京的的哥。
不過,要說做生意的智慧,李先生確實值得學習。
其實,李嘉誠也十分有爭議。1978年他就已經回到祖國,也作為重要嘉賓參加了後來的國慶大閱兵,並且作為牽頭人之一,參與過廣東地區涉外酒店的建設,可以說是出錢出力。
但令人費解的是,整個1980年代,李嘉誠在內地的投資並不多,很多專案都是類似慈善性質的,志在為國家做貢獻,不在賺錢。事實也確實如此,很多專案李嘉誠都是收回成本就退出,或者最後和其他出資者以捐贈性質給了國家。
這似乎打破了大家對於資本家的認知,因為幾十年的教育,居然有資本家不以賺錢為目的,活久見了。
不過,時間踏入1990年代,李嘉誠突然活躍起來,開始了大規模投資內地的序幕。地產、港口、能源、交通、百貨,樣樣都有涉及。
很明顯,李嘉誠是確認了國家在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改革開放道理之後才做的戰略部署。最高峰的時候,據說李嘉誠的業務中,內地的占比高達5成。
而在2013年之後,李嘉誠又開始賣出國內的資產,前前後後出清了很多業務,回籠數千億的資金。而更令人看不懂的是,當年正值國內地產起飛之時,既然是商人,沒有理由有錢不賺的,我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是從2013年後面5年國內地產行業的起飛,地價、房價暴漲的事實來看,李嘉誠少賺了多少錢,不言而喻了。
這或許就是李超人和大楊、老許、阿斌們最大的區別,或者說李嘉誠太老了,經歷的東西太多了。
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做過加工製造業、做過地產、做過基建、做過投資,做過全球化佈局,可以說見證了整個香港戰後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史,也經歷過戰後重大的經濟週期變化,“67事件”、73股災、改革開放、82談判、92南巡、97金融危機、03沙士、08金融海嘯......
每一次危機,都足以將他掩埋無數次,但他每一次,不但沒有被掩埋,反而越發壯大。
相比之下,大楊、老許的年齡就小得多,正式做生意,也都是1990年代以後的事,經歷的跌宕起伏自然也少了去,走到今天也不足為期。
在2016年的一次訪談中,主持人李嘉誠做生意最緊要是什麼。他並沒有太多思考,就說出要重視現金流。
做了大半個世紀的生意,經歷過地產的週期起跌,尤其是在以自由經濟自居的香江市場,李嘉誠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地產的金融屬性、投資屬性,明白地產行業的週期性,也親身經歷過那些大起大落,從而更加明白確保現金流的重要性。
今天,他旗下的樓盤大減價,相信並非他直接決策,但整個集團已經深深植入他做生意的理念,無論誰在決策位置上,李澤钜也好,霍建寧也罷,又或者只是某一個銷售部門的經理,他們的決策都不會偏離大方向,不會不重視現金流。相比那些年,被造富效應蒙蔽雙眼的地產商、投資者以及普通居民,他確實有過人之處。
可以預期,這一次降價,對於專案迅速回籠資金,是十分有效的,趕在樓價下行之時果斷出手,寧願少賺一些,換來避免將來更大的損失,這是經驗,也是魄力。
相比那些年,被造富效應蒙蔽雙眼的地產商、投資者以及普通居民,他確實有過人之處,這就是經驗。
再回看現在國內地產巨頭出事,不外乎債務問題集中暴露,最後流動性枯竭,簡稱沒錢還了。恒大、融創、陽光城、泰禾、碧桂園,無不如此。作為極其依賴金融杠杆的行業,地產公司可以說殊途同歸。
當年有多瘋狂,結局就有多暗淡。沒有誰逃得出這個定律,除非你能夠急流勇退。
03 結語
談了這麼多,並不是簡單地給大家看富豪們的跌宕起伏,其實他們的命運和每一個人都有關。
在現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下,投機性的想法,你最好把它們扼殺在自己的腦海裏,否則苦果只能自己承受。尤其是想通過炒房快速致富的想法,可以休矣。
而對於手頭上還有不少房產的人,除非是好城市好地段,出租和變現都不愁,否則就應該想辦法儘快出手,特別是加杠杆的人,因為資產價格是可以下跌的,但你的貸款是不能不還的,而且還一分不能少。
日本之所以失去30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高杠杆投資,後來資產價格下跌,自己被迫進入了漫長的還債階段而造成的。
最後想說的,只有一句話:
不賺第一個銅板,因為容易成為先烈;
也不賺最後一個銅板,因為容易成為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