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今年,市場還有一頭超級灰犀牛!

發布 2023-4-6 上午09:40
更新 2023-7-9 下午06:32

作者 | 莫羽楓香

2022年,全球一共有1024家科技公司裁員,人數超過15萬人。進入2023年不足3個月,全球505家科技公司再度裁員將近15萬人。

美國是重災區。年初亞馬遜、穀歌均宣佈裁員1.2萬人,微軟裁員1萬人。進入3月,Meta宣佈第二輪裁員,人數高達1萬人,亞馬遜也計畫在幾周之內再裁員9000人。FANNG巨頭中,唯有蘋果最為堅挺,沒有動員工削減成本。但今日最新消息,蘋果公司計畫裁減其零售團隊中負責開發和維護的部分員工。

不僅如此,美國裁員潮還蔓延到了金融業、娛樂業、房地產業、律師所、物流業、零售業等等。3月28日,迪士尼啟動首輪裁員行動,預計裁員7000人,總數預計超13000人。4月2日,美國餐飲巨頭麥當勞宣佈,本周暫時關閉位於美國的全部辦事處,並通知員工準備裁員。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們是離前線炮火最近的人,他們對宏觀經濟的把握無疑是最為敏感的。這一次,不僅是矽谷、華爾街,還有更多實體行業,不約而同齊刷刷開啟大裁員。他們在擔心什麼?又暗示了什麼?

這是未雨綢繆,為接下來可能的經濟衰退提前做好準備。

1

3月5日,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根據概率模型預測經濟衰退的概率接近99%。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美聯儲加息,並認為2023年前三個季度實際GDP增長率可能為零或負。有意思的是,美國在近50年間裏經歷的所有經濟衰退幾乎全被該模型預測對了。

美聯儲持續加息對製造業的衝擊是直接而明顯的。4月3日,據ISM公佈數據顯示,美國3月製造業PMI錄得46.3,創下2020年5月以來最低,遜於2月的47.7和市場預期的47.5。這也是該指標連續第5個月在50榮枯線下方,表明該行業正處於收縮。若剔除新冠疫情異常值,3月製造業PMI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

其實,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一共只有16次PMI數據與當前水準相當或更低,12次美國經濟陷入了衰退。也就是,按照歷史規律,這個指標預測成功率為75%。

再看房地產市場。3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為44,環比有所提升,但這已經是連續第8個月陷入50以下的萎縮區間。

整個房地產處於量價齊跌狀態。銷量方面,今年1月,成屋銷售400萬套,較去年大幅下滑37%,連續下跌12個月,創有史以來最長連跌紀錄。2月稍有緩和,環比上升14.5%,但同比依舊下滑22.6%。房價方面,美國2月現房銷售價中值為36.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2%,為2012年2月以來首次同比下降,較去年6月的歷史高位下降12.3%。

當前,美國經濟表現有韌性來源於強勁的消費支出,背後主要源於疫情期間積攢的超額儲蓄。

2020年前三個季度,美國居民積累了2.3萬億美元的超儲。到去年四季度末,已經消耗超儲1.1萬億美元。剩下1.2萬億,按照華創證券預估,假設50%歸屬中低收入群體(這類群體才容易轉化為消費),超儲能支撐強勁消費支出5-6個月。

今年2月,美國零售銷售額(汽車占20-22%、食品飲料10-15%、百貨業10-13%、餐飲業11-12%、電子商務9-11%等)環比下跌0.4%,跌幅大於預期。同比增速為5.39%,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新低。

以上種種數據表明,美國經濟處於一個弱勢狀態。這還沒有考慮矽谷銀行引發的銀行業動盪給經濟帶來的影響。

銀行業危機持續發酵,迫使商業銀行調整其資產負債表,收緊其信貸條件。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內,商業銀行存款減少了1257億美元,連續第九個月下滑。整體貸款下降204億美元,為2021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其中,被視為經濟活躍度指標的商業和工業貸款下降近300億美元,降幅最為明顯。

由於面臨負債端存款持續流失的壓力以及可能的流動性風險,中小銀行更有動力去收緊貸款規模。要知道,美國小銀行對商業地產貸款、住宅地產貸款、商業和工業貸款、消費貸款的貢獻分別達到70%,38%、34%和24%。儲戶由於擔心中小銀行倒閉風險以及有更高利率的貨幣基金可以選擇,均驅使著存款外流。這可能導致小銀行進一步收緊貸款條件,不利於宏觀經濟環境。

中小銀行如此,大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此次銀行業危機,可能會加速美國經濟衰退的進程。究竟對經濟衝擊有多大有多深?還需要時間來驗證。目前,主流觀點是相當於加息25BP-50BP。

2

過去60多年,美聯儲12次加息週期中,唯有3次實現了軟著陸。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在通脹出現苗頭之前,前瞻性進行加息操作,而通脹趨緩以及經濟放緩之後進行果斷降息。第二,加息前的GDP增速足夠高,提供了軟著陸的安全墊。

本輪加息週期又快又急,其加息的時點也嚴重滯後性於通脹。此外,去年經濟增速為2.1%,也不算很高。按照歷史經驗,本輪經濟或不存在軟著陸的現實基礎。現在,聯邦基準利率已經去到了4.75-5%的水準上,通脹同比仍然高達6%,其實對經濟的抑制作用會越加凸顯。

就在這個關鍵檔口上,OPEC+出來背刺美國。

4月2日晚間,OPEC+突然宣佈實施自願石油減產計畫。其中,沙特50萬桶,俄羅斯50萬桶,伊拉克21.1萬桶,阿聯酋14.4萬桶等。幾個國家加起來累計高達165萬桶,占到全球每日石油產量的5.6%。突然大幅減產,刺激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現在,美油期貨價格逼近81美元,布倫特飆至85美元以上了。

縱觀過去歷史,OPEC+大幅減產往往發生實際需求走弱(多為衰退或瀕臨衰退)、原油產能過剩的時候。但經常的結果是,邊減產,油價邊下跌,因為減產短期恐無法逆轉實際需求下滑更快。

而本次大幅減產,頗讓市場意外。第一,不是例行原油產量政策會議的日子,突發性特徵很明顯。第二,當前全球經濟還未陷入實質性衰退,且在歐美銀行業危機暫緩之下已驅使油價大幅回升的背景下進行的。這可謂是OPEC+逆週期調節,進行了預防性減產。這也說明OPEC+認為全球經濟接下來可能會有經濟衰退的重大風險。

大幅減產,維持高油價,維護了產油國的利益,但對於歐美國家利益明顯不利。

美國通脹從去年6月的9.1%回落至今年2月的6%,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商品型通脹回落明顯。而這裏面非常關鍵的就是原油,價格從去年120-130美元大幅回落至今年3月份的80美元以下。而核心通脹(刨除能源和食品)下降並不明顯,僅從去年9月的6.6%回落至目前的5.5%,主要邏輯是服務型通脹並沒有回落,而是保持很強的韌性。

9.1%回落至6%,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幾年CPI指數保持穩定或環比小幅上升,不及去年同期環比的高速增長,導致同比增速出現明顯回落。但到了今年6月,只要CPI出現環比增長,那麼同比增速就會扭轉持續下滑的態勢,因為去年6月份開始CPI指數處於一個滯漲情況,沒有高基數因素了。

現在,OPEC+大幅減產,促使油價處於高位,有可能導致商品型通脹出現回升,顯然不利於美聯儲控制通脹。如此一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有一個尾部風險,加息的高度以及維持時間的長度可能會超預期。這對於處於疲態的經濟顯然是不利的,可能也會加速進入衰退的節奏之中。

很顯然,OPCE+此舉倒逼美聯儲繼續加息,且會讓美聯儲的政策利率逼停在高位,也加大了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3

在高通脹、高利率的背景下,美國製造業、房地產已經受到明顯衝擊,而對於消費服務業的影響會有滯後性和累積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銀行業危機來一波衝擊,外部OPEC+大幅減產再來一波衝擊,其實大大增加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這可謂是今年最大的一頭灰犀牛了。

一旦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股殺盈利不會缺席。過去10輪週期,殺盈利通常在衰退起點2個月內開始,持續約2個季度,期間標普500相對衰退起點回調約20%。如果算最大跌幅,歷次衰退中位數達到34%。如果是1974年或2008年那種級別的深度衰退,最大回撤可以高達50%左右。

現在,美股反彈較為強勢,不但收復了矽谷銀行事件爆發以來的所有跌幅,還欲進一步挑戰去年8月份的位置,主要交易邏輯仍然是美聯儲加息快結束了,美元流動性將出現重要拐點。

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看,現在的美股市場可能有點過於樂觀與亢奮了。隨著時間的推進,下一步市場關注的重點將移步在經濟衰退以及金融風險上面來。全球市場同此涼熱,A股投資者也應該做好心理與倉位準備。(全文完)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